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桦加沙吹优嘉

首页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万历小捕快大秦:帝皇签到崛起犁汉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传奇大老板我成了二周目BOSS大国航空日月风华我是正统我怕谁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桦加沙吹优嘉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全文阅读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txt下载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8章 工坊革新,利器初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建安九年十月,一股肃杀的秋意笼罩许都,但位于城西新辟的“将作大营”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里原是前朝废弃的皇家作坊,如今在晋王袁绍的王命之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推动天下革新的心脏。

营区戒备森严,外围由武卫新军的士卒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任何进出之人,无论官职高低,均需验看三重符节。内部则按功能划分为数个大区:东南隅,高大的水排驱动着风箱,冶铁炉日夜不息,火焰将天空映成暗红色;西北区,数十个石灰池冒着气泡,工匠们正在处理各种材料;中央最大的区域,则是由连绵工棚组成的装配区,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与锯木声不绝于耳。

这一日,数骑快马驰入大营。为首者正是新任“督造中郎将”娄圭。他年约四旬,面容精干,身着便于行动的劲装,而非宽大朝服。他翻身下马,目光如炬地扫过忙碌的工地,对迎上来的几名工师快速下达指令:“王上有令,造纸、军械,乃当前重中之重。所需物料、人手,皆可优先调配。三月之内,我要见到成效!”

“娄督造放心,属下等必竭尽全力!”工师们轰然应诺。

娄圭微微点头,快步走向位于营地正中的议事堂。堂内,已有两人在等候。一人年纪稍长,约三十五六,面容俊雅,目光却深邃锐利,正是以“巧思”着称于朝的刘晔,刘子扬。他此刻正俯身于一张巨大的图纸上,手指轻轻划过上面的复杂结构,若有所思。另一人则年轻许多,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面容朴实,甚至带着几分木讷,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专注。他便是袁绍特意从邺城征召而来的奇才,马钧,马德衡。

“子扬先生,德衡,久等了。”娄圭拱手为礼,语气中带着尊重。他很清楚,这两位才是此番工坊革新的灵魂人物。

刘晔闻声抬头,笑着回礼:“娄督造辛苦。我与德衡正在参详这‘元戎弩’的改进方案,有些入神了。”

马钧则显得有些拘谨,只是躬身还礼,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娄圭早已了解马钧口吃的毛病,不以为意,直接走到图纸前:“哦?可有进展?”

刘晔指向图纸:“德衡观军中现用蹶张弩,虽力道强劲,但上弦迟缓,临阵不过三发。他提出一巧思,欲以腰引上弦,辅以连杆滑轨,或可使上弦省力一半,射速倍增。然其中机括联动,尚需反复测算。”

“好!此乃大利于军!”娄圭抚掌,随即看向马钧,目光灼灼:“德衡之能,王上亦深知之。此番调你入许,便是要你尽展所长,一应需求,但讲无妨。”

马钧感受到娄圭的真诚与信任,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话语连贯起来:“谢……谢督造。钧……钧以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革新之基,一在材……材料,二在工艺。眼下……有两事,或可并行。”

“但说无妨。”

“其一,乃……造纸。”马钧道:“竹简木牍,笨重昂贵,绢帛虽佳,成本过高。致使政令传递、典籍流传,皆受阻滞。若能……改良蔡侯之法,造出价廉物美之纸,则……则信息流通,效率倍增,于新政推行,助力无穷。”

刘晔在一旁补充:“德衡此言,深得我心。此乃文治之根基。”

“其二,”马钧继续道,说到技术细节,他的语言流畅了许多:“乃军械。除连弩外,观我军攻城器械,如发石车、冲车,效率低下,损耗惊人。可设计标准化、模块化之构件,战时快速组装,损毁部件亦可即时更换。另,现有环首刀,韧性有余而硬度不足,易卷刃。或可尝试……以灌钢法,反复锻打,或能兼得韧与硬。”

娄圭听得心潮澎湃。马钧所言,看似朴实,却句句切中要害。他当即拍板:“好!便依德衡之策!造纸一事,由你全权主导,我会调拨最得力的工匠与你。军械标准化与灌钢法,亦由你牵头试验。子扬先生则统筹全局,并专注于元戎弩等核心军械的研发。我等三人,当同心协力,为王爷,也为这天下,打造出不世之基业!”

刘晔与马钧对视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振奋。三人之手紧紧握在一起,一场关乎国运的技术革新,就在这简陋的议事堂内,拉开了序幕。

决议既定,将作大营的节奏骤然加快。马钧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穿梭于造纸工坊与军械工场之间。

造纸工坊内,热气蒸腾。马钧摒弃了当时主流的麻絮、破布等原料,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易得、纤维更长的树皮,尤其是楮树皮。他指挥工匠将树皮浸泡、蒸煮、捶捣,制成纸浆。

“旧法……杂质多,纤维短,故纸脆而糙。”马钧对身边的工匠解释,他亲自示范如何用细竹帘在纸浆池中均匀地“抄”出纸浆。每一次抬手、晃动的角度和力度,他都要求得一丝不苟。“帘……帘要平,起要稳,力要匀。”

然而,最初的试验品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厚薄不均,便是易碎易烂。马钧毫不气馁,他日夜守在工坊,记录着每一次失败的数据:蒸煮的时间、火候的大小、纸浆的浓度、添加物(如石灰)的比例……

“德衡,已失败十七次了,不如先歇息片刻?”一名老工匠见他眼眶深陷,忍不住劝道。

马钧摇摇头,目光紧盯着新一锅正在蒸煮的纸浆,喃喃道:“必……必有法门。蔡侯能成,我等……亦能成。”他想起曾在古籍残卷中见过的“灞桥纸”记载,虽粗糙,却证明了可能性。他思索着,是否需要在纸浆中加入某种植物黏液作为“纸药”,以提高纤维的悬浮性和成纸的强度?

与此同时,刘晔所在的军械坊,挑战同样巨大。他负责的“元戎弩”项目,旨在制造一种能够快速连续发射的弩箭。马钧提出的腰引上弦和连杆结构,在图纸上完美,一旦付诸实践,便问题百出。不是机括卡死,便是滑轨变形,甚至发生过一次测试时连杆断裂,险些伤人的事故。

刘晔面对一堆散落的零件,眉头紧锁。他并非纯然的技术工匠,更是通晓军略的谋士。他深知,一种可靠的武器,远比一种精巧但易坏的玩具更有价值。

“子扬先生,此结构过于复杂,加工精度要求太高,恐难以大规模制造。”一名资深弩匠直言不讳。

刘晔沉吟片刻,果断决定:“简化!先确保核心功能实现。德衡的设计思路是对的,但我们需分步走。先造出能快速上弦的单发弩,再图连发。”

他将目光转向了材料。现有的木材易受气候影响而变形,他下令试验各种硬木,甚至尝试将牛筋、胶漆与木材复合使用,以增强关键部件的稳定性。他还借鉴了马钧关于标准化的思路,亲自设计了几种标准尺寸的弩臂和弩机,要求工匠们严格按照尺寸制作,以便互换。

而督造官娄圭,则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组织与保障作用。他如同一个高效的后勤官,不仅要协调刘晔与马钧两个项目组之间可能存在的资源竞争,更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

一日,大司农府的属官前来,语气带着质疑:“娄督造,将作大营近日耗费木炭、铁料、麻绳甚巨,远超预算。如今国库虽充盈,亦不当如此靡费。不知何时能见成效?”

娄圭面色不变,从容应对:“工坊革新,如同垦荒,前期投入自然巨大。然一旦成功,所获之利,百倍于投入。造纸若成,可省竹简绢帛之费,其值几何?军械若利,可减将士伤亡,克敌制胜,其值又几何?此乃王爷定下之国策,大司农府当鼎力支持才是。”

他一番话,既点明了革新背后的王命,又阐述了长远利益,将那属官说得哑口无言,悻悻而去。

处理完外部事务,娄圭又深入工坊,解决内部困难。他发现马钧的造纸工坊因为需要大量清水和排放废水,选址靠近河流,但冬季将至,河水可能结冰,影响生产。他立即下令,在工坊旁增建蓄水池和保温设施。得知刘晔的弩机需要一种特定的鱼胶作为粘合剂,而许都存货不足,他立刻动用自己的人脉,派人快马前往青、徐沿海地区采购。

在三人通力合作下,转机开始出现。

这一日,马钧的造纸工坊内传出阵阵惊呼。最新的试验纸上,马钧首次尝试使用捞纸法,并加入了某种野生藤蔓捣出的黏液作为纸药。当工匠小心翼翼地将湿润的纸从纸模上揭下,贴在火墙上烘干后,一张颜色微黄,但质地明显均匀、柔韧了许多的纸张呈现在众人面前。

马钧用微微颤抖的手抚摸着纸张表面,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取过笔,蘸墨试写,墨迹虽仍有少许洇散,但已能清晰成形,不再似前几次那般模糊一片。

“成……成了!虽……尚且粗糙,但路……路子对了!”马钧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周围的工匠们更是欢呼雀跃,他们见证了一种全新材料的诞生。

几乎在同一时间,刘晔的军械坊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简化和材料优化后的新式腰引弩,在测试场上表现惊人。一名普通士卒利用腰力和新设计的滑轨杠杆,上弦速度比旧弩快了一倍有余,且更为省力。连续射击二十次,弩臂与弩机均无明显变形或损坏。

“好!此弩若装备军中,我军弓弩手之威力,可增三成!”刘晔抚摸着尚带余温的弩身,难掩喜色。他立即下令,小批量试制,交付武卫新军进行实战化测试。

革新之火,终于在无数次失败和坚持后,燃起了成功的曙光。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建安十年二月。春寒料峭,但将作大营内洋溢的热情足以驱散任何寒意。

这一日,晋王袁绍在曹操、荀彧、郭嘉等核心谋臣,以及许褚等将领的陪同下,亲临将作大营,视察革新成果。娄圭、刘晔、马钧早早便在营门迎候。

“臣等恭迎王爷!”众人躬身行礼。

袁绍一身常服,精神矍铄,抬手虚扶:“诸卿辛苦。孤近日时常听闻将作大营捷报频传,心甚期待。今日便来看看,诸位究竟为孤,为这大汉,准备了何等惊喜。”

众人首先来到造纸工坊。此时的生产流程已初步规范。工匠们分工协作,浸泡、蒸煮、捣浆、抄造、烘干,井然有序。工坊一角,整齐堆叠着已经造好的纸张,颜色虽仍偏黄,但表面光滑,质地柔韧。

马钧亲自捧上一叠纸,呈给袁绍,努力清晰地介绍:“王……王爷,此乃新成之纸。以楮皮……为主料,佐以……石灰脱胶,藤汁为药。其成本……不足绢帛百分之一,轻便……远胜竹木。”

袁绍接过,仔细摩挲,又递给身后的荀彧。荀彧眼中难掩惊叹,他立刻取笔蘸墨,在纸上书写。但见笔锋过处,墨迹清晰,虽有轻微渗透,但完全不影响识读。

“妙哉!”荀彧由衷赞道:“此纸若能量产,则政令文书,朝发夕至,再无滞碍。典籍传播,亦将成本大降,惠及天下学子。此乃文教复兴之基石啊!”

曹操也拿起一张纸,掂量了一下,目光锐利:“成本果真如此之低?若能供应军中,用于文书、地图,亦是极大便利。”

袁绍满意地点头,看向马钧:“德衡真乃国士!此纸,可有名号?”

马钧一愣,摇了摇头。

袁略一沉吟,道:“此纸诞生于许都,意在承载文明,流传千古。便唤作‘许载纸’如何?”

“王爷赐名,甚佳!”众人齐声道贺。

此时,一直沉默寡言的王桀被引荐上前。他负责的正是利用新纸进行典籍整理。他展示了几卷用线装订的纸册,内容正是抄录清晰的《尚书》篇章。

“王爷,”王桀恭敬道:“以往一卷《尚书》需竹简数十斤,车马难载。如今,同等内容,仅此薄薄一册,可置入袖中。臣等已开始系统抄录兰台、东观旧藏,假以时日,湮没之典籍,皆可重见天日,嘉惠士林。”

袁绍抚须大笑:“好!好一个‘重见天日’!此乃不世之功!”

离开造纸工坊,众人移步军械试验场。这里的气氛更为肃杀。

首先展示的便是刘晔主持改进的腰引弩,以及在此思路上,由马钧进一步优化机构后试制出的“元戎弩”原型。一名精锐弩手操作元戎弩,通过旋转弩身后的摇柄,利用连杆和齿轮组,竟然在短短十息之内,连续射出了五支弩箭,箭箭命中百步外的包铁木靶!

“嘶——”在场武将,包括许褚在内,都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太清楚这种射速在战场上意味着什么了。

“此弩若列装于阵前,敌军冲锋,无异于自寻死路!”许褚瓮声瓮气地评论道,眼中满是炽热。

刘晔适时上前,解释道:“王爷,此元戎弩尚在完善,造价高昂。但简化版的腰引弩,已可大规模制造,装备各部。”

接下来展示的,是采用初步标准化部件组装的发石车和云梯。工匠们现场演示了快速拆解与组装,以往需要半天才能架设好的重型器械,如今不到一个时辰便可完成。

最后,马钧呈上了采用新“灌钢法”反复锻打制成的环首刀。只见刀身闪烁着一种异于寻常的寒光。测试者用新刀与旧制环首刀对砍,只听“锵”的一声,旧刀刃口崩开一个缺口,而新刀仅留下一个浅印。

“好刀!”袁绍忍不住赞道,他接过刀,掂量了一下,感觉分量适中,舞动起来,破空之声尖锐。“此刀之利,可破重甲!”

娄圭此时上前,总结道:“王爷,截至目前,将作大营已初步完成许载纸、腰引弩、标准攻城模块、新式灌钢刀四项主要成果。其余如改良马鞍、水排鼓风等小项革新,更是不计其数。所有图纸、工艺皆已建档保存,由王桀博士负责整理入库。”

袁绍环视眼前这三位功臣——统筹全局、保障有力的娄圭;深谋远虑、化设想为现实的刘晔;沉默寡言、却总能攻克核心难题的马钧。他心中感慨万千。

“孤得诸卿,如高祖得张良、萧何,世宗得桑弘羊、张骞!”袁绍声音洪亮,充满激赏:“文若!”

“臣在。”荀彧上前一步。

“即刻拟令:擢升娄圭为将作大匠,秩中二千石,总领天下工官事宜!刘晔加官为五官中郎将,参赞军事,兼领将作大营技术总监造!马钧……擢为尚书仆射,专司工坊革新,凡有所请,可直接上奏于孤!王桀,授博士祭酒,掌典籍整理与技术档案!”

四人闻言,皆是大喜过望,尤其是马钧,以其木讷之身,竟得授如此清要显职,可见袁绍对其重视程度。他们齐齐拜倒:“臣等谢王爷隆恩!必肝脑涂地,以报知遇!”

袁绍亲手将他们一一扶起,目光扫过眼前初具规模的工业基地,又望向南方,豪情顿生:“工坊革新,利器初成。此乃天助孤也!诸卿勉之,待钱粮丰足,水师练就,便是这许载纸上,书写讨逆檄文!便是这新式军械,横扫不臣之时!”

春风拂过将作大营,带来泥土的芬芳,也带来了一个全新时代的气息。技术的力量,如同深埋地下的种子,已然破土而出,即将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支撑袁绍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最强助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界之深渊恶魔极品修真强少至尊仙帝无仙灵轩心动窈妃传云鸾幸运古神事务所主宰江山异世界开发手册最强保镖签到十年,我被绝色师姐曝光了星火事物所噬灭剑神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网王之剧情外的原住民我欲九天揽月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史上第一祖师爷
经典收藏要凉,我爹是太子!大明刑王官居一品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魅影谍踪干晋汉末逆流北洋1917我,大明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亮剑小透明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大唐第一嫡子精灵之梦幻天团王爷,王妃又去盗墓了万界临时工闺秀之媚骨生香从死囚到统帅
最近更新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始皇让我搞星际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再续蜀汉的浪漫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中国古代奇闻录带着八位嫂嫂流放大秦风骨:王翦传古人的智慧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大明熥仔大楚风云传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血玉传承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桦加沙吹优嘉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txt下载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最新章节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