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车驶近西部“生态移民新村”时,林野先看到了成片的红顶木屋——房屋沿着缓坡整齐排列,外墙刷着浅米色的环保涂料,屋前的小院里种着沙棘和月季,在戈壁的映衬下格外鲜亮。新村外围的防风林已初具规模,沙蒿和白杨的枝叶在风中摇曳,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片新家园。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新村村长马大叔快步迎上来,他穿着干净的棉布衬衫,手里拿着一本村民名册,“我们上个月刚从生态脆弱区搬过来,房子是建好了,可大家除了种地啥也不会,眼看着冬天要来了,心里都慌得很。”
跟着马大叔走进新村,林野才发现移民的核心困境——村民们大多围坐在自家小院里,手里攥着农具却无所适从;新村的集体仓库里堆着少量粮食和种子,却没有加工设备;几个年轻村民试着在戈壁上开垦荒地,可土壤贫瘠,种下的小麦幼苗长得又细又黄;角落里的手工坊里,几台老旧的纺织机蒙着灰尘,没人会操作。
“我们要走‘生态+产业’的路子,既要让大家住得安稳,更要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林野放下工具包,指着新村周边的土地,“第一步改良土壤,种植耐旱又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第二步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把原料变成商品;第三步培训村民掌握手工技艺,开发特色手工艺品,通过联盟贸易网络销售。”
老吴立刻拿出土壤改良方案:“我们用西部生态据点的腐殖土混合当地沙土,再加入固氮菌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搭建太阳能滴灌系统,根据作物需求精准供水,避免水资源浪费。”他还从背包里拿出几袋种子,“这是科技研发据点培育的‘双高’沙棘品种,既耐旱,果实的维生素含量又高,适合在这里种植。”
苏晓则关注村民的生活与健康:“我来建设新村健康服务中心,配备听诊器、血压计等基础医疗设备,定期为村民做体检;同时开设‘生态健康课’,教大家识别可食用的野菜野果,用当地草药治疗常见小病,既节省医疗开支,又能融入当地生态。”
阿凯的任务是搭建加工车间和培训手工技艺:“我们从东部工业据点调运小型太阳能碾米机、果汁压榨机,建设简易加工车间,把村民种的沙棘变成沙棘汁、沙棘干;再组织手工匠人过来培训,教大家编织沙棘枝 baskets、制作羊毛挂毯,让闲置的纺织机重新运转起来。”
当天下午,建设与培训工作同步启动。阿凯带着村民搭建加工车间,他耐心地教大家如何操作太阳能设备,当第一杯酸甜的沙棘汁从压榨机里流出时,村民们都围过来品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林野和老吴则带领村民改良土壤,他们挥舞着锄头,将腐殖土与沙土混合,再播下沙棘种子,汗水滴落在新翻的土地上,却没人喊累;苏晓的健康服务中心也迎来了第一批村民,她为一位患有高血压的老人测量血压,还教老人用沙棘叶泡水喝,辅助降低血压。
接下来的几天,新村渐渐有了“兴业”的活力——沙棘苗在改良后的土壤里冒出嫩绿的芽,滴灌系统有序地为幼苗供水;加工车间里,村民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将收获的沙棘果加工成瓶装沙棘汁;手工坊里传来纺织机的“咔嗒”声,村民们编织的沙棘枝 baskets被打包成箱,准备发往中部贸易据点。
马大叔拿着刚收到的货款,激动地对林野说:“没想到我们种的沙棘、编的篮子真能卖钱!这比在老家靠天吃饭强多了,以后再也不用愁过冬的问题了。”他还组织村民成立了“新村合作社”,大家分工合作,种植、加工、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离开那天,新村的沙棘林已长出半人高,加工车间的烟囱里冒出淡淡的炊烟,手工坊的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羊毛挂毯,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脸上满是对未来的希望。马大叔和村民们都来送行,他们给联盟带来了一箱刚生产的沙棘汁和几个手工编织的篮子:“这是我们新村的第一批产品,感谢联盟让我们既能安居,又能兴业,以后我们一定把新村建设得更好!”
装甲车驶离生态移民新村时,林野回头看了一眼——红顶木屋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防风林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村民们还在田间忙碌,偶尔传来欢快的笑声。他知道,这里的村民已经实现了“安居兴业”,生态新村不仅是他们的新家,更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未来,这样的新村会越来越多,让更多生活在生态脆弱区的人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阿凯握着方向盘,笑着问。林野打开联盟地图,指了指北部的一个“冰雪经济”试点据点:“那里冬季漫长,积雪丰富,联盟计划开发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项目,需要我们帮忙建设保暖设施和运动场地,同时开发耐寒的特色农产品,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苏晓从背包里拿出“冰雪健康指南”:“我来为据点建设保暖医疗站,配备防寒设备和治疗冻伤的药品;同时开设‘冰雪健康课’,教大家如何预防冻伤、在寒冷天气里保持身体健康,确保游客和村民的安全。”
老吴则拿出“冰雪设施方案”:“我们用东部工业据点生产的保温材料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再搭建太阳能供暖系统,确保室内温暖;同时开发‘雪下温室’,利用太阳能和地热种植蔬菜,既满足游客需求,又能为村民增加收入。”
装甲车在戈壁上行驶,阳光洒在车身上,像一层金色的铠甲。林野打开收音机,里面传来联盟各基地的消息——生态移民新村的沙棘汁在贸易据点供不应求,智慧社区的智能系统又升级了新功能,文明学院的学员开始参与冰雪据点的前期建设,每一个消息都让人振奋。
“你听,”苏晓指着收音机,眼里闪着微光,“从生态修复到移民安居,从智慧社区到冰雪经济,我们的文明正在不断拓展发展的边界,让每一片土地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林野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沙棘汁瓶——瓶子里的果汁酸甜可口,是村民们用汗水换来的成果,也是联盟“安居兴业”理念的最好见证。他知道,这趟“烬土行”还在继续,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人类就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让每一个家园都充满生机,让每一个人都能安居乐业,让文明的火种永远传递下去。
装甲车继续前行,朝着北部“冰雪经济”试点据点驶去。车顶上的联盟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像在指引着方向,也像在宣告着——生态新村,安居兴业,文明的重建之路,正在从“解决温饱”走向“追求幸福”,书写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美好篇章。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