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看着眼前的景象,对阿土说:“咱们歇半个时辰,然后去风部落。听说那个部落靠打猎为生,有不少兽皮,就是缺陶器,咱们用陶器跟他们换,肯定能成。可惜我们陶器换完了!”阿土点点头:“巫,我们自己使用的陶器还有不少呢!”
巫无奈的点点头,好吧,就用我们自己用的去换吧,换完这批物资,直接出发去和少族长汇合。
半个时辰后,队伍再次出发。傍晚时分,终于抵达风部落。黑石部落建在山脚下,栅栏是用黑石砌的,比青石部落和血藤部落的都结实。巫让队伍在山脚下扎营,带着阿武和两个陶罐往部落走。
栅栏门打开,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了出来,手里握着一把石斧:“你们是哪个部落的?来这干什么?”巫举起陶罐:“我们是华夏部落的,想用陶器跟你们换青壮、女人和孩子。你们部落靠打猎为生,肯定需要陶器装肉、装水吧?”
汉子看到陶罐,眼睛一亮,转身往部落里喊:“族长!有人来跟咱们换陶器!”没一会儿,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走了出来,正是风部落的族长黑岩。黑岩盯着陶罐,问:“你们有多少陶器?想换多少人?”
“我们陶器也不多了,”巫说,“二十个陶盆加2把铁刀,换40个会打猎的青壮、20个女人。要是你们愿意换,咱们明天就交易。今天晚上,我们还会给待交易的人送粟米粥,让他们吃饱。”
黑岩皱了皱眉:“40个青壮?他们都是部落里的好猎手,少了他们,打猎会受影响。”
巫说:“黑岩族长,二十个陶盆能装不少肉干,两把铁刀比你们的石斧好用多了,用它们打猎,肯定能多打猎物。再说我们换走的人,到了我们部落,不会被当奴隶使唤,有饭吃、有衣穿,你们也不算亏。”
黑岩犹豫了,巫又说:“这样吧,今天晚上我们先给待交易的人送粟米粥,你们也跟他们说说我们部落的情况。明天早上你们再决定换不换,怎么样?”黑岩点点头:“行,就这么办。要是你们的粟米粥好吃,人也愿意跟你们走,我就跟你们换。”
巫笑着点头:“好,我们说话算话。”回到营地,巫让阿青煮了一大锅粟米粥,装在陶罐里,让两个女兵给风部落送过去。阿青担心地问:“巫,咱们给他们送粥,要是他们反悔不换了,咋办?”
巫摇摇头:“不会的。风部落缺陶器,咱们的陶器对他们来说很有用。再说咱们给他们送粥,是为了让他们看到咱们的诚意,也让待交易的人愿意跟咱们走。明天交易肯定能成。”
果然,第二天一早,黑岩就带着40个青壮、20个女人和三个孩子来到营地。40个青壮都背着石矛,手里握着石刀,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猎手。黑岩笑着说:“你们的粟米粥很好吃,他们都愿意跟你们走。东西呢?咱们现在就交易。”
巫让人抬来二十个陶罐和两把铁刀,黑岩接过铁刀,试了试锋利度,满意地点点头:“好刀!以后你们要是还有陶器和铁刀,记得跟我们风部落换。”巫点点头:“一定。”
交易完成,巫看着换来的人,心里很高兴——这一路换了这么多人,等跟林羽少族长汇合,肯定能让他满意。队伍重新出发,往交易会的方向走,路上,新换来的人跟之前的人聊得很热闹,脸上都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跟风部落的交易一结束,巫就召集阿土和小青小武到跟前,手里拿着块炭笔,在兽皮上一笔一划地记着:“阿土,你数数咱们这次换了多少人;小青小武,你们去清点下剩下的物资,把消耗的都记下来。”
阿土立马去统计人数,没一会儿就跑回来:“巫,一共443个青壮,182个女人、6个孩子,都好好的,没人受伤。”阿青也拿着账本过来:“巫,消耗了7把柴刀、1张铁犁、182个陶碗、6罐细盐,陶锅4个,陶盆27个,水缸4个,香皂12块,匕首一把,砍刀2把,剩下的还有200把砍刀、100把柴刀、20把菜刀,865个陶器、75罐细盐,够咱们跟大部队会合,还能应对突发情况。”
巫看着兽皮上的数字,点了点头:“不错,这次交易很顺利。咱们不往其他小部落去了,现在就去预设的临时会合营地,别耽误了跟少族长汇合。”阿土有些不解:“巫,咱们再去一个部落,说不定还能多换几个人,为啥不去了?”
“咱们出来的时间不短了,物资也换完了,再换下去,我们自己生活都成问题了。少族长那边说不定已经到了交易会。”
巫收起兽皮,“再说咱们带了这么多人,多走一个部落,就多一分风险,万一出点岔子,反而不好。先去临时营地等着,跟少族长汇合后,再做打算。”阿土点点头,转身去安排队伍出发。
队伍往临时会合营地走,巫特意让精锐分成两队,一队在前开路,一队在后垫后,中间护着牛车和新换回来的人。阿青带着女兵们跟在女人和孩子身边,时不时给孩子们递野苹果,教女人们整理牛车上的物资。
“阿绣姐,你看这陶碗,得轻拿轻放,别摔了。”阿青拿起一个陶碗,给阿绣示范,“咱们部落里的陶器都是精心做的,摔了可惜。”阿绣接过陶碗,小心翼翼地放在箱子里:“阿青姑娘,我记住了。以后到了部落,我肯定好好爱惜这些东西。”
旁边的孩子拿着野苹果,吃得津津有味,其中一个小男孩拉了拉巫的衣角:“巫爷爷,咱们的临时营地远不远啊?到了那里,还有肉干粥喝吗?”巫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不远,再走两个时辰就到了。到了营地,不仅有肉干粥,还有烤饼吃,保证让你吃饱。”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跟其他孩子分享这个好消息。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面的探路兵回来报信:“巫,前面就是临时会合营地了!营地旁边有水源,还能看到咱们之前留下的标记。”巫往前望去,只见一片开阔的草地上,有几棵大树,树下还留着之前搭帐篷的痕迹,旁边就是一条小溪,水质清澈。
“就在这儿扎营!”巫一声令下,队员们立马行动起来。男兵们开始搭帐篷,巫特意叮嘱:“给女人和孩子搭2顶大帐篷,铺厚点干草;青壮们住集体帐篷,也多铺点干草,别冻着。”阿土点点头,带着男兵们砍树枝、搭支架,动作麻利得很。
女兵们则去小溪边打水,准备煮肉干野菜汤。阿青带着几个女人去捡干柴,阿芸一边捡柴,一边说:“阿青姑娘,你们部落的人真能干,搭帐篷这么快,比我们在青石部落的时候强多了。”阿青笑了笑:“咱们以后都是一家人了,你们要是想学搭帐篷,我让男兵们教你们。”阿芸高兴地点点头。
炊事兵架起大锅,把肉干、野菜和粟米倒进锅里,加水煮了起来。没一会儿,肉干野菜汤的香味就飘了出来,孩子们围着大锅,馋得直流口水。巫走过来,对炊事兵说:“多煮点,让所有人都吃饱,尤其是孩子们,别饿着。”
傍晚时分,帐篷终于搭好了,肉干野菜汤也煮好了。巫让大家排队打饭,孩子们先打,然后是女人,最后是青壮和队员们。小男孩捧着碗,大口大口地喝着汤,对巫说:“巫爷爷,这汤真好喝,比我以前喝的粥好喝多了!”巫笑着说:“好喝就多喝点,以后每天都能喝到。”
饭后,巫让阿青和另一个有经验的女兵阿娟负责记录新人口的姓名和技能。阿青拿着炭笔和兽皮,一个个问:“阿禾哥,你会种地,对吗?我记下来了。阿绣姐,你会纺织,还有谁会纺织?”女人们和青壮们都很配合,把自己会的技能一一说了出来。
阿娟一边记,一边对巫说:“巫,这些人里,会种地的有5个,会打猎的有3个,会纺织的有4个,会做饭的有2个,技能都挺实用的,到了部落里,能帮上不少忙。”巫点点头:“好,记清楚点,等跟少族长汇合后,把这份记录给他看。”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巫派了20名精锐前往林羽大部队可能经过的路线探查,叮嘱他们:“要是遇到少族长的队伍,立马回来报信,告诉他们咱们在临时营地。路上注意安全,别跟陌生人打交道。”20名精锐应声出发。
巫又安排了夜间巡逻:“今晚巡逻分3波,每波50个人,一个时辰一换,都拿着弓箭和铁刀,仔细点,别出岔子。一方面要防着外面的危险,另一方面也要看着点新换回来的人,别让他们因为不安跑了。”阿土点点头:“巫,您放心,我会亲自带着第一波巡逻。”
夜深了,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队员的脚步声和风吹树叶的声音。
巫坐在篝火旁,看着帐篷里透出的微光,心里很踏实。新换回来的人情绪都很稳定,有的还主动帮忙整理营地,捡走地上的垃圾。巫知道,他们已经开始接受华夏部落了。
他抬头望着天空,心里想着:少族长,咱们已经换了这么多人,等跟您汇合,咱们就能一起回部落了。到时候,部落会越来越强大,大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