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充电桩投用欢 包装改防潮安
“家和院”的清晨总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叫醒。母亲站在厨房的智能操作台前,手里正将昨天刚磨好的玉米面条分装成小份——每一份都用油纸包好,再放进密封袋,是准备给“妈妈课堂”的老乡们带的。“晴晴,快把宝宝的辅食碗拿过来,玉米蛋白粉粥快熬好了。”母亲回头喊,目光落在婴儿房的方向,“这俩小家伙今天醒得晚,许是昨天看星星看累了。”
苏晚晴刚叠好宝宝的小衣服,闻言拿起辅食碗走过去。碗上印着小小的玉米图案,是智家生态科定制的母婴款,防烫又轻便。“昨天强子说,今天村东头的充电桩就能投用,咱们去看看热闹?”苏晚晴边说边帮母亲盛粥,粥面泛着细腻的乳白,是特意为双胞胎熬的稀粥。
“去!当然去!”小电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背着书包跑进来,脸上还带着没擦干净的牙膏沫,“爸爸说充电桩投用了,能给咱们家的车充电,以后去镇上不用再担心没电了!”林凡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份智充能管的验收报告:“刚收到消息,施工队已经在做最后的调试了,咱们吃完早饭就去,顺便看看王家庄和李家庄的进度。”
早饭过后,一家人往村东头走。远远就看见充电桩旁围了不少老乡,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光,充电桩上的显示屏亮着“欢迎使用智充能管乡村充电桩”的字样。强子正帮李叔操作充电:“李叔,您把充电枪插上,手机扫这个码,选择充电金额就行,特别简单。”
李叔半信半疑地扫码,屏幕上很快显示“充电开始,当前功率60kw,预计40分钟充满”。他笑着拍了拍充电桩:“真方便!比去镇上充电省了半小时路程,还不用排队!”旁边的王婶也凑过来,拿着手机请教:“强子,我这手机老年机,能充不?”强子点头:“能!您报手机号,我帮您绑定,以后直接输密码就行。”
苏晚晴看着老乡们热闹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她转头对林凡说:“以后老乡们送玉米去加工厂、接孩子上学,再也不用愁续航了。”林凡刚要说话,手机突然响了,是农数科技的物流经理打来的,语气有些急:“林总,昨天发往城里的玉米面条,有几箱出现了受潮的情况,客户说包装不防潮,要是再这样,订单可能要取消!”
林凡心里一沉——玉米面条是刚推出的新品,要是出了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口碑,还会耽误后续订单。“你先别急,”他对着电话说,“把受潮的样品寄回来,我让智家生态科的人看看,改进包装;另外,给客户道歉,承诺重新补发,所有费用公司承担,不能让客户受损失。”
挂了电话,苏晚晴轻声问:“是玉米面条的包装出问题了?”“嗯,防潮性不够。”林凡点头,“不过咱们有智家生态科,他们做智能家居的包装很有经验,改进起来很快,不会耽误事。”强子也附和:“凡哥说得对,上次玉米糕的包装就是他们帮着改的,现在客户反馈都很好。”
处理完这事,林凡想起玉米地的防雨棚,又带着大家往玉米地方向走。昨天傍晚下了场小雨,田埂上还有些湿润,但防雨棚下的玉米却完好无损,老乡们正忙着将玉米运到加工厂。李叔看见他们,笑着说:“凡小子,你这防雨棚真管用!昨天的雨下得不小,玉米一点没湿,多亏了你!”
小电跑到防雨棚下,伸手摸了摸玉米:“爸爸,这些玉米能做成面条吗?就像妈妈给我煮的那种?”林凡蹲下身,点头说:“能!等这些玉米运到加工厂,磨成粉,就能做成面条,卖给城里的人,让他们也尝尝咱们西坡村的玉米面条。”
中午,林凡带着玉米面条的受潮样品去了智家生态科。技术人员很快找出了问题:“林总,现在用的是普通塑料袋,防潮性不够,建议换成铝塑复合袋,再加上脱氧剂,能延长保质期,还能防潮。”林凡当即决定:“就按你说的改,今天就出样品,明天批量生产,一定要赶在下次发货前用上。”
下午回到“家和院”,苏晚晴正在给“妈妈课堂”的老乡们发玉米面条的样品。张嫂拿着样品,笑着说:“苏妹子,我家娃吃了你教的玉米泥,最近胃口好多了,谢谢你啊!”苏晚晴笑着说:“不用谢,以后咱们一起学习,把宝宝们都养得健健康康的。”
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桌子上摆着玉米面条、炒青菜,还有刚炖好的玉米排骨汤。双胞胎坐在婴儿车里,正睁着眼睛看桌上的灯光,小电则在旁边给他们讲白天在充电桩的事:“弟弟妹妹,今天充电桩投用了,好多叔叔阿姨都去充电,以后咱们去镇上就能坐爸爸的车,不用再坐奶奶的三轮车了!”
林凡端着碗,跟大家聊起包装改进的事:“智家生态科的样品明天就能出来,下次发货肯定不会再受潮了。等玉米面条的口碑打开了,咱们再推出玉米馒头、玉米饺子皮,让更多人知道咱们西坡村的玉米制品。”母亲笑着说:“还是你想得周到,不管什么事,都能提前想到,不让咱们吃亏。”
夜色渐深,“家和院”的灯光暖得像一团火。林凡握着苏晚晴的手,看着眼前的家人,心里格外踏实——无论是充电桩投用给老乡带来便利,还是改进包装解决玉米面条的防潮问题,每一件事都在朝着“让日子更好”的方向走。他知道,只要守住这份初心,把老乡的事、家庭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往后的路,只会越来越顺,越来越红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