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智能农机试田暖 玉米布丁传技安
“家和院”的清晨总飘着甜润的香气。母亲站在智家生态的恒温操作台前,正将玉米蛋白粉和牛奶混合搅拌——这是昨天苏晚晴教她的玉米布丁做法,今天要做给老乡们当“妈妈课堂”的实操样品。“晴晴,你看这蛋液要不要再加点?”母亲举着打蛋器回头,目光落在刚被月嫂抱到客厅的双胞胎身上,“这俩小家伙醒了就不闹,光盯着你手里的玩具看,真乖。”
苏晚晴正给妹妹系围嘴,闻言凑过去看了眼碗里的混合物:“妈,差不多了,再搅就消泡了,蒸出来会不嫩。”妹妹突然伸手抓住苏晚晴的衣角,小脑袋往她怀里蹭,哥哥则趴在爬爬垫上,伸手去够旁边的玉米穗玩偶。苏晚晴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等会儿做完布丁,给你们也尝点,不含糖,放心吃。”
“爸爸!爸爸!”小电背着书包从房间跑出来,脸上还沾着点玉米布丁的碎屑——是早上偷偷尝的,“强子叔叔刚才在村口喊,说智能农机到了!咱们去看好不好?”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智舱芯科发来的农机零件检测报告:“刚收到消息,农机已经运到村西的试验田了,吃完早饭咱们就去,顺便看看李叔他们准备得怎么样。”
早饭桌上,玉米布丁刚蒸好,嫩黄的色泽透着食欲。小电捧着小碗,几口就吃了大半:“奶奶做的布丁比城里蛋糕店的还好吃!等会儿我要带点去给试验田的叔叔们尝尝!”母亲笑着又给他盛了一勺:“慢点吃,还有呢,给强子和李叔也留了,装在保温盒里,一会儿带去。”
饭后一行人往村西试验田走,远远就看见一台银灰色的智能农机停在田埂上,车身上印着“智舱农机·乡村版”的字样,旁边围了不少老乡。强子正拿着说明书跟技术员沟通,看见林凡就挥手:“凡哥!苏姐!农机刚调试完,就等您来,咱们试试播种速度!”
李叔凑过来,伸手摸了摸农机的播种装置:“这玩意儿真能自动撒种?比人工快多少啊?”林凡笑着点头,让技术员启动农机:“您看着,这台农机一小时能播种两亩地,还能自动调节株距,比人工均匀,出苗率能提高10%。”话音刚落,农机就缓缓驶入试验田,播种口均匀地撒出玉米种子,身后的土地被犁出整齐的沟壑。
小电跑到田埂边,跟着农机跑了几步,好奇地问:“爸爸,这机器怎么知道撒多少种子啊?会不会撒多了?”林凡蹲下身,指着农机上的显示屏:“这里面有智能系统,能根据土地肥力和玉米品种,自动算好播种量,就像你做算术题一样,不会错的。”小电似懂非懂地点头,眼睛紧紧盯着运转的农机,生怕错过细节。
正看着,技术员突然皱起眉:“林总,播种传感器有点偏差,株距比设定的宽了半厘米,得调一下。”林凡心里一动——他前几天隐约预知到农机试机可能有小误差,没想到真出现了。“别慌,”他拿出手机,给智舱芯科的工程师打了电话,“把传感器的参数发过来,咱们现场调,你们远程指导。”
工程师很快发来参数,技术员按照步骤调整,十分钟后再启动农机,显示屏上的株距数值精准地停在设定值。李叔看着整齐的播种轨迹,忍不住赞叹:“这科技就是厉害!以前人工播种,一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也就种一亩地,这机器两小时就两亩,还不用弯腰!”
苏晚晴这时想起“妈妈课堂”的时间快到了,跟林凡打了声招呼,带着母亲准备的玉米布丁样品往村里活动室走。刚到门口,就看见老乡们已经坐满了,张嫂抱着宝宝,手里还拿着上次的玉米辅食手册:“苏妹子,你可来了!我家娃上次吃了你教的玉米泥,现在看见玉米就笑,今天这布丁我也得好好学!”
苏晚晴笑着把布丁分给大家,边演示边讲解:“先把玉米蛋白粉和牛奶搅匀,再加少量淀粉增稠,蒸的时候用中火,十五分钟就好,宝宝吃了补钙,还容易消化。”母亲在旁边帮着递工具,偶尔补充几句:“要是家里没有牛奶,用豆浆也行,味道也不差,咱们村的黄豆磨出来的豆浆香着呢。”
下午,林凡带着小电在试验田看完最后一轮播种,智能农机顺利完成了五亩地的播种,比预期还快了半小时。技术员拿着数据报表说:“林总,出苗率预计能到95%以上,比传统播种高了8个百分点,老乡们要是都用这农机,秋收能多收不少玉米。”
李叔当场就跟林凡订了两台:“凡小子,我代表合作社订两台,先给村里的种粮大户用,等秋收见了效益,再让其他老乡订!”林凡笑着点头:“没问题,下月初就能送货,到时候派技术员上门教大家操作,保证人人都会用。”
傍晚回到“家和院”,双胞胎已经睡着了,月嫂正坐在旁边看育儿手册。小电跑到婴儿床边,轻轻碰了碰妹妹的小手:“妹妹,今天爸爸带我看智能农机了,能自动种玉米,以后咱们家的玉米地再也不用爷爷弯腰播种了。”
晚饭时,桌子上摆着玉米布丁、炒青菜、玉米排骨汤,还有农数科技新做的玉米面条。母亲聊起“妈妈课堂”的事:“今天教的布丁,老乡们都学会了,张嫂说要做给她城里的儿子寄过去,让他也尝尝家里的味道。”林凡点点头:“以后咱们多教点简单又营养的玉米做法,让老乡们不仅能卖玉米,还能自己做着吃,日子更有滋味。”
夜色渐深,“家和院”的灯光暖得像一团火。林凡抱着苏晚晴的肩,看着院子里晾晒的玉米穗,听着远处村里传来的狗吠声,心里满是踏实。从智能农机试田成功,到玉米布丁的手艺传递,每一件事都牵着“家”与“乡”的根。他知道,只要守住这份烟火气,让实业真正扎根乡村,往后的日子,西坡村的玉米会越长越旺,老乡们的笑容也会越来越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