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十二月的上海,湿冷的空气能钻进骨缝里。陈遇裹紧了外套,从图书馆走出来,手里捧着刚借到的《鱼类行为学概论》。路灯在氤氲的雾气中晕开昏黄的光圈,他呵出一口白气,不禁想起北京干燥的冷,想起林莉被冻得通红的鼻尖。
期末考试周的氛围笼罩着校园,每个人都行色匆匆。陈遇却觉得内心异常充实和平静。这一世,他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验,都与他对未来的规划紧密相连。
“老陈!”室友赵强从后面追上来,搓着手,“赶紧的,食堂今天有红烧大排,去晚了就没了!”
陈遇笑着跟上。经过一学期的相处,他和室友们已经相当熟络。赵强性格直爽,是个钓鱼发烧友;李文博埋头苦读,是个标准的学霸;周凯则热衷于各种新鲜事物,是寝室的“时尚风向标”。
“诶,陈遇,你寒假真要去北京啊?”周凯一边扒拉着饭菜一边问,“去见女朋友?”
陈遇点点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不去了,我们回家遇。”他暂时还不想太过张扬和林莉的关系,尽管寝室兄弟们早已从他不时收到的信和电话中猜出了七八分。
“真羡慕你们这些有目标的。”李文博推推眼镜,叹了口气,“我还不知道将来要干啥呢。”
“你不是要考研吗?”赵强嘴里塞着大排,含糊不清地说。
“那也只是随大流罢了。”李文博有些迷茫,“不像陈遇,明明能考更好的学校,却偏偏来了这里,还这么有干劲。”
陈遇放下筷子,认真地说:“文博,不是只有热门专业才有前途。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并坚持下去,就是最好的选择。”他想起了前世的自已,盲目追求所谓“热门”,最终一事无成。
“就像我喜欢钓鱼,”赵强接口,“我爹总说我不务正业,可我觉得能把爱好变成事业,那才叫厉害!陈遇,你们那个‘旭遇’工作室,将来肯定能成!”
陈遇笑了:“借你吉言。”
晚上,陈遇给林莉打电话,告诉她确切的回家车次。电话那头的林莉声音里满是期待:“孙宇他们也都放假了,就等你了!毛蛋哥说工作室今年效益不错,给大家包了大红包呢!”
“好,等我回来。”陈遇听着她雀跃的声音,心底一片柔软,”天冷,多穿衣“。
“知道啦,你怎么跟我妈似的……”林莉娇嗔道,随即压低声音,“我也……想你。”
电话挂断后,陈遇脸上的笑容久久未散。他开始细致地整理行李,给父母、林莉父母、毛蛋都准备了上海的特色礼物,还给林莉额外带了一条柔软的羊毛围巾,是他在南京路逛了很久才挑中的。
火车再次轰鸣着驶向北方。这一次,陈遇买到了坐票,心情也比上次更加归心似箭。窗外景色由南方的湿润渐变为北方的苍茫,他的思绪也飘回了省城,飘回了红星厂家属院,飘回了那些熟悉的人和事。
经过一夜颠簸,火车终于在清晨时分抵达了省城车站。陈遇提着行李刚走出出站口,就听到了熟悉的呼喊声。
“这儿呢!陈遇!”
他抬头望去,只见出站口外,一群年轻人正用力朝他挥手。林莉站在最前面,穿着红色的羽绒服,像冬日里的一团火,笑得灿烂。她身边,站着孙宇、张伟、王小虎,还有咧着嘴傻笑的毛蛋。
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驱散了所有的旅途疲惫。陈遇快步走过去,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王小虎一个熊抱抱住:“可算回来了!想死哥们了!”
“轻点轻点!”陈遇笑着挣脱,目光却第一时间看向林莉。林莉也正看着他,眼睛亮亮的,脸颊被冷风吹得微红,满是见到他的欣喜。
“行了行了,别堵着道儿!”毛蛋接过陈遇手里的一个包,“走,先回家!叔和婶儿肯定等急了!”
一行人吵吵闹闹地坐上毛蛋不知从哪借来的面包车。车上,大家七嘴八舌地问着陈遇大学的情况,也争相分享着自己这半年的见闻。
孙宇言简意赅地吐槽清华“卷得厉害”,但眼神里充满了挑战的兴奋;张伟说着北航各种先进的实验室,计划着要自学哪些新编程语言;王小虎则炫耀着他在北理工“征服”了哪些机床,还给大家看他手上新添的茧子;林莉分享着在经贸大学的趣事,吐槽英语听力课就像听天书,却又笑着说自己进步很大。
陈遇听着,看着窗外的熟悉的街景,一种踏实而温暖的感觉包裹着他。这就是他重来一次,最想守护的东西。
面包车先开到了红星厂家属院。陈遇刚下车,就看到父亲陈平和母亲毛凤英已经站在院门口张望了。
“爸,妈!”陈遇快步走过去。
毛凤英一把拉住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着:“瘦了!是不是没吃好?上海菜吃得惯吗?”话语里是藏不住的关切。
陈平虽然没说话,但眼中也带着欣慰的笑意,接过陈遇的行李:“回来就好,你妈念叨好几天了。”
“叔,婶儿,陈遇好着呢!现在可是大学生了!”毛蛋在一旁笑嘻嘻地说。
“叔叔阿姨好!”林莉、孙宇几人也纷纷打招呼。
“好好,都是好孩子!”毛凤英笑得合不拢嘴,“小莉也回来了?快回家看看你爸妈,他们也惦记着呢!”
林莉家就在隔壁,她应了一声,又悄悄看了陈遇一眼,才笑着跑回家。
陈遇被父母簇拥着走进家门。熟悉的家的味道扑面而来,桌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都是他爱吃的。看着父母鬓角新添的白发,陈遇心中百感交集。前世,是他不成器,气死了父亲,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这一世,他一定要让父母安享晚年。
饭后,陈遇把带给父母的礼物拿出来——给父亲的一条好烟(虽然被母亲念叨了几句),给母亲的一条真丝围巾和一堆上海点心。毛凤英摸着柔软的围巾,眼眶有些发红:“乱花钱……人回来就好。”
陈平点上烟,深吸了一口,点点头:“学校还行?”
“挺好的,爸。老师都很有水平,我也学了不少东西。”陈遇认真地回答,和父亲聊起了大学生活和专业前景,不再像前世那样敷衍和不耐烦。
下午,陈遇去了隔壁林家。林莉的父母见到他也很高兴,拉着他问长问短。林莉在一旁泡茶,嘴角始终带着笑意。
“小遇啊,听小莉说,你在学校表现很好,还跟教授做课题了?”林父笑着问。
“就是帮老师打打下手,做些记录。”陈遇谦虚地说。
“那也很好了!要踏实学,将来一定有出息!”林父拍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是长辈的期许。陈遇知道,前世两位老人对他很是失望,这一世,他不能再重蹈覆辙。
从林家出来,陈遇和林莉默契地走向厂区附近的小公园。冬日的公园人很少,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洒下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感觉你变了挺多。”林莉轻声说,踢着脚下的石子,“变得更……沉稳了,也更知道自已要什么了。”
“人总要长大的。”陈遇看着她,“以前不懂事,让你……和爸妈他们操心了。”这句话,包含了对前世今生的太多歉意。
林莉摇摇头:“现在这样,就很好。”她停下脚步,抬起头看他,阳光在她睫毛上跳跃,“陈遇,我们一起努力,以后一定会很好的,对吧?”
“对。”陈遇肯定地回答,心中充满了力量。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林莉的手。这一次,林莉没有害羞地躲开,而是反手与他十指紧扣。
两人的影子在冬日的阳光下,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
晚上,团队核心成员齐聚毛蛋的“旭遇”工作室。工作室比半年前扩大了不少,添置了新设备,墙上挂满了各种钓具设计和材料测试的数据图。
毛蛋得意地给大家展示今年的成果:“瞧见没?咱们的品牌,现在在周边几个市的钓友圈里都小有名气了!订单排到年后了!”他拿出几个厚厚的红包,“来来来,见者有份!股东分红!”
王小虎拿着厚厚的红包,眼睛都直了:“我靠!毛蛋哥!这么多?这顶我半年生活费了!”
孙宇推推眼镜:“根据投入产出比和市场份额增长情况,这个分红数额是合理的,甚至偏保守。”
张伟已经开始琢磨:“这笔钱可以升级一下工作室的电脑,跑模拟更快。”
陈遇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这个从仓库里起步的小工作室,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梦想,正在一步步茁壮成长。
“对了,有个正事。”闹腾过后,毛蛋正色道,“开春后有个全国性的钓具展销会,我想带咱们的产品去试试水。你们觉得怎么样?”
“必须去啊!”王小虎第一个赞成。
“需要准备详细的产品说明和技术参数,”孙宇思考着,“最好能有现场演示。”
“我可以做个产品介绍的动态演示程序。”张伟立刻接口。
林莉也说:“我可以帮忙准备宣传材料和对接流程。”
大家都看向陈遇。
陈遇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伙伴们:“这是个好机会。但我们不能只展示产品。”他拿起工作台上的一束碳纤维样品,“我们要让大家知道,‘旭遇’不止会做钓具,更有技术创新的心和能力。虽然现在主要精力在学习上,但未来的方向不能忘。”
他的话让大家都安静下来,眼神变得认真而坚定。
“对!”毛蛋重重拍了下桌子,“就得有这个志气!让那些用着东丽碳布的品牌看看,咱们中国人自已也能搞出好东西!”
寒夜的星光下,一群年轻人的梦想再次被点燃。他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展会的方案,规划着未来的研究方向,虽然前路漫长,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儿。
回家的路上,陈遇和林莉慢慢地走着。夜空清澈,繁星点点。
“真好啊,”林莉轻声说,“大家都还在一条路上,一起往前奔。”
“嗯。”陈遇抬头望着星空,“这只是开始。等我们学成归来,才是真正大干一场的时候。”
他伸出手,再次紧紧握住林莉的手。
这个冬天,因为重逢而变得格外温暖。家庭的温情,朋友的默契,初生的爱情,还有那份共同追逐的梦想,如同冬日暖阳,照亮了前路,也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寒假才刚刚开始,属于他们的故事,还有很长很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钓人生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