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房里的兰花,是钱管家上月新送来的……”
小丫鬟这句没头没脑的低语,像一滴冷水掉进滚油锅,在沈清辞心里炸开了花。兰花?钱管家送的?她瞬间联想到林老夫人那句含糊的“是那兰花……不对劲”,还有静玄师太和匿名纸条提及的“中毒”!难道,那盆看似赏玩的兰花,竟是毒源?
她心中惊涛骇浪,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是对那传话的小丫鬟微微颔首,装作没听清般,继续低头清洗手中的百合。那小丫鬟说完就迅速混入其他仆妇中,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胡大厨在一旁瞥见,哼了一声:“小丫头片子,瞎嘀咕什么,还不快干活!”她转向沈清辞,脸上堆起客套的笑,“沈姑娘,食材都齐了吧?灶台随便用,需要搭把手的,尽管吩咐。”
“有劳胡大娘,清辞自己来便好。”沈清辞回以温顺的笑容,心中却已警铃大作。这林府大厨房,眼线只怕也不少。她定了定神,将杂念暂且压下,专注于眼前的药膳。眼下最要紧的,是做好这第一餐,稳住局面。
她选了个靠窗相对清净的灶眼,开始处理食材。百合掰瓣,莲子去心,枣仁捣碎,山药去皮切块……动作不疾不徐,神情专注,仿佛全身心都投入在眼前的羹汤之中。暗地里,她却按照静玄师太小册子上所载的,针对“迷心散”类毒素的调理思路,在细节上做了手脚:莲子心未去尽,保留一丝清苦降火之效;枣仁碾得略粗,安神之余带些微通滞之意;熬粥的水,她不用现成的开水,而是取井水小火慢沸,取其清冽。
胡大厨和其他厨娘起初还好奇地打量几眼,见她只是按部就班地做些清淡粥品,便渐渐失了兴趣,各自忙活去了。
粥和羹在小火上慢慢熬着,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沈清辞趁隙状似随意地打量厨房环境,目光扫过食材架、调料罐,尤其留意那些盆栽花草——并没有兰花的踪影。
“姑娘这粥熬得真香,”一个负责烧火的婆子吸着鼻子赞道,“闻着就舒坦。”
沈清辞笑笑:“老人家过奖了,不过是些寻常东西,火候到了罢了。”她趁机搭话,“大娘在府里做工不少年了吧?真是辛苦了。”
那婆子见她和气,话匣子也开了:“可不是嘛,老婆子我在这厨房烧了十几年火喽!府上各位主子的口味,都门儿清!”
“那老夫人平日喜欢什么口味?清淡些还是?”沈清辞故作闲聊。
“老夫人啊,从前口味是偏清淡,但也好些浓油赤酱的扎实菜。唉,自打病了,就什么都吃不下喽……”婆子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尤其是钱管家送来那盆宝贝兰花后,更是茶饭不思,整日对着花发呆,说胡话……”
又提到了兰花和钱管家!沈清辞心中更沉,面上却露出同情之色:“真是可怜。希望这药膳能让她老人家开开胃。”
“姑娘有心了。”婆子点点头,添了把柴火,不再多言。
粥羹熬好,沈清辞亲自用食盒装好,由春桃引着,送回福寿堂。林夫人还在外间等候,见食盒送来,亲自打开看了看,闻了闻香气,点头道:“有劳姑娘费心,看着就清爽。我这就给母亲送去。”
沈清辞福身:“夫人客气了。若老夫人用了觉得尚可,清辞再调整后续的方子。”
林夫人深深看了她一眼,带着食盒进了内室。沈清辞留在外间,心悬了起来。这第一关,不知能否顺利。
约莫一炷香后,林夫人出来了,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浅笑:“沈姑娘,母亲用了小半碗粥,几勺羹,虽不多,但已是这几日进食最多的一次了!还夸说入口温和,胃里舒坦些。真是多谢你了!”
沈清辞心中稍定,忙道:“老夫人能用下便好。药膳调理,贵在坚持,循序渐进。”
“姑娘说的是。”林夫人心情似乎好了不少,语气也更亲和了些,“母亲方才精神也好了点,还问起姑娘,说姑娘身上的药香好闻,想再见见姑娘呢。”
沈清辞心中一动,这是个近距离观察老夫人、甚至可能套话的机会!她立刻应道:“这是清辞的荣幸。”
再次进入内室,药味依旧,但似乎因开了窗通了风,散了些沉闷。林老夫人依旧靠在榻上,但眼神比之前清亮了些,正望着窗边高几上的一盆兰花。
那兰花植株秀美,叶片碧绿,开着几朵淡雅的白花,幽香阵阵,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
“老夫人。”沈清辞上前轻声唤道。
林老夫人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露出一个虚弱的笑:“丫头,你来了……你做的粥,好吃……有股……安心的味道。”她说话依旧缓慢,但条理清晰了些。
“老夫人喜欢就好。”沈清辞微笑着,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那盆兰花。
林老夫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神忽然变得有些复杂,喃喃道:“这花……好看是好看,就是香气……太浓了,夜里闻着,心慌……”她伸出手,似乎想指那花,却又无力地垂下。
“母亲是嫌花香太浓了吗?那孩儿让人把它挪到外间去。”林夫人连忙上前。
“不……不用……”林老夫人摇摇头,闭上眼睛,“放着吧……是钱管家的一片孝心……”
钱管家!又一次提到!沈清辞几乎可以肯定,问题就出在这盆兰花上!但老夫人言语间对钱管家似乎并无恶感,甚至说是“孝心”,这又是怎么回事?
她不动声色,柔声道:“花香虽好,确也不宜过浓,尤其夜间,易扰心神。清辞明日做膳时,加些宁神的合欢皮或薰衣草,或可中和一二,助老夫人安眠。”
林老夫人睁开眼,看着沈清辞,目光似乎清明了一瞬,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好孩子……有心了……”说完,又疲惫地合上眼,不再说话。
沈清辞和林夫人退了出来。林夫人对沈清辞道:“母亲今日精神不济,姑娘也辛苦了,先回去歇息吧。晚膳还要再劳烦姑娘。”
“夫人言重了,分内之事。”沈清辞行礼告退,由夏荷领着回厢房。
回到房间,关上门,沈清辞靠在门板上,长长舒了口气。第一关算是过了,但获得的讯息却让她心惊。毒源很可能就是那盆兰花,而送花人是钱管家!可林夫人的态度暧昧,老夫人似乎知情却又隐忍?这林府内的关系,比她想象的还要错综复杂。
她需要尽快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可是,如何传递?通过那个传话的小丫鬟?风险太大。林府门禁森严,她人生地不熟……
正当她苦思冥想之际,窗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接着,一小块用蜡封好的东西从窗缝被丢了进来,落在脚边。
沈清辞心中一惊,迅速捡起。那是一小块硬泥,捏开蜡封,里面竟裹着一小卷极薄的纸条。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四个蝇头小字:
“兰乃迷心,伺机取叶。”
沈清辞的心狂跳起来!是那个传递匿名纸条的人!他(或她)就在林府内!而且明确指出了兰花的问题(迷心),并给出了指令——找机会取一片叶子!
取叶子做什么?化验?作为证据?这太冒险了!但这是眼下唯一的线索和突破口!
她将纸条就着灯火烧掉,灰烬碾入花盆泥土中。然后走到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庭院寂静,空无一人。那个神秘的报信人,就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
晚饭时分,沈清辞照旧去厨房准备了药膳。这次她做的是“茯苓山药鸡汤”和“枣泥桂花糕”,依旧在细节上做了调整。送膳时,她刻意留意了那盆兰花,以及看守在旁的嬷嬷。老夫人精神依旧不济,用了些汤,糕点只尝了一口。
夜里,沈清辞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取叶”的指令像一块烙铁,烫得她无法安眠。机会在哪里?如何才能不引人注目地拿到一片兰花叶?
就在她迷迷糊糊之际,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和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丫鬟惊慌的喊声:“走水了!后罩房那边走水了!”
沈清辞一个激灵坐起,推开窗户,只见后院方向隐隐有火光和浓烟升起,整个林府瞬间乱作一团,仆役们提着水桶纷纷向后院跑去。
福寿堂外的丫鬟婆子似乎也被惊动,一阵骚动。混乱中,沈清辞看到守护老夫人房门的一个嬷嬷也被叫走帮忙。
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去,还是不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寒门小厨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