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行宫的大殿内,烛火通明。杨广坐在龙椅上,心情大好,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看着阶下躬身站立的耶律现,突然开口道:“辽卿啊,东突厥已灭,漠南、东突厥故地无主,朕思来想去,这两地交给别人,朕不放心。今日便将漠南、东突厥故地,全数赐予你!你可要好好治理,莫辜负朕的信任!”
这话一出,殿内的隋臣们纷纷哗然。漠南与东突厥故地疆域辽阔,水草丰美,乃是漠北的战略要地,陛下竟如此轻易就赐给了耶律现?虞世南刚想开口劝谏,却被杨广一个眼神制止——此刻的杨广,满心都是对耶律现的信任,根本容不得旁人反驳。
耶律现闻言,立刻双膝跪地,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臣谢陛下恩典!陛下将如此重地赐予臣,臣定当肝脑涂地,守护漠南、东突厥故地安宁,绝不让陛下失望!”
他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杨广这道旨意,无疑为他扫清东突厥残余势力、统一整个草原,提供了最坚实的“法律依据”。日后他率军平定漠南,谁也不能说他“越权”,毕竟这是隋帝亲赐的土地。
杨广笑着摆手:“辽卿快起!你忠勇可嘉,这土地你受之无愧。朕还打算给你晋封爵位——此前你是辽东郡王,今日朕便封你为‘安北王’,升为亲王!往后,你便是大隋在漠北的屏障,朕的左膀右臂!”
亲王之位,乃是大隋最高爵位之一,杨广此举,无疑是将耶律现抬到了极高的位置。耶律现再次叩首谢恩,语气愈发恭敬:“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厚爱?臣定当以安北王之名,守护大隋边境,此生不渝!”
杨广龙颜大悦,当即下令:“传朕旨意,赏赐辽军粮草十万石、白银五万两、绸缎万匹!另赐安北王耶律现龙纹玉佩一枚、御马十匹,以彰其功!”
旨意传下,殿内的隋臣们虽有不满,却也只能躬身附和。耶律现谢恩起身,站在阶下,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殿内的群臣,很快便被人群中的一位中年男子吸引——那人身着紫色官袍,面容威严,眉宇间透着一股沉稳之气,身后还跟着几个年轻公子。
就在这时,杨广笑着招手:“辽卿,朕给你介绍一位重臣。这位便是唐国公李渊,此前率军驻守太原,多次击败东突厥,乃是我大隋的栋梁之臣!”
李渊连忙上前,对着耶律现拱手道:“唐国公李渊,见过安北王。久闻王爷率军破薛延陀、灭东突厥,勇冠三军,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唐国公客气了。”耶律现拱手回礼,目光落在李渊身后的几个年轻人身上,心中满是疑惑——这几个公子,看起来气度不凡,尤其是站在中间的那位,虽年少,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英气。
杨广见状,笑着解释:“这是李渊的几个公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尤其是这二郎李世民,前不久随李渊与东突厥作战,冲锋陷阵,勇猛异常,颇有乃父之风啊!”
耶律现心中一动,目光依次扫过三人——李建成身着青色长衫,谈吐间温文尔雅,举手投足皆是谦谦君子之态;李元吉则显得有些桀骜,眼神中带着几分锐利;而李世民,身着劲装,腰间配刀,目光明亮,虽沉默寡言,却透着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场。
“见过三位公子。”耶律现依次拱手见礼,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穿越前曾熟读唐史,新旧唐书中,李建成被描绘成嫉贤妒能、无才无德之辈,可眼前的李建成,分明是个有教养、有气度的君子!反观李世民,虽与史书中的“天可汗”形象相符,可李建成的反差,却让他忍不住吐槽:“李二这史书改得也太彻底了,竟把亲哥哥黑成这样!”
李建成与李世民连忙回礼。李建成温声道:“安北王客气了。王爷少年得志,平定漠北,乃是天下英雄,我等钦佩不已。”
李世民则目光灼灼地看着耶律现,开口道:“久闻王爷麾下铁浮屠与火枪兵天下无敌,不知王爷在军略上,可有独到见解?”
耶律现心中一笑——果然是李世民,一开口就聊军略。他当即答道:“谈不上独到见解。兵法之道,在于因地制宜、因敌施策。东突厥骑兵虽快,却不善攻坚,故我以火枪兵列阵,铁浮屠冲锋,方能破敌。若换作中原战场,战术又需另当别论。”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异彩,连忙追问道:“那若是面对步兵为主的敌军,王爷会如何部署?”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兵种配合聊到战术布局,越聊越投机。李建成在一旁听着,也不时点头附和,偶尔提出自己的见解,让耶律现愈发惊讶——李建成的军事见解虽不如李世民锐利,却也条理清晰,绝非史书中那般无能。
杨广看着几人相谈甚欢,笑着对身边的大臣说:“你看,辽卿与李家二郎一见如故,真是英雄惜英雄啊!”
大臣们纷纷附和,心中却对耶律现愈发好奇——这位安北王不仅能征善战,还能与李家公子畅谈军略,绝非寻常的草原可汗。
随后,耶律现又与殿内的其他大臣交流起来。面对大儒们的经义提问,他引经据典,虽不及专业大儒精深,却也言之有物;与世家学子聊诗词,他随口吟诵几首改编的后世佳作,引得众人赞叹;与将领们谈军略,他结合辽军与东突厥的作战经验,提出不少新颖的战术思路,让将领们茅塞顿开。
“没想到安北王不仅武功盖世,文采与军略也如此出众,真是难得一见的奇才!”一位老臣忍不住感叹道。
就在这时,有大臣好奇地问道:“不知安北王今年贵庚?看王爷气度,想必已是而立之年?”
耶律现笑着答道:“托陛下的福,臣今年刚满十岁。”
“什么?!”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呆了。杨广更是猛地站起身,满脸难以置信:“辽卿,你说你今年才十岁?可你这身形、气度,怎么看都像二十多岁的壮士啊!”
耶律现躬身道:“陛下有所不知,臣幼时曾遇奇人,获赠一枚丹药,服用后身体便生长得快了些。臣的族人都说,臣是‘神子降世’,幼时还曾引发天地异象,或许正是因此,才与常人不同。”
这话半真半假——他确实是十岁,只是身体被系统改造过,才长成二十多岁的模样;至于“神子”“天地异象”,则是他为了稳固草原统治,故意散布的传言。
可这话落在隋臣们耳中,却掀起了轩然大波。“神子降世”“天地异象”,这可是祥瑞之兆!杨广更是激动得不行,走上前拉住耶律现的手,感叹道:“难怪辽卿如此不凡,原来是麒麟子降世!有你在漠北,何愁大隋边患不安定啊!”
耶律现心中暗自吐槽:“劳资确实是十岁,不过心理年龄都四十多了。这麒麟子的名头,倒是不错,正好用来忽悠人。”
嘴上却恭敬地说:“陛下过誉了。臣不过是尽己所能,守护大隋边境罢了。”
殿内的气氛愈发热烈,大臣们看着耶律现的眼神,满是敬畏与赞叹。谁也没想到,这位平定漠北、获封亲王的安北王,竟是个年仅十岁的“麒麟子”。
而耶律现站在殿中,感受着众人的目光,心中却已开始盘算——如今漠南、东突厥故地到手,又获封安北王,接下来,便是彻底肃清东突厥残余势力,统一整个草原。等草原稳固,再看隋朝的内乱,届时,便是他挥师南下,一统天下之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