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见银矿的矿洞内,蒸汽传送带“轰隆轰隆”地运转着,将一块块泛着银光的矿石运往洞口。佐藤弯腰将脚下的矿石搬上传送带,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砸在潮湿的地面上。矿洞内弥漫着硫磺与泥土的混合气味,昏暗的油灯下,能看到十几个和他一样的工人,正沉默地重复着搬矿、传送的动作。
三年前,佐藤绝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大辽的“契约工人”。那时的他,还是苏我氏庄园里的佃农,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苏我氏的管家总会以“收成不好”“苛捐杂税”为由,克扣他们的工钱,甚至有时连糙米都不给够。后来大辽军队打过来,他的哥哥因为跟着贵族反抗,被辽军的火枪当场击毙;弟弟在乱军中被踩踏致死;他自己则被俘虏,原以为会被处死,却没想到辽国官吏告诉他:“大辽法律不允许蓄奴,你若愿意干活,便可签契约当工人,拿工钱吃饭。”
起初,佐藤是抗拒的——他恨辽军杀了自己的亲人,恨他们毁了自己的家园。可当他拿到第一个月的工钱时,所有的抗拒都松动了——五十文铜钱,分量十足,没有掺一点铅;食堂里的饭菜,不仅管饱,还有偶尔能吃到肉。这比在苏我氏庄园里的日子,好得不止一点半点。
更让他意外的是辽国人的“规矩”。上个月,矿洞发生坍塌,有两个工人被砸伤。辽军不仅没有把他们扔在一边,反而派来医生治疗,还给了每人二十两白银的赔偿。佐藤记得很清楚,以前在苏我氏的矿场里,有工人被矿石砸断了腿,最后只被扔到荒野里,没人管死活。而现在,哪怕只是被矿石擦破了皮,都能拿到药膏,休息时还照发工钱。
“佐藤,快些搬,今天要是能超额完成任务,有额外奖励!”监工的辽人喊道,语气算不上温和,却没有打骂。佐藤应了一声,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他想多赚些钱,给家里的母亲和孩子买些布料和粮食。自从签了契约,他把母亲和孩子接到了矿场附近的村落,虽然住的是简陋的木屋,却能每天吃上饱饭,孩子还能去辽国人开的学堂读书。
矿场附近的村落,早已不是当初的倭人村落模样。随着越来越多的辽人移民到东瀛郡,村里的倭人住户被强制打散,与辽人混居——佐藤的邻居,一户是来自中原的农民,一户是来自草原的牧民。白天,他们一起去矿场干活;晚上,中原邻居会教他写汉字,草原邻居会给他讲草原的故事。渐渐地,佐藤学会了说辽语,虽然带着口音,却能顺畅交流;他的孩子在学堂里学的全是汉语,现在要是跟孩子说倭国话,孩子都只能听懂零星几个词。
佐藤偶尔会想起以前的“倭国”,想起哥哥和弟弟,心中会泛起一阵酸楚。可他也清楚,现在的日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不用再担心被克扣工钱,不用再担心饿死,孩子还能读书识字。他不知道大辽为什么要这么做,只知道只要乖乖干活,就能活下去,甚至能活得更好。
而此时的洛阳城,正上演着另一番景象。城西的荥阳郑氏府邸内,一场“赏银宴”正在举行。府邸的庭院里,一座由银锭堆成的“小山”格外显眼,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刺眼的白光。郑氏的族长郑明远端着酒杯,得意地对宾客们说:“诸位请看,这是我家东瀛发展公司的分红,足足五千两白银!不算多,就是堆在这里,图个热闹!”
宾客们纷纷附和,眼中却难掩羡慕。清河崔氏的代表笑着说:“郑兄好福气!我家上个月才分到三千两,堆起来比你这座‘山’矮了半截,还得再努力啊!”话音刚落,众人便哈哈大笑起来——如今洛阳的勋贵们,炫富的方式越来越直接,不再比绫罗绸缎、奇珍异宝,而是比谁家的银锭堆得高、堆得多。有的勋贵甚至把家里的假山都拆了,换成银锭堆成的“银假山”,路过的百姓都能看到,啧啧称奇。
不仅中原世家如此,草原部落的首领们也不甘落后。突厥首领阿史那思摩在洛阳的豪宅里,用白银打造了一座“银牛羊群”——银牛、银羊栩栩如生,连羊毛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回鹘首领则把家里的餐具全都换成了银器,连喝酒的杯子都是纯银打造,重达半斤。最夸张的是辽国大萨满巴图,他特意让工匠打造了几十把银权杖,每把权杖上都雕刻着不同的图腾,用于不同的祭祀场合,每次祭祀时,几十把银权杖一起举起,银光闪闪,场面极为壮观。
皇宫内,无上皇耶律阿保机更是大手笔。他下令打造了一辆纯银马车,车身、车轮、车辕全是用白银锻造,连马车上的装饰都是银制的花纹。马车造好后,耶律阿保机特意坐着它在洛阳城内巡游了一圈——阳光照耀下,马车如同镀上了一层银光,引得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惊呼不已。
“外公这马车,可真是够显眼的。”耶律现站在皇宫的城楼上,看着远处缓缓驶过的银马车,笑着对身边的太监说。太监连忙附和:“无上皇陛下英明,这银马车不仅彰显了大辽的富庶,更让百姓们知道,跟着陛下,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耶律现不置可否,目光转向东方。他知道,洛阳勋贵们的炫富,看似奢靡,实则是大辽经济繁荣的缩影——东瀛郡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不仅充实了国库,也让世家、贵族、商人都赚得盆满钵满。这些银子又通过消费、投资,流回民间,带动了手工业、农业、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东瀛郡的“辽化”正在稳步推进。像佐藤这样的原倭国百姓,越来越多地接受了大辽的语言、文化和制度;他们的孩子从小学习汉语,长大之后,只会记得自己是“大辽人”,而不是“倭人”。再过几十年,“倭国”这个名字,将会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东瀛郡这个属于大辽的行政区。
“东瀛郡稳定了,下一步,就是天竺了。”耶律现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转身走下城楼,准备召集大臣们商议天竺的殖民计划——那里有比东瀛郡更广阔的土地、更多的人口、更丰富的资源,若是能将天竺纳入大辽的版图,大辽的国力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而在石见银矿的矿洞内,佐藤终于完成了当天的任务,拿到了额外的奖励——五文铜钱。他小心翼翼地把铜钱揣进怀里,想着回家后给孩子买一块麦芽糖。走出矿洞时,夕阳正缓缓落下,将远处的冶炼厂染成金色。佐藤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没有了以往的怨恨,只剩下对未来的期盼——他不知道大辽的未来会怎样,却知道自己的未来,只能跟着大辽走下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