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牌符号的事情还没理清,新的案子又来了。
这天上午,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匆匆跑来派出所报警,脸色苍白,手里紧紧攥着一个信封。
“警察同志……我……我收到了一封恐吓信!”女老师声音发抖,把信封递给接警的同事。
信的内容是用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的字拼贴而成的,内容是威胁女老师不要再“多管闲事”,否则就要对她和她的家人不利。没有署名。
女老师叫林薇,是附近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说自己平时为人谨慎,想不通得罪了谁。最近唯一处理的一件稍微特殊点的事,就是班上一个学生偷了同学的钱,她批评教育了那个学生,并联系了双方家长妥善解决了。她怀疑是不是那个学生的家长怀恨在心。
李建国和陆野负责处理这个案子。
恐吓信是重要的物证,被小心地装进了证物袋。
“林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认真调查这件事。”李建国安抚道,“您最近上下班注意安全,最好有人陪同。发现任何异常,立刻打电话给我们。”
送走了惊魂未定的林老师,李建国看着那封拼贴信,咂咂嘴:“这年头,还有玩这种套路的?剪报纸?电影看多了吧?”
陆野却戴着手套,拿起证物袋仔细端详。
信的内容本身没什么特别,都是常见的印刷字。但承载这些字的纸张,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笔记本内页纸,横线格,纸质普通。
但陆野的【细节捕捉】能力让他看到,在纸张的边缘和剪贴字的背面,似乎附着着一些极微小的、亮晶晶的纤维碎屑?像是某种特殊材质的线头?
他立刻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李建国。
“纤维?这能看出啥?”李建国凑过来看。
“不确定,但也许能分析出来源。比如某种特定的工作服、手套、或者包装材料?”陆野推测道。
“行,和信一起送技术队检验吧。”李建国点点头。
同时,调查方向也围绕林老师提供的信息展开。重点排查那个被批评学生的家长。
很快,目标锁定在一个叫刘大勇的男人身上。他是那个学生的父亲,平时在工地打工,脾气暴躁,有过打架斗殴的前科。儿子偷钱事件后,他确实对林老师表示过不满。
警方依法传唤了刘大勇。
刘大勇开始情绪激动,矢口否认,但眼神闪烁。
当警察拿出那封恐吓信时,他更是显得紧张。
笔迹专家对刘大勇的字迹进行了初步比对,发现与信封上的字迹有几分相似!
“就是他了吧?”一个同事小声说。
但刘大勇却大叫冤枉,并提供了案发时间段他在工地上班的证明,有好几个工友可以作证。
经过核实,他的不在场证明居然是真的!
案子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难道不是他?只是笔迹巧合?或者他故意找人代写的?
那封恐吓信和上面的微量纤维,成了目前最关键的物证,被送去做更精细的检验。
陆野看着刘大勇激动喊冤的样子,以及那封看似普通却可能藏着线索的信,眉头再次皱了起来。年底了,怪事真是一桩接一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刑侦天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