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信在旁边暗叹一口气,“远弟,冯帆此人就是这样,目中无人,骄傲自大,奈何天资聪颖,家境良好,在学堂深受先生喜欢。”
没想冯帆在外面也不加收敛,早知如此,他就不应该领着冯帆进来,白白让王远两人受到羞辱,心中愧疚。
王远淡然一笑,拍拍张定信的肩膀,眨眨眼睛:“ 我没放在心上,先考试去吧,一会儿见。”
这说的都是假话,他自然没那么大度。
周围有人陆陆续续的走进教室,院中三十几人分开了三个教室坐着。
王远小心的拿出纸笔,放在桌子上面。
前面有先生念三遍题目,下面的学生只需要将答案写在纸张上面即可。
前面两场比赛全都是背诵内容,王远将四书五经全都被背过去了,自然不在话下。
期间先生读了《尚书》一个偏僻的句子。
“哲人惟刑,无疆之辞,属于五极。”
只听见下面的学生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小范围的躁动。
“完了,完了,这个地方没有背。”
“我怎么没见过这个句子。”
“糟了,这个讲的什么意思?”
“肃静,肃静。”
教室里面乱糟糟的,先生微微皱眉,训斥说道。
王远写的极为顺畅,肚子有货,脑袋不慌。
另一个教室的张壮牛,早在开场考试之后没几分钟,眼神放空,呆愣愣的手里拿着毛笔发呆。
笔一动,奋笔疾书,就算不会,也得全都写上,低头苦干刷刷的写。
可苦了在他周围的学生,听着纸张摩擦的声音,这个人有毛病吧,先生还没有说完题目就已经写上了。难不成已经背诵到如此地步,只听见几个字就能够想到文章。
这就是真正的天才,今日比试就是此人了。
两场比试用时一小时结束。
先生将纸张收起交到另一个房间,有人开始进行批改。
时间紧张,直接进行下一场比试作诗。
题目是以“夏木阴阳”为题,写一首试帖诗,首句破题,中二联对仗。
王远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些四种季节、自然景色,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好写一点。
题目化用韦应物《夏景园庐》“夏木阴阴正可人”,描写夏天季节,突出夏季树木繁茂、绿荫清凉的特点。
绞尽脑汁,头脑风暴,从背过的诗句中找出几个代表夏季的东西,树荫,鸟鸣,阳光。
写一点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的的含义,最后加上人文互动的场景,大人乘凉,小孩嬉闹的描写。
最后重点的要有深意,从避暑乘凉到悟静德、心静自然凉修身修心,呼应儒家思想。
一篇合格的五言六韵诗顺利完成,完全都是技巧,没有丝毫感情,能用就行。
写完之后,脸上已出现层薄薄的细汗,用袖子轻轻擦拭脸上的细汗,总算完成了。
时间还剩下三分钟,偷偷看了一眼周围,大部分都已经完成了。
剩下的两三人,都是跟他一样,绞尽脑汁才想到应试诗句。
交上去之后,歇息十分钟之后再继续下一场比试。
来到银杏树底下坐着,两个张家人已经在树荫下面坐着了。
“远弟,如何,极为顺利吧。”
王远苦笑一声,“别打趣我了,你又不是不清楚我的作诗水平,没有感情全都是技巧,先生已经批评我多次,就是写不出来,那种模模糊糊玄之又玄的东西。”
张定信的作诗水平极好,属于优秀的那一波人。
“那就是其他两场考的很好了。”
张定信苦涩的摇头,“我有两处没写出来,那句诗极为偏僻,只是看过一次,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这次竟然考中了,还是心存侥幸,背的不够多。”
张壮牛看着两个人都在叹气,环抱胸口,斜着眼睛看他们,这群人精,嘴上说着不好不好,实际成绩出来之后,考的比谁都厉害,最烦这种人了。
“冯兄,考的极好吧。”
“肯定的,冯兄不仅天资聪颖,就连那一手字也是得到县令夸奖的人,诗句更是一绝。”
“我们这种人哪,只有叹气的份上。”
“第一名,定是冯兄。”
“我看也是。”
不远处,一群人围着冯帆,时不时从嘴里说出夸奖的话,面上更是惊叹的表情。
冯帆脸上隐含不屑,骄傲,眼神露着鄙夷,下巴高高扬起,只能看得见两只鼻孔。
尤其是王远他们还是坐着,从下往上看,看的更加仔细。
王远内心憋着笑,嘴角不自然的抽搐着。
“远哥儿,你怎么了?”
张壮牛疑惑地说着。
“没事,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王远将话题敷衍过去,他不会将心里面的话说出口,要不然显得自己过于小气,其实他就是很小气。
歇息十分钟之后,立马回到教室,准备策论。
题目是阐释孝道为何是道德根本。
属于正常范围,要想写的好,开头要写的精彩,中间多引用历史典故,结尾也要有深意,结合实际现象,要让人眼前一亮,体现经术以治术的特点,就是写了能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内心吐槽,和现代的八百字作文没什么区别。
在脑子中过了一遍要写什么,有思绪之后,王远才开始谨慎地下笔,速度最慢的一个人。
越写越快,前世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专家已经给出许多方案,前面阐述理论的一部分写完,最后的赡养老人的方法,将现代的方法写上去,最后越写越多,思绪已经飘不住了。
最后几分钟,才停笔写完。
从头到尾检查一遍,满意的点点头,不是他吹嘘自己,这完美的馆阁字体,没有一处改错写错,字迹模糊,整体赏心悦目,让人眼前一亮。
要是再穿回去现代,肯定能靠着这一手毛笔字养活自己。
最后赡养老人的方法,总结出一点,只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能做到大部分,还是得有钱呀。
所有的先生集中在一个地方批改,最后出结果。
秦秀才提议让中年男子这一段时间考校学生如何,其他人看见秦秀才对待中年男子如此恭敬的态度,纷纷猜测这位的地位,自然没有不应答的人,全都同意。
秦秀才站在院子中间,对着中年男子躬身行礼,接着朗声道:“各位学生,我身边站着的这位先生,乃是华夏朝第一批科举考试的进士。”
“哇。”
“进士!”
“竟然是进士,我竟然见到活的进士了。”
王远忍不住笑了,活的进士,这个学生有趣。
活的进士,脑子中渐渐升起一个大胆的想法,双眼瞪大,张大了嘴巴。
新县令!
难道是新来的县令!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