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严格叮嘱这些工匠不要把这些东西外传,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等到他上报给工部再说。
王远将这个一套东西带回家,用马车拉走将蜂窝煤全都运回家里。
王远来的路上就派王大才将谢青衡请到家里面,商量这件事情,早商量出结果,以免夜长梦多。
回到家,将这些东西放到前院的仓库,虎娃知道这件事情,立马到前院上前询问怎么样了。
虎娃摸着这些东西,好奇的询问:“爹,怎么样,成功了吗?这就是你说的蜂窝煤和炉子吗?”
看样子很奇怪,中间还有通风孔,爹爹已经给他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通风孔,出于对这样的好奇,还做了一番简陋的实验,确实是,有空气的东西燃烧的更快,没空气的东西燃烧的很慢。
王远给他做了一番实验,又拿出来其他的煤块作对比,效果很明显,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确实是蜂窝煤好用一点。
等到谢青衡匆忙赶来之后,不用王远亲自动手,虎娃就已经熟练地点上炉子。
谢青衡在旁边仔细地观察,一直不停地点头,摸着自己的胡须,沉吟一番:“王远,你有什么想法,打算怎么办?是直接上报给朝廷,还是经过其他人的手。”
王远已经做好打算,沉声道:“我准备明天私底下先给李郎中看一遍,询问他的意见,得到他的支持,之后应该很快就能交到上面,由上面的人定夺吧。”
凭他对李郎中这些年的了解,他并不是那种贪图功劳的人,更何况他为官这些年,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没有的新进士了,这些年结交下来的人脉,够他用的,不至于被别人贪图功劳。
次日,王远等到李郎中中午休息的时候,给他看了蜂窝煤的燃烧效率,讲解一番好处。
李郎中不傻,很快就看出其中的好处,由他们工部最做出来的推广出去,这一定得将生产部门牢牢控制在工部他们司下的手里面,煤炭,其中的利益巨大,能节省不少的煤炭。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利于百姓。
李郎中还是谨慎小心,犀利的眼神紧紧盯着王远,询问王远:“这法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之前从哪里看过还是什么地方学过来的?”
王远微微一笑,“李大人,此方法是下官去年冬天的时候,看见火盆里面的煤炭燃烧,不由得想到,为什么煤炭不可以在里面打上几个孔,这样空气流通的更快,煤炭烧的更快一点,。”
“后面用了多种方法,才想到了用这个圆通的形状,在煤炭里面掺上一点黏土,这些炭就黏在一起不容易散开,里面打上十二道通风孔,试验了五个月才成功的制作出来。”
王远简单的说了一下制作过程。
他们两个在李郎中的办公房里面,一下午都是在交谈这件事情,搞清楚里面的种种道道。
李郎中决定,这两天由王远立刻写出来公文,他晚上的时候去一趟明侍郎家中。
王远立马开始书写,至于去福建的事情先放一放,李郎中派出去另一位员外郎中去。
王远熬夜写了两天的公文,王远觉得自己好久没写过这么长的公文了,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次做的实验过程,蜂窝煤的优缺点,最后王远提出先小范围的试点一下,之后全国都开始推广蜂窝煤。
至于威不威胁传统的传统煤商,他们会不会联合手段抵制这些事情,未来的发展现象如何,王远就不知道了,他觉得永平帝不会放着这么好的东西不用吧。
最后黑着眼圈将这件公文交给李郎中手里面。
李郎中稀罕的拍了拍王远的肩膀,温和说道:“这几天就先好好地休息吧,等到上面知道之后,你还会更加辛苦,说的你嗓子都得干巴巴的,有的时间熬呢,回家让你娘子给你买点管嗓子的药吧。”
王远闻言,一脸平静的点点头,但心里面早就哭丧着脸,李郎中都这样说了,那看来还得和其他人争论。
期待又忐忑的等着这件事情的发展,这算是第二次将近现代的发明搬到古代来。
五天之后,王远跟着李郎中到皇宫,听说是永平帝召见他。
王远小心翼翼的跟在李郎中后面进入皇宫,一路上上就没说话,低着头沉默的进入皇宫。
好像还是二十几年和永平帝近距离的接触过,还是给永平帝讲算学题,还引得翰林院的人嫉妒。
不知道过了这么多年,永平帝的算术学的怎么样了,应该进步很大吧。
站在殿门口,等着太监上里面禀告,得到允许他们二人才被允许进入。
王远只觉得皇宫里面很凉快,里里外外都很干净,在外面听不见一点声音,心里面有点紧张,面对掌握生死的皇帝,压力很大呀。
里面肯定他们的工部尚书在,户部尚书肯定也在,另外几位尚书不知道在不在。
过了几分钟,小太监面带笑容的说:“李大人,王大人,你们二人可以进去了。”
李郎中说了句谢谢。
转过身对着王远点点头。
进到里面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磕头跪拜。
王远稳步上前,行大礼,朗声道:“微臣工部清吏司员外郎中王远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永平帝淡淡说道。
王远乖乖的起身站立,旁边看见一闪而过的黄色衣袍,太子殿下也来了。
永平帝通开门见山:“朕听闻你造出了一物,名为‘蜂窝煤’,于国于民大有裨益,可是属实?”
王远沉声回道:““回陛下,是微臣做出来的,蜂窝煤已经全部交由工部,用煤末杂以黄土,用模具压制而成。”
接下来便是一问一答,李郎中时不时补充几句。
等到永平帝将心中的疑惑问完之后,王远只觉得自己的嗓子都冒烟了。
其他几位大人又开始询问,王远看着朝中几位有话语权的大臣来了好几个,内阁首辅,户部尚书,都察院御史,王远咽咽唾沫,又开始一问一答。
工部尚书老神在在,没有过问,等到一会儿涉及工部利益的时候他才出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