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间隙,大瀚的少年皇帝南宫景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
他的指尖划过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宇间拧起深深的褶皱。
登基不过月余,兄长南宫准远赴庐江,往日里由父皇和丞相两人分摊的政务,如今尽数压在他肩上。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眶,拿起一份标注着迁移百姓事宜的奏折。
这份奏折是半个月前递上来的,汇报的是安置原本居住在山地里的百姓们的进度。
彼时南宫准还在京中,亲自督办此事,每日都有详实的奏报呈来。
可自从南宫准启程前往庐江,相关的奏报便断了档。
后续递上来的,全是各地官员的问询:
流民安置点的粮草何时拨付?
新修的村落房屋该如何统筹?
迁徙途中的伤病百姓该如何救治?
这些奏折都被孤零零地放在角落,无人批复,无人处置。
“大皇兄……多半是顾不上这个了吧?”
南宫景猛地放下奏折,心中了然。
大皇兄走得仓促,一心奔赴庐江稳固防线,竟忘了交接迁移百姓的差事。
这可不是小事,父皇在世时,便定下迁移百姓,补充人口的国策。
如今这件事正是收尾的关键阶段,一旦搁置,之前的心血付诸东流不说,百姓们流离失所,极易引发动乱。
“来人,传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即刻进宫。”
南宫景沉声道,语气中带着少年人少有的沉稳。
“诺!”
内侍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领命而去。
御书房内只剩下南宫景一人。
他走到墙边悬挂的大瀚疆域图前,指尖重重按在大瀚南疆。
那里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红圈,是规划好的安置地点。
父皇曾说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安置好了,便是源源不断的劳力与兵源。
安置不好,便是祸乱的根源。
大皇兄南宫准走之前,曾对他说过。
“九弟,迁移之事关乎国本,我已与赵丞相商议好后续章程,只需按部就班推进便可。”
可如今,章程还在,主事之人却没了。
不多时,户部尚书李嵩与吏部尚书周怀躬身进入御书房。
“陛下召见臣等,不知有何要事?”
两人齐声问道。
“两位爱卿请看。”
南宫景指着桌上堆积的奏折,对二人说道:
“这些都是关于迁移百姓的奏报,积压半个月了,一直无人处置。大皇兄远赴庐江,此事便断了档,你们可知晓?”
李嵩与周怀对视一眼,脸上露出几分愧疚。
“陛下恕罪。”
李嵩躬身道,“迁移之事此前一直由前太子殿下督办,臣等以为殿下会安排人手交接,未曾想……”
“未曾想他走得仓促,忘了此事?”
南宫景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可你们身为负责的大臣,眼见政务搁置,为何不主动提请朕知晓?”
周怀连忙解释:
“陛下,迁移百姓涉及民政、粮草、土地等诸多事宜,此前皆是殿下总揽全局,臣等各司其职,贸然接手恐打乱原有章程,故而……”
“故而便任由此事搁置?”
南宫景摇了摇头,说道:
“流民在途中多待一日,便多一分风险。寒冬将至,安置点的棉衣、粮草若不能及时送达,不知要冻饿致死多少人!此事刻不容缓,必须立刻选定主事之人。”
两人闻言,不再敢辩解,齐声应道:
“陛下英明,臣等愿听陛下调度。”
南宫景回到龙椅上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脑海中飞速筛选着人选。
迁移百姓之事,繁琐且重要,既要懂政务之事、又要有足够的威望统筹各方。
又要细心稳妥,能体恤民情,确保流民不受苛待。
“朕思来想去,丞相赵伏可为主事之人。”
南宫景缓缓开口。
李嵩与周怀皆是一愣,随即点头附和道:
“陛下英明,赵丞相德高望重,追随先帝多年,又参与过迁移百姓的前期规划,确实合适。”
南宫景点头,心中早有考量。
赵伏忠心耿耿,为人正直,做事稳妥,先帝在位时便倚重他处理民政,由他主导,绝不会出大错。
可他随即又皱起眉,说道:
“只是赵丞相年近七旬,身子骨不如从前,迁移之事繁杂,日夜操劳恐难支撑。”
“再者,此事涉及多方利益,尤其是世家大族的土地调配,赵丞相向来铁面无私,恐会得罪世家,引发抵触。”
周怀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需为赵丞相配一位副手?”
“正是!朕要的不仅是能办事的人,更是能平衡朝堂势力之人。”
大瀚皇帝南宫景揉了揉发酸的肩膀,之后说道:
“大皇兄离京,宗室力量外移,世家在朝中的话语权渐重,需让他们参与此事,既为朝廷分忧,也能让他们知晓,国家大事离不开世家支持,但世家也需恪守本分,不可擅权。”
“陛下深谋远虑。”
李嵩躬身称赞一声,随后问出了自己真正关心的事情。
“不知陛下属意哪位世家子弟?”
“沈骄。”
南宫景吐出两个字。
这一次,李嵩与周怀是真的惊讶了。
沈骄乃是丹阳郡沈家的嫡长子,今年三十有五,正值壮年。
他历任县令、州府通判,办事干练,却出了名的谨慎多疑,凡事必先考虑家族利益。去
百姓迁移一事涉及沈家在南疆的几处田庄,沈骄曾多次上书,要求朝廷给予额外补偿,态度强硬,一度与南宫准产生争执。
“陛下,沈骄虽有才干,可他……”
周怀欲言又止,最后委婉说道:
“他向来以家族为重,恐难全心为国,若与赵丞相政见不合,反而会误了大事。”
“朕知道。”
南宫景淡淡一笑,从容说道:
“正因如此,他才是最合适的副手。赵丞相忠心为国,却不懂变通,沈骄谨慎多疑,重利却也知进退。”
“陛下是说,让赵丞相主导全局,定立章程,沈骄负责执行与协调世家关系,两人相辅相成,互为制衡,方能确保此事顺利推进。”
“不错!”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沈骄重家族利益,便让他看到迁移百姓对沈家的好处,流民安置后,南疆沃土得以开垦,沈家在当地的田庄可吸纳劳力,收成必然大增。朕相信,他分得清轻重,不会因小失大。再者,有赵丞相在旁监督,他也不敢太过放肆。”
李嵩与周怀闻言,心中暗自惊叹。
这位少年天子年纪虽轻,却已深谙制衡之道,既用老臣的忠心,又用世家的才能,既给了世家参与国政的机会,又以老臣牵制其私心,一箭双雕。
“陛下英明,臣等佩服。”
两人齐声躬身道。
“好,那就传朕旨意。”
南宫景不再犹豫,语气坚定地说道:
“任命丞相赵伏为迁移百姓总督办,总揽大局。任命沈骄为副督办,协助赵丞相,告诉他们,若有推诿扯皮、延误差事者,朕定不姑息!”
“臣等遵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