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古朴窗棂,洒落在摆满蜀锦研究资料的桌上。林夕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蜀锦残片,眼中满是深情与专注。羊羽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林夕,嘴角泛起一抹温和的笑意。
林夕抬起头,目光熠熠生辉,宛如在讲述一段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哥,蜀锦,这颗绽放在古蜀大地的璀璨明珠,因其诞生于古蜀之地而得名。在我国四大名锦——蜀锦、云锦、宋锦、壮锦之中,它稳坐首位,更是世界提花织锦的先驱者之一。悠悠两千余载的可考历史,赋予了它‘东方瑰宝’的无上赞誉。”
羊羽微微颔首,接过话茬:“的确如此,小夕。古蜀国素有‘蚕丛之国’的美誉,早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那栩栩如生的蚕纹,以及粘贴其上的丝丝织物,便是古蜀丝绸文化萌芽的明证。”
林夕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西周时,蜀锦已凭借其卓越品质,成为进献中原王朝的尊贵贡品。战国时期,锦城商业街船棺葬出土的织锦残片,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旧能让我们窥见当时已然高超的织锦技艺。”
“秦汉之际,蜀锦更是声名远扬,不仅深受朝廷青睐,成为贡品中的常客。张骞出使西域后,它顺着‘南方丝绸之路’,如灵动的使者,远销至印度、波斯等遥远国度。”羊羽补充道,眼神中满是对蜀锦辉煌过往的赞叹。
“没错,那时锦城因蜀锦的兴盛,被赋予了‘锦官城’的美称,蜀锦自此步入鼎盛时期。三国时,诸葛亮独具慧眼,设立‘锦官’,大力扶持蜀锦生产。蜀锦不仅为蜀汉带来了丰厚的财政收入,更有‘决敌之资,唯仰锦耳’的至高评价,成为支撑蜀汉政权的重要经济支柱。”林夕说道,语气中透着对这段历史的崇敬。
“到了唐代,蜀锦技艺更是登峰造极。其纹样之华丽,色彩之绚烂,令人叹为观止,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日本、西亚,成为‘丝绸之路’上熠熠生辉的明星商品。”林夕一边说着,一边展开一幅描绘唐代蜀锦的画卷,仿佛要将那千年的繁华重现眼前。
羊羽点头赞同:“确实,唐代蜀锦可谓集大成者。而宋代,成都的‘锦院’规模宏大,彰显着蜀锦的辉煌依旧。蜀锦更是凭借其精湛工艺,成为皇家御用贡品,尽显尊贵与奢华。”
“然而,明清时期,虽蜀锦仍为宫廷所钟爱,但其发展却因战乱的纷扰而受到阻碍,规模有所缩减。但即便如此,蜀锦的魅力依旧不减。”林夕微微叹息,为蜀锦在历史长河中的波折而感慨。
“值得庆幸的是,2006 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古老的技艺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在锦城的一些角落,那些为数不多的传统作坊,依旧坚守着古法织锦,宛如守护着历史的火种。”羊羽的话语中,满是对传统技艺传承者的敬意。
“蜀锦之所以能拥有这般独特魅力,其选材和织造工艺功不可没。它采用优质桑蚕丝为原料,部分高档锦缎更是加入金线、银线,使其尽显华贵。传统木机手工织造,尤其是那‘花楼织机’,需两人默契配合,一人精心拉花,一人精准投梭,通过经纬线的巧妙交织,方能呈现出立体感十足、精美绝伦的复杂图案。纹样更是丰富多样,龙凤、麒麟、花鸟、云纹、几何图案等应有尽有,每一种纹样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寓意。”林夕详细地介绍着蜀锦的工艺,仿佛在揭开蜀锦神秘的面纱。
羊羽拿起一本关于蜀锦研究的古籍,翻至记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的那一页,说道:“小夕,你看这经典纹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乃是汉代蜀锦中的稀世珍宝。1995 年,它在新疆尼雅遗址惊艳现世,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林夕凑近,仔细端详着书页上的图案,说道:“这织锦图案巧妙融合了云气纹、朱雀、白虎、独角兽与羽人,充满奇幻色彩。而那完整的织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字采用秦汉篆书变体,每平方厘米经线 220 根,纬线 48 根,如此精细的纺织工艺,实在令人惊叹。”
“这件文物不仅仅是汉代高超纺织技术的实证,更是古代‘天人感应’思想、边疆治理政策以及中西文明交流的多维见证。虽说铭文与现代国名巧合,但实则深刻反映了古代中国在天文观测、政治军事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有机会,我们定要去新疆亲眼目睹这一绝世珍宝。”羊羽眼中满是向往。
“哥,你说得对。蜀锦所承载的,远不止是精美的织物本身,更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古代史。它见证了古蜀与中原的紧密联系,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交融。”林夕感慨地说道。
“哥,你还记得我们从雅拉雪山带回来的那两匹西周龙凤纹蜀锦吗?它们宽度 60 厘米,每匹长达 12 米,合共 72 尺,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且长度惊人的蜀锦。”林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羊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道:“记得,那简直是一场意外之喜。或许是雪山洞穴独特的环境,加之密封良好,才使得这两匹蜀锦历经数千年,依旧完好无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还有从多吉山洞带回的两匹战国鹿鹤纹蜀锦,宽度 50 厘米,每匹 11 米,共 66 尺,同样保存得极为完好,堪称蜀锦中的瑰宝。”林夕补充道。
“这 4 匹蜀锦,可谓寸锦寸金,珍贵无比。经过高科技手段精心处理后,如今它们被妥善收纳保存在羊羽博物馆,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千年的传奇。”羊羽说道,眼神中满是对这些蜀锦的珍视。
“看着它们,仿佛能看到古代织锦工匠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能感受到历史的风云变幻在锦缎上留下的痕迹。”林夕轻轻抚摸着展柜玻璃,仿佛在与历史对话。
“是啊,蜀锦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它是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见证,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更是外交交流的重要使者。它顺着丝绸之路,将中华文明的光辉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羊羽感慨万千地说道。
羊羽和林夕越发深刻地认识到蜀锦保护与传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哥,蜀锦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保护好现有的这些蜀锦,更要想办法让蜀锦的技艺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林夕认真地说道。
羊羽点头赞同:“小夕,你说得对。我们可以举办蜀锦文化展览,邀请那些传统的织锦艺人来现场展示织造工艺,让更多的人了解蜀锦从原料到成品的复杂过程。”
“这是个好主意!我们还可以与学校、社区合作,开展蜀锦文化讲座和手工体验活动,让年轻人亲身体验蜀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林夕兴奋地补充道。
于是,在羊羽和林夕的精心策划下,一场以“蜀锦风华:千年绮梦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拉开了帷幕。
蜀锦文化展览上,精美的蜀锦展品琳琅满目,从古老的残片到完整的华丽锦缎,每一件都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传统织锦艺人现场展示“花楼织机”的操作,两人配合默契,丝线在他们手中穿梭,逐渐织出精美的图案,引得观众阵阵惊叹。
在与学校合作的蜀锦文化讲座中,林夕生动地讲述着蜀锦的历史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充满了对蜀锦的好奇与向往。手工体验环节,孩子们亲手尝试编织简单的蜀锦纹样,虽然手法稚嫩,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却无比高涨。
“姐姐,蜀锦好漂亮啊,我以后也想学习织锦。”一个小女孩拉着林夕的手说道。
林夕微笑着回答:“好呀,只要你喜欢,蜀锦的技艺一定会传承下去的。”
随着系列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蜀锦文化。一些时尚设计师受到蜀锦的启发,将蜀锦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让蜀锦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时尚舞台上。
“哥,你看,蜀锦正以各种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它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林夕拿着一本时尚杂志,上面刊登着以蜀锦为灵感的服装设计作品。
羊羽欣慰地笑道:“是啊,蜀锦这颗古老的明珠,在我们的努力下,正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它不仅连接着过去,更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象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巴蜀玉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