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的手还停在主屏幕的启动键上,指尖微微发烫,仿佛刚才那一按耗尽了所有克制。数据重构程序已运行三十七秒,可进度条却死死卡在8.3%,纹丝不动,像被无形之手拽入深渊。
她没有收回手,另一只手却悄然探进作战服内侧,摸出一片冰凉的凝胶贴片,轻轻贴在太阳穴与后颈交界处。头痛依旧,不是尖锐的刺痛,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如同有根细铁丝在颅腔里一圈圈收紧,缠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孤影”系统勉强开启一个小窗口,浮在半空中,幽幽显示着【低频连接中】几个字。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左眼虹膜泛起淡淡的红光——那是内置扫描器启动的征兆。她开始一帧一帧加载三年前那场灭门案的原始影像。
画面浮现:实验基地的走廊,灯光稳定,监控时间显示为三年前零点十四分。林璇从转角缓步走来,穿着浅灰色睡裙,手腕上的纳米手环闪烁着微弱蓝光。这一幕,与她记忆中的碎片严丝合缝——直到“孤影”突然弹出警告框:【生物光影流动异常,17%画面判定为AI深度伪造】。
林昭眼神骤冷,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切换解析模式。她太清楚这种伪造层背后的陷阱——往往埋藏着反向追踪代码,一旦深入读取,位置便会暴露无遗。她迅速将进程伪装成普通日志归档任务,切断所有对外通信端口,又手动覆盖一段虚假数据流,让整个系统看起来如同静默待机。
画面重新播放。
她逐帧放大林璇经过监控的画面,在第十一秒的某个瞬间,捕捉到耳后皮肤的一道细微反光。那不是自然光泽,而是金属接口反射出的冷冽光线。她调出图像增强功能,拉大局部纹理,终于确认——那是oc-23型号的神经植入物,和守夜人首领脸上使用的光学迷彩装置完全一致。
她的左手不自觉地抚过手套内侧,指尖轻轻摩挲着一道刻痕。“Lx”两个字母早已磨得模糊不清,但她仍记得当初刻下它们时的心跳。那一刻,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很快又被她强行压下。
她没有问为什么,也没有出声。只是默默将oc-23的截图存入私人加密区,并设置三级跳转路径保护。接着,她调出守夜人过去七次通讯记录,逐一比对频率波段与实验基地旧网关的兼容性。结果指向一个从未登记的中继节点,坐标标记在灰星废弃轨道站——正是三年前“凤凰计划”转移实验体的关键中转点。
就在她准备继续追查之际,主控台右下角忽然跳出提示:【检测到微量信号外泄,源:当前数据模块】。
频率波动极微弱,却熟悉得令她心头一紧——那是苏璃惯用的脑波同步器独有的波形特征。虽已被压缩至监听级别,但仍具备精确定位能力。
林昭猛地拔出数据模块,指尖沿着外壳缝隙快速摸索,精准找到隐藏的物理开关。她用指甲撬开底盖,露出底层存储芯片,随即从战术腰带上取出电磁屏蔽盒,毫不犹豫地将模块封入其中。紧接着,她接入备用信号发生器,释放一段无意义的日志循环,向外发送虚假坐标,迷惑任何潜在的追踪者。
就在这时,战舰警报骤然响起。
量子雷达闪烁红光:联邦舰队已突破外围防线,距离“破晓号”仅剩十二分钟航程。
她没有抬头看那疯狂闪烁的警报灯,也没有去调整引擎姿态。她的目光仍死死钉在主屏幕上——灭门案的影像尚未加载完毕,伪造层之下,还有未解码的原始数据流在等待唤醒。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连接主脑缓存区,绕开层层联邦防火墙,直连战舰早年改造时预留的底层协议通道。这是她三年前参与系统升级时悄悄埋下的后门,权限凌驾于现行安全体系之上。数据流速度猛然飙升,进度条跃至14.6%。
新画面出现。
林璇被人推进一间密闭实验室,四肢被牢牢固定在操作台上。一个身穿白大褂的背影走近,手中托盘盛着一支泛着诡异紫光的试剂。镜头角度极低,看不清面容,但那人左臂袖口滑出一截机械结构,表面刻着一行小字。
林昭放大区域,瞳孔骤缩——那是《神曲》地狱篇第三行诗句。
是沈烬。
她继续拖动时间轴。试剂注入体内瞬间,林璇剧烈抽搐,心跳曲线骤然飙升至临界值。就在仪器报警的刹那,画面黑了一瞬,仅0.05秒,再亮起时,林璇额角多了一道新鲜划痕,而原本紧缚她的固定带竟松脱了一截——在这完全封闭的空间里,根本不可能发生。
“孤影”再次弹出分析结果:【此段存在时间错位,原始记录曾被删除并替换】。
她切换至音频轨道,剥离背景噪音,提取林璇最后一次呼吸时的声波频率。比对结果出炉——与陈默驾驶舱内循环播放的那首摇篮曲,第十七秒的波形几乎完全吻合,误差不足0.001赫兹。
她停下了操作。
视线缓缓移向控制台角落——那件从抽屉里取出的旧制服袖片仍攥在座椅旁,蓝星花的刺绣因握得太久,边缘已微微卷起。她没去碰它,只是将那段摇篮曲导入神经探针模拟器,尝试反向推演其编码逻辑。
结果显示:这段旋律并非普通录音,而是通过基因序列重组生成。每一个音符,都对应着特定的dNA碱基排列。而这整段基因序列,与林璇的样本匹配度高达98.7%。
她终于明白了。
陈默在生命最后时刻说的那句“让它记住这一切”,不是求生,是托付。
他想让这旋律,带着真相活下去。
她重新启动数据重构程序,优先加载灭门案最后三分钟的原始流。进度条缓缓上升:21.3%、23.8%、26.1%……突然,画面定格在某一帧——林璇睁开了眼睛,直直望着摄像头,嘴唇轻轻动了动。
林昭立刻放大唇部动作,启动语音还原算法。
声波重建失败,但口型解析输出一行文字:
“姐姐,别信看到的。”
她的手指猛地收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疼得指尖发麻,仿佛要把这份痛感刻进骨髓。
就在这时,“孤影”弹出紧急提示:【检测到内部信号响应,来源:医疗舱维生系统】。
她迅速调出陈默的生命监测界面,发现他的脑电波出现一次短暂的高频波动,持续0.8秒,随后恢复平静。这种波形不属于昏迷状态,更像是某种预设程序被触发后的回应。
她起身走向主控台侧面的数据终端,准备调取维生系统的操作日志。手指刚触碰到输入面板,屏幕却自动跳转——一幅未完成的星图浮现而出,标记着三个坐标点:实验基地、灰星轨道站、破晓号当前位置。
三点连线,竟构成一个完美的等边三角形。
而在中心点,写着一行小字:【oc-23信号源初始注册地:p-03实验体转运舱】。
p-03。
她记得这个编号。
那是陈默在实验基地时的学员代号。
她的手悬在半空,既未点击确认,也未退出界面。主屏幕上,依旧是林璇最后那一帧画面——眼睛睁着,嘴唇微张,仿佛仍在等待她的回应。
战舰之外,电离层的紫光愈发明亮,映在舷窗上,宛如一层薄薄的血雾,静静地笼罩着一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