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号”撕裂昏黄的天幕,将那片承载了太多记忆与挣扎的绿洲远远抛在身后。舱内空间逼仄,十五名绿洲幸存者与凌玥、零及其麾下数名核心队员挤在一起,空气中混合着汗味、金属冷却液的气息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
大多数绿洲居民是第一次经历如此高速的维度穿梭,剧烈的加速度和窗外扭曲变幻的光影让他们面色苍白,紧紧抓住身边任何可以固定的物体。艾拉长老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祈祷。卡兰则努力挺直脊背,目光透过舷窗,望着外面那片飞速倒退的、死寂而陌生的荒漠景象,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陈星站在凌玥的驾驶座后,同样望着窗外。他的感觉更为复杂。离开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大的希望,但看着那片熟悉的土地在视野中迅速缩小、最终消失,一股难以言喻的怅惘依旧萦绕心头。那里有他亲手激活的泉水,有与他共鸣的巨树,有信任他、追随他的人们留下的汗与血。
“坐标已设定,前往‘裂隙聚集点’。”零的声音打破了舱内的沉默,它正在导航面板前快速操作着,“预计航程时间:17标准单位。期间将穿越三处已知的‘织网者’巡逻区,需保持最高级别隐匿。”
凌玥点了点头,双手稳定地操控着方向舵。“星火号”表面流淌的隐匿力场光芒微闪,进一步降低了自身的能量特征,如同幽灵般在荒漠上空疾驰。
“裂隙聚集点?”陈星收回目光,看向零。
“一个位于稳定与不稳定维度夹缝中的临时据点。”零解释道,“由我们接触到的另一支小型抵抗力量‘潜影会’建立。相对隐蔽,资源有限,但可以作为临时休整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可信吗?”陈星问出了关键问题。在“织网者”无处不在的威胁下,信任成为一种奢侈且危险的资源。
“初步评估,可信度67.4%。”零的电子眼闪烁着,“‘潜影会’主要成员为不同维度世界的流亡者和技术专家,他们的家园也大多毁于‘织网者’的净化行动。目标一致,且目前未发现与‘织网者’有关的异常行为模式。但保持警惕是必要的。”
陈星默然。67.4%的概率,在当下,已经算是难得的高了。
航程在沉默与警惕中继续。偶尔,零会发出警报,“星火号”立刻改变航向或潜入低空,规避远处天际线上掠过的“巡天者”或者地面某些能量反应异常的区域。每一次规避都让舱内的气氛更加紧张一分。
期间,凌玥简单介绍了“星火号”的情况。这艘穿梭舰融合了基地遗留的部分尖端科技、零的机械改造以及她自身时间之力的一些应用,使其在隐匿、机动性和短程维度跳跃方面拥有独特优势,但也因此牺牲了火力和持久作战能力,更像是一艘专门用于侦察、渗透和逃亡的特种舰船。
陈星也大致了解了凌玥和零逃离基地后的经历。他们如同丧家之犬,在不同的废墟世界和维度间隙中穿梭,躲避追捕,收拢残兵,同时不断尝试破解“织网者”的通讯,寻找其他幸存者。过程充满艰辛与危险,原本数十人的队伍,如今只剩下包括他们在内的不足十人。
“我们就像在黑暗的森林里点火,既要照亮前路,又要小心引来猎手。”凌玥的语气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陈星深有同感。他的绿洲经历,何尝不是如此。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航行,窗外一成不变的荒漠景象终于开始发生变化。大地逐渐被一种扭曲的、色彩斑斓的晶体丛林所取代,天空中也出现了不规则的、如同裂缝般的幽暗区域,那是维度结构不稳定的表现。
“我们接近‘裂隙区’了。”零提醒道,“准备切换至低功率模式,跟随预设信标航行。”
“星火号”的速度慢了下来,如同一条游鱼,小心翼翼地穿梭在那些巨大的、散发着诡异能量的晶体柱之间。周围的空间感变得错乱,光线折射出迷离的色彩,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形态奇特的、适应了这种环境的生物在晶体丛林中一闪而过。
终于,在前方一片相对开阔的、由无数破碎晶体堆积而成的“山谷”深处,出现了一点微弱的、如同灯塔般闪烁的蓝色光芒。
“裂隙聚集点,到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无序穿行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