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细雨绵绵,城市华灯初上。
写字楼里最后几盏灯也陆续熄灭,只剩下策划部角落还有一个身影伏在案前。
李维,一个普通的广告策划,正对着一份改了无数遍的方案焦头烂额。
电脑右下角的日期提醒悄无声息地跳过——11月7日。
他浑然不觉,这个日子对他而言,早已和无数个加班夜一样,模糊在疲惫的夹缝里。
手机震动,是一条快递短信。
李维皱了皱眉,最近没网购。
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下楼,在保安室取到一个朴素的牛皮纸盒,没有寄件人信息。
回到空荡荡的工位,他拆开盒子。
里面没有文件,没有样品,只有一个保温效果极好的白瓷汤盅。
揭开盖子,一股浓郁鲜香、带着家常暖意的热气扑面而来——是一碗卧着荷包蛋、撒着翠绿葱花的长寿面。
汤色清亮,面条根根分明,旁边还配着一小碟色泽红亮的炸酱。
李维愣住了。
生日?
他猛地抓起手机,确认了日期,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多久了?
三年?五年?
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父母在老家,朋友各自忙碌,连他自己都习惯性地将这个日子忽略。
这碗面……是谁?
汤盅底下压着一张便签,没有署名,只有一行打印的字:
“岁月漫长,别忘了,总有人记得你今天值得一碗热汤面。”
没有落款,字迹是冰冷的宋体,话语却带着陌生的暖意。
李维拿起附带的竹筷,挑起一筷子面条送入口中。
面条劲道爽滑,汤汁鲜美醇厚,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让人心安的味道。
这味道……不像任何一家外卖,倒像是……记忆深处,外婆的手艺?
不,又不太一样,更醇和,更熨帖,仿佛能暖到骨子里。
他一口一口吃着,窗外的雨声似乎变得遥远,加班的烦躁、方案的压力,在这一刻奇异地沉淀下来。
胃里是暖的,空荡荡的心好像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关怀填满了一点。
他当然不会知道,这碗面,出自灶王爷之手。
面粉是吸收了晨光麦田灵气的麦子磨成,汤头是用聚灵鼎慢火熬制了七七四十九个时辰的百菌精华,佐料里甚至融了一缕月华凝露。
这已不是普通食物,而是一碗能温养元气、安抚心神的“灵食”。
他更不会知道,寄面的人,是半年前来过执念当铺的陈默。
那时陈默刚经历人生低谷,典当了积压多年的“孤独”,换一份重新开始的勇气。
在当铺的帮助下,他走出了阴霾,开了一家小小的手工艺品网店,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他始终记得当铺的恩情,也记得自己曾感受过的冰冷。
通过某种玄妙的感应(或许是往生簿一丝微弱的因果线牵引),他知晓了李维这个与他曾有相似气息的陌生人的存在,以及这个被遗忘的生日。
他无力做更多,便恳请灶王爷做了这碗面,匿名寄出。
“掌柜的,这样行吗?”寄出面前,陈默在当铺门口有些忐忑地问,“我……我只是想,让另一个可能正像我当初一样的人,知道这世上还有一点暖意。”
“善意不分大小,有心便好。”我点点头。
灶王爷乐呵呵地打包,他在面里多藏了一分“家宅平安”的祝福。
李维吃完了整碗面,连汤都喝得一滴不剩。
身体暖洋洋的,疲惫一扫而空,精神也奇异地振奋起来。
他重新坐回电脑前,看着那份棘手的方案,忽然觉得思路清晰了许多。
他打开通讯录,给远在老家的父母打了个电话。
母亲在电话那头惊喜又埋怨:“你这孩子,总算记得给自己过个生日了!吃面了没有啊?”
“吃了,”李维看着空了的汤盅,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吃了一碗……特别好吃的面。”
窗外,雨不知何时停了。
城市的灯火倒映在湿润的街道上,流光溢彩。
李维想,明天,或许该约久未联系的朋友出来坐坐了。
当铺里,往生簿上关于陈默的那一页,悄然浮现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图案,旁注添上一行小字:
“孤独可典当,温暖可传递。一念之善,如星火燎原。匿名一碗面,慰藉夜归人。因果循环,善念不息。”
这世间最动人的典当,有时并非索取,而是无声的给予。
一碗面的温度,足以融化一座心的冰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执念当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