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媒婆像是怀揣着一件稀世宝贝,马不停蹄地来了大姑子家。
一进门,先是踩了一脚鸡屎。
宋慧芳一面“呸呸呸”,一面找个看起来干净些的板凳坐下来。
大姑子刘秀芳坐在灶房拉着风箱做饭,看一眼坐在门口的弟妹,连话都不说。
还是老大郝光景过来打个招呼:“妗子,你来了,喝点水吧。”
宋慧芳接过脏兮兮的破碗,做了一番思想建设,还是觉得脏,忍了忍没有喝。
放下碗,宋慧芳拉着大外甥坐下:“光景啊,今天是来给你送媳妇来了。”
听到“媳妇”两个字,刘秀芳终于抬起她的眼皮,看一眼弟妹,手里的动作不停。
弟媳妇是远近闻名的媒人,这几年没少给光景说媒,最终都是一个结果:看人才,都能看好了,毕竟光景小山一样壮的身板,没人看不上,但再一看家里的日子,都打了退堂鼓。
宋慧芳也是服气,从来没见哪一家人家能把日子过成这个样子。
所以说,好女人旺三代,懒女人败一家。
虽然刘秀芳他哥哥刘文敬也是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公子哥,但自家男人胜在听话,有自己这个能干的女人领着,日子过得还算行。
大姑子这一家子,女人又懒又笨,她男人郝建又是个不主力的,偌大的一个家,竟靠着老大郝光景才能立住。
光景从10岁开始就当起家来,领着全家土里刨食。一个孩子又能有多大本事,郝家这几年,堪堪饿不死人罢了。
白瞎了郝光景这个名字,全家的光景,哪有一点“好”可言!
这个家里,大姑子作为女主人,是相当不称职的,一点持家能力都没有,除了生孩子做饭,一点打算没有,这么好的时代,人家都盖新房住高楼,她家连白面都吃不饱。
家里负担重,老人又不作为,老大郝光景今年25了,还没有媳妇。
郝建和刘秀芳两口子,把大妮、二妮打发嫁出去后,就再也干不动了,四十出头的年纪,一个伤了腰躺在炕上起不了身,一个整天迷迷糊糊混吃等死。
当刘秀芳听到“媳妇”两个字,那双浑浊的眼中终于一丝亮光。
宋慧芳拉着光景的手,这个家里,最让人心疼佩服的就是这个外甥。
“光景啊,今年25了!妗子给你相了这么多女孩,这次这个才是你的正缘!很好的闺女,又白又俊,就是前几年家里事多,为了照顾家里,生生把自己耽误成老闺女了!这下好了,人家三弟四弟都出息了,这才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郝光景低着头,静静地听着妗子说道。
又白又俊?那不敢想,只要是个女人就行,这个家里需要有个女人撑起来,男人在外面挣钱,家里必须有个当家的女人,他都25了,没穿过一双合脚的鞋子,没吃过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底下还有三个弟弟妹妹,整天像乞丐一样,他太想太想有个正常的家了。
爹瘫倒在床上起不来身,娘整天吃饱了就睡觉,也不说话也不清醒,整个家不说像个猪圈也差不多了。他哪有功夫收拾?
宋慧芳见光景一直低着头,不是很在意的样子,以为他没听懂。
“光景啊,这个闺女就是个沧海遗珠,要不是你亲妗子,为了你舅,为了你家以后的日子,哪能把这闺女说给你!这样的闺女谁家都抢!你没见人家家里拾掇地多干净利索,一家十口人,家里井井有条,每个人安置得当,人家那日子过得......啧啧啧!”
郝光景脸色微红,自己娘不会营生是全村出了名的,也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如果不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背景,这么一个千娇百贵的大小姐,又怎么会来到郝家庄这个偏僻小村呢?又怎会跟着郝建这个瘸腿男人过日子呢?
刘秀芳仍旧不说话,光景抬头对妗子说:“妗子,多谢你一直记着我,咱家的情况你跟她说明白了吗?如果她能接受这个家,咱就谈,如果不愿待在咱家,咱就不要见面了,耽误人家时间。”
宋慧芳心想,再烂的家也得看我说和,你就不会收拾收拾吗?穷归穷,咱家还有几口大屋,这口屋当时也是全村最高最大的房子,就是这几年光阴过得不如意,好好整治整治还是能看过眼的!
宋慧芳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我跟你舅舅商量商量,借给你家200块钱,你把家里好好收拾一下,拿出娶媳妇的样子来!秀芳啊!你男人站不起来,你还能站起来,你再不管你儿,你儿这一辈子再也立不起来了!下面还有三个小的,你就不打算打算!”
刘秀芳难得地“嗯”了一声。
往下一字排开的光明、光芒、光彩,伸着一个个全是灰的脖子,眼巴巴地看着大妗子。
宋慧芳大手一挥:“先把屋里收拾出来!”
跟邻居借了铁锨和扫帚簸箕,宋慧芳开始指挥着一家人打扫卫生。
院子里是光景和光明收拾,把猪栏里铲铲,把院子里草拔拔,把柴火堆拾掇整齐。
光明嘟囔:“柴火堆收拾啥,不都是抽着烧火,猪栏就是脏,不脏还能叫猪窝?”
宋慧芳一个似刀的眼神扔过去,老二马上闭嘴。
这个妗子是媒婆,以后家里这些青年还得靠她说和婚嫁,惹谁都不能惹她。
这个老二郝光明最是个偷奸耍滑的,模样不如老大,性情更是差一大截子,也快二十的人了,像个歪脖子树,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被妗子这样一记眼刀,老二也熄火,跟着老大开始处理猪栏里的粪。
宋慧芳领着光芒和光彩,收拾屋里。
当初刘秀芳来到村里,手里也是有点钱的,也有些首饰。
刘家老爷子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闺女是个什么玩意,不敢把钱留在他们两口子手里,便带人在郝家地基上推倒重盖了这五间大瓦房,当时在整个郝家庄引起了轰动。
不仅是因为丈人给女婿盖屋,而且盖的是这么豪气的屋。又高又大,还有影壁有水井,简直就是照着豪宅来建的。
当时刘老爷子是顶着大雷盖的屋,一旦有人来理论,这事就是个大事。
但郝家庄是个小村庄,人口并不多,郝家老人生前在村里为人厚道,郝家就剩了郝建这一个独苗,还是个瘸腿的,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媳妇,丈人也仗义,便没人难为他们。
刘老爷子给女儿女婿盖好屋,也算是给他们留了个片瓦之地,能保证这一辈子有个睡觉的地方。然后就留下这个家徒四壁的家,走了。
真的就是家徒四壁。
在郝光景记忆中,他都四五岁了,家里还有两间屋只有门没有窗,也不是没有窗,应该之前是有窗户的,只不过窗户破了就没有再换新的,由着他在冬天里被风吹得噼里啪啦响。
就像刘老爷子说的那样,给你们留下多少钱,早晚也得挨饿,不如从一开始就把钱花在建房子上,房子建好了就放在那里,你们也吃不了,以后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饭。
刘秀芳和郝建快三十年了,还是吃不饱饭。
在这个好时代里,人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唯独郝建一家,像是被时光遗忘了,除了大门外面看着还像是一户好人家,一进门简直就是进了贫民窟。
村里起了一家又一家新房子,房子越来越高,越来越好,郝建看着一户一户新起的房子,总是唉声叹气。
这几年腰不好,几乎瘫在床上不起身,外面的事情,跟他也没什么关系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故乡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