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媒人媒人到。宋慧芳第二天就上门回信了。
八字背景都看过了,自是上上姻缘,接下来就是两个年轻人相看了,约在明天上午九点,在后庙老王茶水铺见面。
大勇娘一听高兴啊,那不是大勇他们几个相看的地方嘛!原来这媒人们相看的地方都差不多啊。
大勇他们几个相亲结婚生子都很顺利,大勇娘觉得这个兆头好,翠花也肯定一相就成!
宋慧芳早就听说了张家和戚家三对结亲的故事,这在媒婆圈里也是个传奇。谁不说一句戚家财大气粗啊,原来这就是那个把二儿子送去入赘的张家。
本来还觉得自家外甥郝光景,家里过得光景不如张家,有些高攀了,现在看看看张家,也不过如此。
看张老三正在盖的新屋,莫不是当时戚老汉给准备的钱?这都八年了,钱都毛了多少,盖屋材料又贵了多少,早不盖屋,现在才盖,也是个不懂经济经营的。
不过这些话宋慧芳是不会说的,说出来的都是好听的话:“你看你们张家,日子过得好啊!大儿在身边,孙子孙女都跟花朵似的,二儿子有手艺,三儿也成家立业有后代了!翠花再嫁出去,又解决一个!”
大勇娘心里熨帖:“还有一个四儿在部队当空军呢,人家队里啥也管,媳妇都管,也不用我操心,我就剩下一个老小子了!”
宋媒婆有一套自己的情报系统,知道这家还有双子中的一个,意外夭折了,但她没吱声,只一味地夸三勇和翠花。
闪花挺着肚子坐在炕边,一脸傲娇。还是她男人厉害,自己挣钱盖房子娶媳妇,没花家里的钱,她的腰杆在这个家里,就是最硬最直的!
一般媒人上门是不留下吃饭的,但是宋慧芳是郝光景的亲妗子,这次来也是代表男方长辈来考察女方家庭情况的,包括家庭成员,衣食住行等等,所以,大勇娘一说要留她吃饭,她便应了。
翠花马上去灶间准备饭食。都没想到宋慧芳会留下吃饭,灶间根本没有准备待客的饭菜。
翠花趴在娘耳朵上嘀咕两句,大勇娘点点头。
有了娘的允诺,这待客席面就好做了。翠花在自家菜园子摘了几个新鲜菜,泡了干笋木耳,又去村供销社买了白糖和豆腐,最后杀了一只鸡,开始准备午饭。
闪花一直在炕边坐着,听着宋媒婆和娘闲拉呱,眼睛却一直盯着在院子和灶间里忙活的翠花。
大哥大嫂下地还没回来,只有翠花一个人忙活,闪花假惺惺地跟娘说:“娘,要不要我去帮帮翠花?”
大勇娘笑道:“今天就是考察翠花持家手艺来了,你坐着等吃,让她自己做。”
闪花乐得清闲,今天灶房里可是什么都没有,看看翠花怎么能准备一桌待客饭。她早就看明白了,村里供销点上顶多有豆腐卖,难道她今天就做个豆腐饭?
闪花今天本是准备看笑话的,谁知竟看着翠花拎着一只耷拉着脖子的鸡进了厨房。
闪花忽得就站了起来。
“闪花你咋了?”大勇娘奇道。
宋慧芳顺着闪花的眼神看向院子里。
“没,没什么。我去看看翠花忙什么样了。”闪花扭着粗了一圈的腰,三拐两拐去了厨房。
翠花正准备烧水拔毛呢,闪花一闪进来了:“翠花,你怎么把鸡杀了?这可是咱家下蛋的鸡!”
翠花心里一阵烦躁。这家还没轮到你当家,我还没出嫁呢,我杀个鸡怎么了?
但今天是她的好日子,她可不想跟闪花吵架。
“娘说了,今天杀鸡待客。”
“你胡说,娘根本没说这样的话。我都在身边听着呢!”
“娘在宋媒婆来之前就说了,如果宋媒婆留下吃饭,咱就杀鸡,不留就算了,也不用提前买肉。不信你去问问娘。”
闪花一脸不相信:“你骗我!”
翠花笑笑:“你不信就去问问娘!我刚才杀鸡前又跟娘确认了一遍呢!”
闪花盯着翠花眼睛良久:“我不信!”
翠花没招了,才不管她:“不信你自己去问!”
闪花跺跺脚,转身去了屋里。
她不会真去问了吧?翠花想。
不会,不会,她就是抠搜,又不是傻。
令全家没想到的是,闪花还真去问了。
大勇和淑红正好回家,大勇一进屋门,就听见闪花大言不惭地问娘:“娘!翠花说是你让她杀鸡的,是吗?她把家里下蛋的鸡杀了!”
大勇娘没想到这妮子这么勇(莽撞),竟然守着客人就质问婆婆,就为了一只鸡。
“妮啊,那不是下蛋的鸡,那只鸡是公鸡,打鸣的。”
“那也不行,你把公鸡杀了,以后早上谁打鸣叫床?”
大勇眼前一黑,还谁打鸣,我看你就很像能打鸣的!
大勇娘安抚:“没事,村里这么多鸡,有叫的就行!”
闪花跺脚:“那也不行!人家说了,怀孕的女人不能吃公鸡,吃了以后孩子闹觉!”
大勇娘简直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了,这个媳妇怎么跟个超霸似的。
好在宋媒婆很淡定,跟个没事人一样,依旧微微笑着。仿佛刚才说的是再正常不过的话。
果然是见过大世面的,这些年走街串巷地说媒,什么人家什么人没见过啊!
翠花在厨房听见闪花吵吵嚷嚷的,心里要恨死了,她也没想到这个弟媳妇脑子跟灌水似的,一句话就激得胡说八道。
她是真傻还是装傻啊!
淑红轻抚她的背:“别跟她生气,我看她啊,是真傻!你跟个傻子较什么劲。”
翠花:“我也没想到她是真傻啊!”
虽然出了点小插曲,最终翠花和淑红还是整治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三勇也回来了。他不知道自己媳妇刚才上演了一套啼笑皆非的表演,只是觉得今天大哥大嫂有点过分严肃了。
虽说孕妇不能吃公鸡肉,饭桌上闪花也没少吃土豆烧鸡和鸡丝竹笋,三勇没舍得吃鸡,净给娘往碗里塞,娘就再塞给闪花,三勇看这样又往翠花碗里塞。
结合刚才跟大勇娘的闲扯,宋慧芳是看明白了,这家老太太,最偏心的是三儿儿媳,老大一家是不在她眼里的,翠花更是没有地位。
也是,家里哪个孩子混得越好,父母就越是偏向哪家,留在身边伺候的,通常不算是好人,这大概是天下父母的通病吧!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故乡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