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苏家三姐妹的情谊在岁月沉淀中愈发深厚。太子妃苏婉星深居东宫,不便时常外出,便时常传召母亲柳君瑶带着弟弟苏安邦,大姐苏婉清带着夜承瑞,二姐苏婉如带着女儿云慕卿入宫相伴。几个孩子自襁褓中便时常相见,一同在御花园嬉戏,一同聆听太傅的启蒙,感情极为亲厚。小皇孙夜弘璟与小郡主夜灵薇,更是将表哥承瑞视为无所不能的偶像,将慕卿姐姐视为最好的玩伴。
如今的世子府,早已不复当年的沉寂与暗流,处处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气氛。下人们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主子们之间和睦融洽。尤其是大小姐夜明珠,自苏婉清为她精心择定了吏部尚书林文渊之嫡次子、现任翰林院修撰的林致远为夫婿后,心结尽去。那林家父子皆以清正刚直、学识渊博闻名朝野,林致远本人更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风评极佳。夜明珠对这桩婚事满意至极,加之真正了解了苏婉清的为人,心中怨怼尽消,脸上重新绽放出明媚开朗的笑容,待苏婉清愈发敬重亲近。
将军府的老将军苏擎苍,人老成精,早已看出外孙夜承瑞的天赋异禀。他听闻世子府那三个年长的庶子(夜承志、夜承德、夜承凯)都时常去向年仅九岁的瑞儿讨教学问,且学问精进神速,便动了心思。这日,他将儿子苏承志和儿媳柳君瑶叫到跟前,捋着胡须道:“瑞儿那孩子,乃天降奇才,举一反三,胜过寻常夫子多矣。安邦也七岁了,开蒙要紧,总在府里跟着寻常夫子,怕是埋没了。你们找个由头,时常送他去世子府,让他跟着瑞儿学学问,哪怕只是耳濡目染,也是好的!”
于是,七岁的小豆丁苏安邦,便被满怀期望的父母送进了世子府。
消息传到云府,可不得了。五岁的云慕卿是云默和苏婉如的掌上明珠,自小古灵精怪。她听说小舅舅安邦去了世子府找承瑞哥哥,立刻不依不饶,抱着爹爹的腿也要去。云默如今是名满天下的皇商,对着政商对手雷厉风行,唯独对这个小女儿毫无办法,只得将她仔细打扮好,派了得力之人护送往世子府。
这还不算完。东宫里,五岁的小皇孙夜弘璟和小郡主夜灵薇,听说慕卿姐姐和安邦小舅舅都去了世子府姨母家找承瑞哥哥玩,立刻坐不住了,缠着母妃也要去。太子妃苏婉星将此事告知太子夜宸宇,太子沉吟片刻,竟笑道:“瑞儿乃天降奇才,弘璟这孩子天资本是极好的,只是不似瑞儿那般沉得下心读书,去了世子府,若能受瑞儿熏陶,或许是件好事。”皇帝和皇后听闻后,也对这种小辈间的亲近乐见其成,认为这有助于加深皇室与重臣、世家的情谊,便也点头应允。
于是,谁也没想到,几位长辈对孩子们去世子府的支持,竟无形中促成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精英启蒙”。
世子府一下子变得更加热闹。九岁的夜承瑞俨然成了孩子王,也是唯一的“小先生”。他并未因弟妹们的到来而懈怠自己的功课,反而安排得井井有条。每日有固定的时辰,他会为三位准备科考的兄长(承志、承德、承凯)讲解经义策论;另有时辰,他会为七岁的舅舅苏安邦和五岁的皇孙夜弘璟进行启蒙,讲的并非枯燥的背诵,而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浅显易懂的道理,甚至穿插着有趣的算术游戏和地理知识。
变化最大的是小皇孙夜弘璟。他本就极其聪慧,只是孩童心性,不喜拘束。初来时,见承瑞哥哥每日要读那么多书,还要给那么多人讲解,觉得甚是枯燥。但很快,他就被夜承瑞那仿佛无所不知的渊博、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以及那份远超年龄的沉稳气度所深深折服。他看着承瑞哥哥的眼神,从最初的不解,逐渐变成了满满的崇拜。他开始主动坐在承瑞身边,听他讲解,甚至模仿他的言行举止,那股聪慧劲儿被彻底激发出来,进步一日千里。
而五岁的云慕卿和夜灵薇,则更享受这种氛围。她们不必像男孩子那样严格要求,承瑞哥哥讲课时,她们便在旁边安静地听着,能懂多少算多少。其余时间,两个小姑娘便在世子府偌大的花园里扑蝶、赏花、玩些女儿家的游戏,清脆的笑声洒满庭院。
到了晚间,将军府和东宫派来接孩子的人往往无功而返。小家伙们玩得乐不思蜀,一个个赖在世子府不肯走。苏婉清看着这群围绕在儿子身边、眼神晶亮的孩子们,心中柔软,便笑着将他们一一安顿下来,世子府专门辟出的客院,常常住得满满当当。
世子夜无殇下朝回府,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书房里,长子瑞儿正襟危坐,条分缕析地为兄弟们讲解学问,连那小皇孙都听得目不转睛;花园中,两个小丫头如同粉蝶般穿梭嬉笑;府中上下,一派欣欣向荣、和睦安宁。他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开心与骄傲。
他的世子府,不知不觉间,竟成了汇聚了皇室、世家、权臣最优秀下一代的地方。而这一切的核心,是他那如珠如玉、天赋卓绝的儿子夜承瑞。看着这群在未来必将成为帝国栋梁的孩子们,在自己府中茁壮成长,夜无殇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更加辉煌鼎盛的未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之世子妃有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