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的某天,李承乾将编撰一年级上册语文书(无插图版)。递给了一直心心念念的魏征大人面前,他郑重其事接过并放在了袖子里
朝会进行得有条不紊,临近尾声时,魏征才不动声色地从袖口中取出李承乾送他的书。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全然没有察觉到身旁的文官们正探头探脑地偷看,甚至连皇位上的李世民也不禁好奇地张望起来。
这本书的前十页左右,是密密麻麻地拼音,对于不认识的人来说,这些字符简直就像鬼画符一般令人费解。
然而,当魏征继续往后翻阅时,那朗朗上口的诗歌、三字经以及百家姓……,却让他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时,李世民的近侍太监张阿南高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未落,魏征大人赶忙躬身施礼,朗声道:“太子殿下,微臣斗胆,想请教一下前面这些鬼画符究竟是何意,还望殿下不吝赐教。”
李承乾闻言,心中略一迟疑,正欲开口回绝,却见皇位上的李世民似乎对这本书也充满了好奇。
他按捺不住,插话道:“高明,你待会儿拿着你那书到偏殿来一趟。”
当李承乾抵达偏殿时,他发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还在上朝的大臣都来了,此外,李世民和几位皇子也在现场。
李承乾小心翼翼地从袖子里取出那本珍贵的书籍,恭敬地递给了父皇李世民。
接着,他转身向李世民的近侍太监张阿南要了一些宣纸和狼毫笔,并吩咐自己的近侍太监张阿西去研磨墨汁。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承乾开始专注地在两张宣纸上书写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
但是,当李承乾完成拼音的书写后,而环顾四周时,却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悬挂这两张宣纸。
李承乾不禁感到有些无奈,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自己的近侍太监张阿西身上。
近侍太监张阿西不愧是跟了李承乾十几年的人,他立刻明白了李承乾的困境。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掏出一根细线和几个夹子,仿佛这些东西早就藏在那里似的。
李承乾见状,心中顿时一喜,他连忙让自己近侍太监张阿西和李世民的近侍太监张阿南各拉住细线的一端,然后将写着拼音的宣纸小心地夹在细线上。
李承乾清了清嗓子,发出一声轻微的咳嗽,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成功地吸引了那些围在一起看书的李世民等人的注意力。
李承乾微微笑了笑,再次扮演起了教书先生的角色,而这一次,坐在下面的听众们几乎都是大唐的肱骨之臣,他们的平均年龄也都接近四十岁了。
李承乾首先教授了拼音,耐心地向在座的解释着每个拼音的发音方法和用途。众人都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教完拼音后,李承乾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生僻字,并在字的上方用拼音进行了标注。
他这样做,一方面是想考考在座的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示拼音的实际用途。
果然,除了几位武将对这些生僻字有些摸不着头脑外,在座的其他大臣们都很快理解了李承乾的意图。他们看着宣纸上的生僻字和拼音,不禁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李承乾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举着细线的张阿西和张阿南可以休息了。这老家伙一直举着细线,为李承乾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此刻也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时,魏征站了起来,他朝着李承乾躬身行礼道:“太子殿下,微臣认为拼音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发明,它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会读书识字。因此,微臣希望能够将拼音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大唐百姓受益。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李承乾听了魏征的话,缓缓地摇了摇头,解释道。
“魏大人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想将拼音推广出去,却并非易事。一、没有足够纸张印刷拼音教材;二、目前识拼音的教书先生为数不多;三、五姓七望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拼音流传出去的。”
李世民好奇的询问道:“高明,如果朕能提供足够多的纸张,那么,东西是否能够得以广泛推广呢?”
李承乾低头沉思了许久,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好一会儿,他才缓缓抬起头,轻轻摇了摇头。
“父皇,儿臣刚也提到过,如今识得拼音的教书先生实在凤毛麟角。而且,即便父皇您掌握了先进的造纸技术,要将大唐所有的书籍都标注上拼音,这无疑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
舅舅长孙无忌听了李承乾的话,不禁插话问道:“那么,太子殿下,依您之见,该如何是好呢?”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才回答道:“回舅舅,侄儿原本的打算是,先从年幼的孩童和皇庄开始,再逐步向外传播拼音。”
“待拼音的普及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编纂一部字典,其中收录各种字的拼音和详细注解。”
如此一来,当读书人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时,只需查阅字典,便能知晓其读音和含义。
这时,房玄龄缓缓地开口道:“诚然,要想将拼音推广至整个大唐,确实是一件极其困难之事。”
“且不说书籍费、纸张费、束修……,单是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已经是难以承受之重了。”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微臣斗胆猜测,即便是在太子殿下的皇庄的新式学堂中,恐怕这本书也未能做到每位学生人手一本吧?”
李承乾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开口道:“的确如此,目前,这本书只有教书先生们人手一本,而学生们则要么自己动手抄写在纸张上,要么就只能依靠脑子去强行记忆了。”
李世民不知通过何种途径,竟然获得了造纸技术。他显然是想借此良机,在书籍领域一举打破五姓七望的长期垄断局面。
李承乾参考一些自己从后世带来的见解和知识,希望能为这一伟大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成为李承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