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特殊的时空中,有个伟大的存在,在遥望世间,进行沉思。
身旁有一张古朴甚至略带腐朽的桌子,歪歪扭扭的空洞缝隙遍布整张桌子。
在桌子上摊开放着一本好似羊皮纸做的书,书名是透彻奇异规则的三个字符
——创世纪。
摊开的那一页写道:
【这个世界本是一片死界,毫无声息,直至凭空分离出来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存在,
由于极强的排斥,发生了一场撕碎这个世界的浩劫,被称为创世纪。
世界被一分为二,一半不断上浮,一半不断下降,下降的,被称为里世界。
这两个完全相反的世界,最初都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不断变化,
可以是一片混沌,也可以是一片海洋,也可以看成纯粹的颗粒堆。
里外两个世界以特殊的形式不断影响,直到诞生了一种特殊的存在。
世界看成粒子海的话,海本是死海,静寂无声下不断影响。
直到那一刻,世界多了一些变化,海中多了一种特殊的存在,
三者不断影响,在无尽的历程后,一些纯粹的存在从海中走出。
有的化作傲慢的物质,
有的化作贪婪的木植,
有的化作嫉妒的水浪,
有的化作欲望的烈火,
有的化作暴食的土壤,
有的化作暴怒的风暴,
有的化作懒惰的地基,
有的化作......等等。
世界活了,纯粹的存在们不断碰撞撕扯融合,融合了两种情绪、三种情绪直至七种,
越来越多存在从海中走出,很多是毫无逻辑的怪物。
直到,某个融合了前七种存在的特殊存在,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平衡,
有了初步平衡的意识,懵懵懂懂的走出这海,后来,越来越多类似的意识走向了世界。
这些存在是同时反方向地走向里外两个世界,在里外两个世界的一切都互为倒影。
并且几乎无法认识到自身究竟是何种存在。
要通俗形容的话,就像我们站在湖面上,我们能看到和我们一样动作一样相貌完全一样的我们,
但是我们只会认为这只是我们的反射,不会认为湖面的另一端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意识不到,两面的我们其实都是这样认为的,只不过存在的形式不太一样。
外世界一面的我们通常能意识到自身,而里世界的我们通常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感知到里世界,
而这是,极其可贵的......】
一串晦涩难懂的字符,如古神的低语,又如恶魔的呢喃,在那腐朽的房间中缓缓响起:
“各种意义,存在,情感,认知,记忆,通感,行为,即将再次,循环?”
......
永恒之海
这是一片海洋,与常识所认知的有点不一样,在不同存在的感知中,
它有着不一样的状态、颜色、亮度以及情绪。
以里世界中的认知来说,它有着很多名字,或者说标签,例如诞生之地、归寂之所、嚎哭之殇等等,
但若是用一个代号能让所有存在都锁定它的话,那必然是永恒之海。
为什么称作永恒呢?
因为在里世界还未完全成型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
无论里世界发生什么改天换地的变化,永恒之海一直在。
据称,遥远的过去,里世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从永恒之海中走出的,直至那个时代的落幕。
更具体的一切,很难用里世界的认知进行形容,用物质世界的认知只能非常片面的进行形容,
并且随着物质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能接触到永恒之海并且意识到它所蕴含的意义的生物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世俗的描述中,
永恒之海被称为过潜意识之海、情绪之海、精神之海、黄泉、死亡之海、地狱、新生之路等等。
【文出题外话(不感兴趣可跳过哦~):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是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所在,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负责调节本我和现实的冲突,
超我则代表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了无意识心理活动对人的行为和经验的影响。
他的学生荣格是接过火炬的另一个先驱,荣格强调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
认为除了个人的心理情结之外,
人类还存在一种共有的心理结构,即原型,它像海床一样连接着所有人的心理。
荣格的海床理论通过“海面”和“海床”的比喻来描述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意识如同海面上可见的部分,而潜意识则是巨大的海床,占据了大部分但通常不为人所见。
这种视角扩展了我们对心灵深处的理解,提示我们个体意识只是整个心灵结构的一小部分。
梦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常见的超凡现象。
尽管受到很多批驳,获得了很多所谓科学的分析,认为其不值一提,甚至认为不做梦才是最好的。
但,对于弗洛伊德和荣格以及很多这领域的先驱来说,梦是有着很多特殊意义的。
他们的很多理论都是在探索那个超凡世界后,逐渐搭建起来的。
此外很多文明的记载中在一段时期中都存在灭世洪水,
暂且忽视科学性,将其看作在某个存在的影响下,导致永恒之海的异动,并且牵引了潜意识动荡与铭刻,
于是,这些灭世洪水被以世俗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最着名的洪水传说之一是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故事,其中乌特纳比斯坦讲述了大洪水的故事。
据说,这是为了惩罚人类的罪恶,众神决定用洪水毁灭所有生物。
然而,一个名叫乌特纳比斯坦的人得到了神的警告,建造了一艘船,最终幸存下来。
在希腊神话中,大洪水被称为“大洪水”(deucalions Flood)。据说,这是由于宙斯对人类的愤怒而引发的。
在印度的经文《摩诃婆罗多》中,描述了一种名为“摩诃婆罗多”的大洪水。
据说,这场洪水是由神因陀罗引起的,他释放了三滴雨,导致海水上涨,淹没了整个地球。
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大战,共工战败后愤怒地撞击了不周山。
不周山作为撑天的柱子,被撞断后导致天空出现了大洞,地面也裂开,从而引发了大洪水。
玛雅人的神话中也有大洪水的记载,称为“大水”。
据说,这是由于一位年轻的女孩不小心打翻了水壶,引发了一场大洪水。
《圣经》中也提到了诺亚方舟的故事。在这个传说中,上帝看到人类的罪恶,决定用洪水毁灭世界。
但是,他让诺亚建造一艘大船,带上家人和各种动物,最终幸存下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故往无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