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南关内,联军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新的秩序已在悄然建立。关隘深处,一片被重重阵法守护的建筑群,便是同盟南部战区的核心所在——天工阁。此处汇聚了来自天枢学院、神兵阁、药王谷等势力的技术精英,负责法器维护、阵法构筑、丹药调配乃至军情分析,是联军的大脑与神经中枢。
清晨,林宸在一位面无表情的执事引导下,踏入了天工阁主殿“璇玑殿”。殿内宽敞明亮,穹顶镶嵌着模拟周天星辰的夜光珠,四周墙壁则是巨大的、不断流动着数据和图形的光幕。数十名身着各色袍服的修士或埋首案前演算,或围绕着一件件闪烁的法器激烈讨论,空气中弥漫着灵力的微光与一种略显紧张的学术气息。
然而,当林宸踏入殿门的瞬间,原本嘈杂的大殿为之一静。无数道目光,或好奇、或审视、或毫不掩饰地带着轻蔑与抵触,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这些目光的主人,大多是些须发皆白、眼神倨傲的老者,或是中年模样、气质沉稳的学院派精英。他们身上散发着长期浸淫于传统法纹、阵道体系所特有的、近乎固执的权威感。
引导执事将林宸引至大殿中央一位闭目养神、身着天枢学院星纹长老袍的老者面前,恭敬道:“墨渊大师,这位便是新任技术顾问,林宸道友。”
老者缓缓睁开眼,目光如两道冰冷的探针,扫过林宸年轻的面庞和他那看似普通、甚至有些破损的左臂械纹臂铠。他便是天工阁的副阁主之一,墨渊大师(与寻古会会长非同一人),以阵道修为高深、性格古板严谨着称,是传统法纹学的泰斗人物。
“林宸?”墨渊大师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听闻你在沼泽之战中,凭些…奇巧手段,立下功劳。严锋将军和镇南公对你赞誉有加,特聘你为技术顾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四周,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我天工阁,讲究的是根基扎实,传承有序。法纹之道,浩瀚如海,需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苦功,方能窥得门径。却不知林顾问师承哪一派?对《基础法纹构型三千例》、《灵能回路精微调控》等经典,又有何见解啊?”
这番话,看似询问,实为刁难。意在点明林宸的年轻、资历浅薄以及“野路子”出身,暗示他不配进入这学术殿堂。
周围立刻响起几声压抑的嗤笑和低语。
“毛头小子,也敢来天工阁指手画脚?”
“怕是连基础法纹能量逸散率公式都背不全吧?”
“镇南公此举,未免有些儿戏了。”
林宸面色平静,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他早已预料到会面临这种局面。他微微拱手,不卑不亢地回道:“墨渊大师,晚辈并无固定师承,所学多来自自行摸索与实战总结。至于经典,晚辈以为,法纹之妙,在于应用与实效。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若能以更优之法解决问题,未必需要拘泥于固有经典。”
“哦?”墨渊大师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好一个‘知其所以然’!那老夫倒要请教,目前我军制式‘烈阳弩’的聚能法阵,在连续激发十次后,威能会衰减三成,此瓶颈困扰我阁已久,依林顾问高见,这‘所以然’何在?又该如何优化?”
这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涉及材料学、能量流转效率、散热等多个复杂领域。众人都带着看笑话的心态,等着林宸出丑。
林宸却走到旁边一架陈列的烈阳弩前,左臂械纹微亮,快速扫描了整个法阵结构,脑海中古玉清辉流转,辅助进行超速推演。
数息之后,他抬头,目光清澈:“问题根源不在聚能法阵本身,而在于能量缓冲回路与弩身材料的共振频率不匹配。连续激发产生的灵能震荡,在第七个节点形成驻波,反向干扰了聚能效率。解决方案有三:一、优化缓冲回路符文曲线,改变共振频率;二、在弩身内侧刻画‘微扰散灵纹’,打散驻波;三、更换核心传导材料,采用‘软银’替代部分‘玄铁’。”
他语速平稳,条理清晰,给出的方案直指核心,甚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路径!
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那些原本带着轻视目光的修士,脸上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墨渊大师古井无波的脸上,也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波动,他死死盯着林宸:“你…如何得知共振频率?那‘微扰散灵纹’又是何物?”
林宸淡然一笑:“此乃晚辈的‘格物法纹’基础理论之一。大师若感兴趣,晚辈可详细阐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成天弃者的另类修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