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阻力再现:利益格局的调整
“赵天成……”
林枫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像是在舌尖上掂量一块坚硬的石头。他看着秦越眼中闪过的凝重,知道这位普外科主任,绝非等闲之辈。
“我明白了。”林枫站起身,向秦越伸出手,“秦医生,谢谢你的坦诚。这份草案,拜托你了。你放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秦越用力地握了握林枫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让他纷乱的心绪安定了不少。他看着林枫转身离去的背影,挺直,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忽然觉得,自己刚才说出的那些困难,或许在这个年轻人面前,真的只是用来被打破的。
林枫离开医院,没有直接回政府大楼。他让司机把车停在了一个僻静的街角,自己则靠在后座上,闭目沉思。
【智慧医疗系统】的蓝图在他脑海中清晰无比,但秦越的话,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蓝图之下血淋淋的现实。
任何改革,动到最后,动的都是利益。而利益,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他的地位、他的收入、他习惯了的工作方式。
“医联体”模式,对乡镇卫生院是雪中送炭,对老百姓是天大的好事,但对县医院里某些养尊处优的科室来说,不啻于一场地震。
把病人分流到乡下?那科室的流水怎么办?奖金从哪里来?
专家下沉?县城里轻松的专家号不香吗?非要跑几十里山路去乡下喝西北风?
和乡镇卫生院捆绑?那是扶贫,不是合作!我们是全县医疗的龙头,凭什么要去带一群扶不起的阿斗?
林枫几乎能想象出,当他的方案摆在桌面上时,那些科室主任们脸上会出现的精彩表情。他甚至能提前“看”到他们头顶即将冒出的,一片片深红色的负值。
【-30,抵触\/观望】
【-40,质疑\/不满】
【-50,敌视\/抗拒】
这仗,不好打。
林枫睁开眼,眼神里没有半分退缩。他从不是一个畏惧困难的人,系统带给他的最大依仗,从来不是那些神奇的道具,而是让他能清晰地看到人心的走向,从而找到最精准的破局点。
硬来,肯定不行。召集所有科室主任开大会,宣布县委县政府的决定?那只会收获一屋子的阳奉阴违和软钉子。到时候,出工不出力,专家下乡变成旅游,远程会诊变成摆设,再好的方案也会被念歪了经。
他需要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县医院这个复杂锁芯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很可能就握在那个叫赵天成的人手里。
……
清源县人民医院,外科楼的医生休息室里,烟雾缭绕。
午饭刚过,正是各个科室主任们难得的喘息时间。几位在医院里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凑在一起喝茶抽烟。
“听说了吗?新来的那个林副县长,准备在咱们医疗口搞大动作了。”说话的是内科主任钱卫东,他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一脸精明相。
“何止是听说,”呼吸科主任吴斌弹了弹烟灰,撇着嘴,“急诊科的秦越那小子,据说被林副县长亲自召见,关在办公室里谈了快一个钟头。出来的时候,跟打了鸡血一样,说要帮县长写什么‘医联体’的方案。”
“医联体?什么玩意儿?”骨科主任是个粗壮的汉子,说话声如洪钟。
钱卫东慢悠悠地解释道:“我找人打听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要把咱们县医院和下面那十七个乡镇卫生院,打包成一个整体。咱们的专家要下去,他们的病人要留下,美其名曰‘分级诊疗’。”
“噗——”骨科主任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分流?把病人留在乡下?那咱们喝西北风去?我上个月刚做的几台髋关节置换,病人都是从下面乡镇来的。他们要是在镇卫生院就把腿看好了,我这骨科还开不开门了?”
他的话,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一时间,休息室里怨声四起。
“就是啊,这不是瞎搞吗?乡镇卫生院什么水平,我们什么水平?能比吗?”
“那个林副县长也太年轻了,想一出是一出,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他以为这是在搞教育呢,弄个‘云端课堂’,拉根网线就行了?看病是能看录像的吗?”
“我看啊,就是想拿咱们医疗系统当跳板,刷他自己的政绩。咱们累死累活,功劳都是他的,出了事,锅还得咱们背。”
一片嘈杂中,只有一个男人始终没有说话。
他坐在沙发的最深处,双腿交叠,手里夹着一支烟,任由烟雾模糊了他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他约莫五十岁上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然穿着白大褂,但那股子久居上位的气场,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他就是普外科主任,赵天成。
见众人说得差不多了,钱卫东才把目光转向他,试探着问道:“赵主任,您怎么看这事儿?您跟刘院长是老同学,消息肯定比我们灵通。这事儿,院里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赵天成身上。
赵天成不紧不慢地吸了最后一口烟,将烟头在烟灰缸里用力地摁灭。他抬起眼皮,扫了众人一眼,那眼神算不上锐利,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压迫感。
他没有直接回答钱卫东的问题,反而问了一个不相干的。
“老钱,你上个月的科室奖金,发了多少?”
钱卫东一愣,随即有些得意地笑了笑:“还行吧,托大家的福,病人多,我们科室几个主治,平均下来都过了万。”
“过万,不错。”赵天成点了点头,又看向骨科主任,“你呢?”
骨科主任嘿嘿一笑:“比不上钱主任他们内科人多势众,但我们手术多,耗材走得也多,大家日子过得也还舒坦。”
赵天成嘴边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他慢条斯理地站起身,一边整理着自己的白大褂,一边淡淡地说道:“这就对了。咱们当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但医生也得吃饭,也得养家糊口。病人就是咱们的衣食父母。现在,有人要把咱们的衣食父母,半道上就给截走,你们说,该怎么办?”
他没有说一个“不”字,也没有一句过激的言辞,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在场的人都听懂了。
休息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赵天成,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赵天成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那个林副县长,是县委陈书记面前的红人,势头正盛。我们是医生,不是官员,没必要去跟他硬碰硬。”
众人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但是,”赵天成话锋一转,“我们治不了他,还治不了秦越那个愣头青吗?一个刚从省里回来没几年的小医生,翅膀还没硬,就想替领导当枪使?他想搞方案,那就让他搞。我倒要看看,一个连科室副主任都不是的急诊医生,他搞出来的方案,有谁会听,有谁会认。”
他回头,看着众人,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冷笑:“大家各忙各的,把自己的科室管好,把自己的病人看好。至于那个什么‘医联体’,听听就算了。年轻人嘛,有想法是好事,让他碰几次壁,受点教训,自然就老实了。”
说完,他拉开门,径直走了出去,留下满屋子的人面面相觑,随即,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
赵天成的策略很明确:不直接对抗林枫,而是孤立秦越,釜底抽薪。让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成为一个没有群众基础的空中楼阁。
高明,也狠毒。
此时的林枫,自然不知道医院里发生的这一切。他回到办公室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周建国打了个电话。
“老周,帮我个忙。把县人民医院所有科室主任,以及副高职称以上医生的个人档案、履历、家庭背景、近三年的绩效考核情况,都整理一份给我。越详细越好。”
电话那头的周建国虽然诧异,但没有多问一句,立刻就答应了下来:“没问题,我马上去办。下午下班前,保证送到你办公室。”
挂了电话,林枫靠在椅子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敌人构筑好防线之前,找到那个最薄弱的突破口。
下午五点,周建国准时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送到了林枫的桌上。
林枫没有急着拆开,而是先给秦越打了个电话,询问方案的进展。秦越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他说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正在填充细节。
林枫叮嘱他注意身体,不要急于求成,随后挂断了电话。
他拆开纸袋,将里面的文件一份份铺开。
赵天成,男,五十二岁,清源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省医科大学,与现任院长刘长青系同班同学。从医三十年,在本县外科领域享有极高声誉,人称“赵一刀”。其妻子在县工商局任职,儿子在市里经商……
林枫的目光一行行扫过,脑海中,那个叫赵天成的男人形象,逐渐从一个名字,变得立体而丰满。
他看着档案上那张一寸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赵天成,眼神平静,嘴角微抿,透着一股自信和沉稳。
林枫的意识沉入系统,将目光聚焦在这份档案上。
一个虚拟的数值,缓缓在档案上方浮现。
【赵天成(非接触状态)】
【对宿主民心值:-35(警惕\/排斥)】
果然是负数。
林枫并不意外,他继续往下翻阅,内科主任钱卫东【-25】,骨科主任【-30】……几乎所有大科室的主任,清一色都是负值。
他们甚至还没见过自己,这种排斥,纯粹是来自于利益受到了潜在的威胁。
林枫的手指,最终还是停在了赵天成的那份档案上。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他懂。只要搞定了赵天成,其他人便不足为虑。
可怎么搞定?
请他吃饭?送礼?许诺好处?
林枫摇了摇头,对付这种人,这些世俗的手段恐怕不仅无效,反而会让他更加看轻自己。赵天成要的不是小恩小惠,他要的是维护自己和整个科室群体的核心利益。
林枫的目光,落在了档案中“社会关系”那一栏,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了他的眼帘。
刘长青。
从院长入手?这似乎是一条路。但刘长青和赵天成是老同学,关系盘根错节,自己一个外人想去分化他们,难度极大。
林枫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突然,他睁开眼,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在他心中形成。
既然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先礼后兵,先从上层路线着手,那他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没有打给县委书记,也没有打给院长刘长青。
他直接拨通了县医院普外科的护士站。
“你好,我找一下你们科的赵天成主任。”
电话那头的护士显然不认识他,语气公式化地问道:“请问您是哪位?找赵主任有什么事?他正在准备明天的一台大手术,现在没空。”
林枫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你跟他说,马家坪那个孩子的家属,想当面谢谢他。”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场:我能看到民心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