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省内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省委书记书房里的空气,仿佛被他最后那几句话抽干了。
林舟端着茶杯的手,稳稳地停在半空中,杯中的茶水没有一丝涟漪。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指尖的温度正在一点点流失。
中组部。
原始档案。
那张书桌。
每一个词,都像一枚精准的砝码,被省委书记不疾不徐地,一个个加在他那艘刚刚冲出港湾的船上。这不是嘉奖,这是一份沉重到足以改变航向的关注。
从今天起,他不再仅仅是江北省的林舟。他过往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次考试的成绩,每一次人生的选择,都将被摊开在最高层的显微镜下,被反复审视,用以推断他未来的轨迹。
“明白我的意思吗?”省委书记看着他,目光深邃。
林舟放下茶杯,杯底与红木茶几接触,发出一声轻微而沉实的声响。他没有回答“明白”或“不明白”,而是抬起头,迎着书记的目光,平静地问:“书记,这份档案,多久能到京城?”
省委书记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问这个。他以为林舟会表现出激动、惶恐,或者至少是受宠若惊。但他没有,他只是在关心一个流程问题,像是在确认一份合同的送达时间。
“最快的专人渠道,今晚出发,明早就到。”
“知道了。”林舟点了点头,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谢谢书记提醒,我会做好手头的工作。”
省委书记久久地凝视着他,心中那份最后的疑虑,也在这份超乎年龄的镇定中,烟消云散。他要的,从来不是一个会感恩戴德的下属,而是一个能扛起担子,在泰山压顶时依旧能专注于“做好手头工作”的战友。
他笑了,站起身,亲自将林舟送到门口。
“去吧。江北这块试验田,刚翻好土,能不能长出我们想要的庄稼,就看你这个‘总农艺师’了。”
……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已是黄昏。
夕阳的余晖将省委大院里那几排高大的梧桐树的影子,拉得又斜又长,铺在地面上,像一条通往未知的深色地毯。
林舟走在阴影里,感觉身上那件白衬衫,前所未有地单薄。
“中枢的会议桌”,郑南音的期许犹在耳边。而现在,他的“简历”,已经先于他本人,被送往了那个地方。
他并不畏惧审查。他的过往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但他也清楚,从这一刻起,他失去了犯错的资格。在地方上,一次失误或许可以被挽回,可以被原谅。但在那张书桌主人的视野里,任何一个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一个否决的理由。
这是一种无形的枷锁,也是一种无上的荣光。
他走到发改委办公楼下,李瑞和苏晓正等在那里。路灯已经亮了,将他们的身影映在地上。
“老大!”李瑞一看到他,就兴奋地冲了过来,手舞足蹈,全然不顾周围路过的其他干部投来的目光,“你可算回来了!跟书记聊啥了?是不是要给你发奖金?还是批地?我跟你说,就凭你今天下午那番操作,在省会给你批块地建个生祠我都觉得不过分!”
林舟被他这没谱的胡话逗得有些无奈,还没开口,一旁的苏晓就递过来一个保温杯。
“晚饭没吃吧,给你留了点粥。”她的声音很轻,目光里带着询问。
林舟接过温热的杯子,心里一暖。“谢谢。”
“到底聊啥了啊?神神秘秘的。”李瑞凑过来,压低了声音,脸上写满了八卦,“书记是不是要把他闺女许配给你?”
“他闺女今年五十二,孙女倒是跟你差不多大。”林舟喝了口粥,淡淡地回了一句。
李瑞的表情瞬间凝固,仿佛被一道天雷劈中,外焦里嫩。他张了张嘴,半天憋出一句:“当我没说……当我放屁。”
苏晓的嘴角弯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又迅速抚平。她看着林舟,轻声问:“书记……说了什么重要的事吗?”
林舟的目光越过他们,望向远处城市的万家灯火。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从明天起,所有上报的项目,审核流程增加一道‘压力测试’。不仅要推演成功后的效益,更要推演失败后的最坏结果和应对预案。”
李瑞脸上的嬉皮笑脸慢慢收敛了。他听懂了林舟话里的潜台词。
这是在给自己上弦,上紧到极致。
“明白。”他郑重地点了点头。
苏晓看着林舟被路灯勾勒出的侧脸,他明明站在那里,却给人一种已经望向了很远地方的感觉。她知道,今天下午在会议室里发生的一切,对林舟而言,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更加艰难的开始。
……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江北省的政坛和商界,都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林舟效应”。
“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方案获得了中央调研组的原则性通过,这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江北发展的肌体。之前因为“新旧动能转换”战略而犹豫、观望、甚至暗中抵触的各方势力,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交通厅连夜送来了“三纵两横”智慧物流高速网的规划,主动请求发改委牵头。
人社厅和教育厅联合上报了覆盖全省的“新蓝领”万人培训计划,预算精确到了每一本教材的费用。
甚至连之前因反腐风暴而元气大伤的铁州市,也由新任领导班子带队,捧着一份“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暨文旅开发”的方案,在林舟的办公室门口,足足等了两个小时。
林舟和他的团队,成了江北省最炙手可热的“发动机”。李瑞的办公室,成了各路厅局长、市长们最想攻克的“前沿阵地”,他抽屉里的各地特产茶叶,已经快要塞不下了。苏晓则成了最繁忙的“防火墙”,无数想要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的方案,都被她用精准的法律条文和严密的逻辑,一一驳回。
一切都在向着林舟在沙盘中推演的,最好的方向发展。江北这片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盛夏的一场暴雨,毫无征兆地浇了下来。
这天下午,林舟正在审阅一份关于“乡愁经济”试点专项资金的分配方案。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李瑞甚至忘了敲门,脸色苍白地冲了进来。
“老大,出事了!”
林舟的笔尖在文件上停住,他抬起头,看着李瑞那张写满惊慌的脸,眉头微微皱起。“慢慢说,什么事?”
“水!是水!”李瑞喘着粗气,将一份刚刚从省环保厅紧急传真过来的文件拍在桌上,“省城……还有下游好几个市的自来水厂,全都告急!”
林舟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他拿起那份文件,纸张还带着传真机特有的温度。
文件不长,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触目惊心。
标题是《关于我省主要河流“江龙河”流域突发性水质恶化及水源地风险的紧急报告》。
报告显示,受今年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干旱的影响,作为江北省母亲河的“江龙河”,其干流水位已降至三十年来的最低点。这本就让沿岸城市的供水压力巨大。
而就在今天上午,从中午十二点开始,沿江设置的十三个自动化水质监测站,几乎在同一时间,检测到了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多项污染物的浓度,在短短一个小时内,飙升了五到十倍!污染带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下游扩散。
报告的最后,附了一张用红色字体打印的紧急附录:省会江州市最大的城南水厂,其取水口已检测到严重超标的污染物,为保证管网安全,水厂已于下午三点,自主关闭了80%的取水阀。若污染持续,两小时后,将彻底关闭。届时,江州市主城区近四百万居民的供水,将全面中断。
林舟的目光,从文件上移开,落在了墙上那幅巨大的江北省地图上。
江龙河,像一条青色的动脉,从西向东,贯穿了整个江北,串联起了一座座最繁华的城市,养育了超过六千万的人口。
工业发展,人口增长,这些他亲手推动的繁荣,在这一刻,都变成了压在这条母亲河身上的沉重负担。
现在,这条动脉,正在被注入毒素。
他办公室的电话,在此刻,发出了尖锐刺耳的铃声。
林舟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江州市长,周正。
他接起电话,没有说话。
电话那头,传来周市长压抑着巨大恐慌,已经完全变调的声音。
“林主任!救命啊!”
“全市几百万人的水……可能……可能要断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