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颖的《清州迷雾》系列调查手记,如同在沉寂的舆论湖面上投下了一连串巨石,激起的波澜远超她最初的预期。网络世界的信息传播速度是指数级的,那些饱含血泪、逻辑清晰、细节惊人的文字,迅速突破了最初发布的小众论坛和博客范围,如同病毒般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微信群、qq群中扩散开来。
“惊天内幕!清州官场地震背后的黑恶链条!” “公安局长被停职,证人接连惨死,真相何在?” “泪目!记者女儿泣血追寻父亲死亡真相!”
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配以手记中最具冲击力的片段,在网络上疯狂传播。无数网民被这现实版的反腐大剧所震撼,评论区里充满了对受害者同情、对黑恶势力愤怒、对李正峰支持、以及对更高层保护伞的追问。
民意汹汹,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海啸。清州市委宣传部和公安局的宣传科室电话几乎被打爆,接线员疲于应付各种质询。甚至连省委宣传部的舆情监测部门,也将此事件标记为“重大敏感舆情”,红色警报直接被送到了相关领导的案头。
这股来自民间的、自下而上的压力,让某些高高在上的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和恼怒。他们可以操控会议程序,可以动用组织手段打压内部异己,甚至可以动用司法资源进行构陷,但他们无法完全堵住亿万网民的悠悠之口。
然而,他们也绝不会坐视这股舆论彻底失控。
反击,来得迅猛而残酷。
首先是在网络层面。几乎是在舆情开始发酵的同一时间,一场针对《清州迷雾》及其衍生信息的、规模空前的“全网删帖”行动悄然启动。
最初是那些发布原始手记的论坛和博客。管理员接到了来自上级监管部门的“紧急通知”或“友情提示”,要求立刻清理所有与“清州909案”、“赵晓颖手记”相关的帖子。一些小的论坛为了自保,迅速进行了自查和删除。而少数几个试图坚持新闻自由原则、保留帖子的平台,则遭到了更严厉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限流、关闭部分频道,甚至直接被暂时封停服务。
紧接着,战火蔓延到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大型平台上,所有包含相关关键词的帖子、文章、评论,开始被大规模、系统性地删除。不仅仅是新发布的内容,就连几天前、几周前发布的,只要涉及此事,都难逃被“和谐”的命运。一些转发、评论此事的个人账号,也收到了“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被禁言、甚至封号的处罚通知。
删除的理由千篇一律,却又无可指摘:“涉及敏感信息”、“未经证实”、“容易引发不良影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网络世界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强行按下了“清除键”。前一天还在热搜榜上若隐若现的“清州”相关词条,第二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前一天还在朋友圈刷屏的深度分析文章,第二天点开只剩下“此内容无法查看”的冰冷提示。
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赵晓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撰写、冒着风险发布出去的手记,如同阳光下的冰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融在网络的海洋里。她尝试更换平台,使用新的账号,但往往帖子刚发出去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就会被瞬间删除。她感觉自己像是在与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巨人搏斗,对方的每一次挥手,都能轻易抹去她所有的努力。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愤怒,攫住了她。
但这仅仅是开始。
网络上的封杀,迅速延伸到了现实世界。
这天上午,赵晓颖接到报社总编的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和冰冷:“晓颖,你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
走进总编办公室,赵晓颖发现除了总编,还有一位分管人事的副社长和社里纪检组的组长在场,气氛凝重。
“晓颖,坐。”总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脸色难看。
赵晓颖平静地坐下。
“晓颖,我就开门见山了。”总编将一份打印出来的、正是她在网络上发布的部分手记内容摔在桌上,“这些,是不是你写的?是不是你发到网上去的?”
赵晓颖看了一眼,坦然承认:“是我写的。内容全部基于事实调查,我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胡闹!”总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声色俱厉,“赵晓颖!你有没有组织纪律性?!你有没有考虑过报社的立场和影响?!这么敏感的内容,不经请示,不经核实,就擅自发到网上,引发这么严重的舆情风波!你知不知道给市委、给报社带来了多大的被动和压力?!”
分管人事的副社长也板着脸说道:“晓颖同志,你是一名党员记者,不是自由撰稿人!你的所有报道活动,都必须遵守宣传纪律!你这种行为,是严重的无组织无纪律!”
纪检组长则语气稍缓,但内容同样严厉:“晓颖啊,我们理解你作为受害人家属的心情。但是,办案有司法机关,监督有纪律部门。你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嘛!现在网络上谣言四起,真假难辨,你的这些文章,客观上起到了煽风点火、扰乱视听的负面作用!这是极其错误的!”
三人轮番上阵,批评、施压、警告。
最终,总编宣布了社里的决定:“鉴于赵晓颖同志近期行为严重违反宣传纪律和报社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经社委会研究决定,即日起,停止赵晓颖同志一切采访报道工作,收回记者证,其工作关系暂时挂靠行政办公室,深刻反省,听候处理!”
停职!和父亲当年一样,和李正峰一样!
赵晓颖感到一阵眩晕,但她强行支撑着,没有让自己倒下。她抬起头,目光直视着总编和另外两位领导,声音清晰而平静:
“总编,各位领导。我写的每一个字,都对得起我的职业良心,对得起事实真相。如果因为揭露黑暗、追求正义而违反了什么‘纪律’,那我无话可说。这个职,你们可以停。但真相,永远不会被删除,永远不会被停职!”
说完,她不再看那三人难看的脸色,转身,挺直脊梁,走出了总编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工位,在同事们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她开始默默地收拾个人物品。她知道,这里,她恐怕很难再回来了。
当她抱着纸箱走出报社大楼时,天空阴沉,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冰凉的雨丝打在脸上,让她混乱的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
网络上的声音被强行压制,现实中的工作岗位被剥夺。她仿佛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阵地和武器。
然而,站在雨中,看着街上匆匆的行人和车辆,赵晓颖的眼神却并没有变得灰暗,反而更加清澈和坚定。
删帖?封号?停职?
这些手段,只能证明对方的恐惧和虚弱!他们害怕真相被传播,害怕民意被唤醒!
他们可以删除网络上的文字,却无法删除存储在千万网民心中的记忆和疑问!他们可以剥夺她的工作岗位,却无法剥夺她追寻真相的意志和笔!
这场仗,还远没有结束。
她抱紧了怀中的纸箱,那里除了个人物品,还有几个备份了所有调查资料和《清州迷雾》手记的加密U盘。
只要真相还在,只要信念不灭,她的笔,就不会停下!她的坚持,就绝不会终止!她要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战斗下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场破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