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空气里浮动着燥热的气息,连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
青云学堂坐落在小镇最安静的一隅,青瓦白墙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仿佛时间在这里流走得格外缓慢。
学堂内,林邑川正专注地收拾着课业。
木匣不大,却承载着他六年来的心血结晶——工整的书卷、密密麻麻的笔记,每一样都记录着他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优秀学子的点点滴滴。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单薄却挺拔的肩头投下一片暖黄,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林邑川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象征最高荣誉的银质“全科优学”徽章,正式从青云学堂毕业。
这枚徽章不仅是对他的肯定,更是对他六年寒窗苦读的最好回报。
他自幼便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在《玄文经》《天理道论》《万法归源》等基础典籍的学习中,他不仅能熟背全文,还能结合现实说出自己的见解,令夫子刮目相看。
在经义一科中,他多次在模拟考试中位列榜首。
那篇《论民生之重》,曾被夫子亲自誊抄张贴于学堂荣誉墙上,成为后辈学子争相研读的范文。
他能引经据典,剖析百姓疾苦,提出切实可行的赋税改革建议,让夫子赞不绝口:“此子若入仕途,必是为民请命的好官。”
而在诗赋方面,他虽不及那些世家子弟词藻华丽,却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取胜。
他笔下的诗句常能打动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最让人惊叹的是他在术数上的造诣。
林邑川对珠算和心算有着极高的天赋。
小小年纪便能闭目演算九位数乘除,甚至能在众人未念完题目的时候就报出答案。
并且夺得了大丰城大赛的第一名。
后来一次学堂举办术数比试,他一人对阵三名高年级学子,仅凭一枚老旧算盘,便在一炷香时间内完成全部题目,准确无误,赢得满堂喝彩。
夫子曾笑言:“若将来入主国库,怕是连账本都不用翻,只凭心算便可厘清千万两银钱。”
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好学的心。
无论是面对同窗的请教,还是老师的提问,他都能耐心解答、虚心接受。
正是这份踏实与坚持,让他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
如今,站在人生的分岔口,他决定宴请夫子、邻居与好友,一同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他向父亲提起此事时,林父立刻点头答应,并亲自前往悦来酒楼订席。
母亲则细心准备回帖,将邀请名单一一写好。
邀请发出后,夫子欣然应允,表示十分欣慰;
赵小虎收到消息后兴奋不已,拍着胸脯说一定到场;
阿福、张二柱等同窗也都积极响应;
邻居张婶等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前来祝贺。
他们都知道,这个少年,不仅聪明勤奋,更有一颗赤诚之心。
他的成长,是整个小镇的骄傲。
林邑川坐在书桌前,望着那一摞摞整齐的书籍与笔记,心中满是感慨。
六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可就是这短短六年,让他从一个连握笔都不会的孩子,成长为今日手捧银质徽章的优学之士。
他轻轻合上木匣,铜锁扣发出一声轻响,如同岁月的回音。
他知道,这只是人生旅程的开始。
未来,他要走的路还很长,而这段在学堂中的日子,将成为他心底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学堂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兴奋的呼喊:“邑川!”伴随着“砰”的一声,教室门被撞开,赵小虎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他腰间斜挎着那把从不离身的木剑,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但他的双眼却亮晶晶的,透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夫子说今日提前放学,你收拾好了没?”
林邑川抬起头,嘴角扬起一抹温暖的笑意,轻轻合上木匣,铜锁扣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这声音,在过去的六年里,从陌生变得熟悉,就像他对学堂的感情,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的眷恋。
还记得刚入学时,他笨手笨脚,连握笔姿势都学不会。
手指僵硬得如同木棍,写出的字歪歪扭扭,像是蚯蚓在纸上爬行。
有一次临摹《千字文》,他把“天地玄黄”写成了“天地元皇”,夫子气得眉头紧皱,罚他站在讲堂前。
那时的他,满心委屈又羞愧,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赵小虎悄悄塞给他一块麦芽糖,还故作严肃地说:“邑川别怕,我爹说能把字写得像鬼画符的人,将来都是大人物!”
赵小虎的话,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让他忍不住破涕为笑,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
“收拾好了。”林邑川拍了拍木匣,目光缓缓扫过教室的每一处角落,仿佛要把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刻进脑海,“小虎,你说今晚酒楼的肘子会有多大?”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和调侃。
两人笑闹着穿过回廊,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记录着他们六年来无数次的来来往往。
学堂的每一处角落都藏着珍贵的回忆。
记得第三年的秋试,为了写出一篇好文章,林邑川在藏书阁熬了整整一夜。
藏书阁里弥漫着陈旧纸张的气息,昏黄的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他坐在古朴的木桌前,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奋笔疾书,灵感如泉涌。
当他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时,仿佛看到先贤们在书页间与他对话,给予他智慧和力量。
当他交出那篇《论民生之重》时,夫子拍案叫绝,当场将文章贴在学堂最显眼的荣誉墙上。
那一刻,周围同学们投来的羡慕目光,夫子欣慰的笑容,让他终于明白,只要努力,自己也能在学业上绽放光彩。
后院的槐树浓荫如盖,粗壮的枝干向四周伸展,宛如一把巨大的绿伞。
树下的石桌上,还留着他们偷偷刻下的棋局,每一道刻痕都见证了他们的欢乐时光。
有一次课间休息,林邑川和赵小虎在这里对弈,两人全神贯注,杀得难解难分,完全沉浸在棋局之中,连上课铃响都没听见。
夫子找过来时,非但没生气,反而饶有兴致地站在一旁观看,时不时还指点几招。
从那以后,树下的棋局成了他们课余最快乐的时光。
两人常常一边下棋,一边谈论着各自的梦想。
赵小虎总说要成为一名行侠仗义的剑客,仗剑天涯,而林邑川心中,也有一团炽热的火焰在悄然燃烧,那是对力量和正义的渴望。
还有一次冬天,学堂外大雪纷飞,阿福突发奇想,提议大家打雪仗。
众人一哄而上,分成两队,雪球横飞,笑声不断。
林邑川和赵小虎一队,躲在矮墙后策划战术,结果被张二柱偷袭,一个雪球直接砸进了林邑川的衣领,冻得他直跳脚。
最后夫子也被卷入战局,拿着戒尺当指挥棒,一本正经地宣布:“此乃冬季演武,胜者免抄三日功课!”
顿时士气高涨,战斗更加激烈。
那天他们一个个鼻尖通红,浑身湿漉漉的,可脸上却挂着最灿烂的笑容。
林邑川至今还记得,那个午后阳光透过雪幕洒下来,映得每个人的脸庞都泛着金光。
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是日后无论走多远都难以复制的纯粹。
如今,他站在学堂门口,望着熟悉的院落,心中百感交集。
那些欢笑、争吵、努力、失落……一切都被时光酿成了记忆的美酒。
“我们真的毕业了。”赵小虎轻声道,语气中带着不舍。
林邑川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坚定:“是啊,该走了。”
赵小虎忽然笑了:“那你打算去哪儿?南岭真有你说的那个宗门吗?”
“有。”林邑川望向远方,语气平静,“就算没有,我也要去找。”
赵小虎挠挠头:“那我也去!反正我也不想考功名,不如跟着你一起闯江湖。”
林邑川笑了笑:“你娘要是知道了,怕是要拿扫帚追你三条街。”
两人相视一笑,笑声在这空旷的学堂中回荡,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无知、无忧无虑的时光。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青石路上,为他们的背影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林邑川回头看了一眼这座陪伴他六年的学堂,心中默念:再见了,少年时光。
这些日子,为了突破到炼体四重圆满,林邑川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修炼中。
每天放学后,他总是第一个冲出学堂,直奔家中的后院。
后院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角落有一块巨大的青石,那是他的专属修炼场。
早晨,天边才泛起微光,屋檐上还挂着一层薄霜,林邑川便已站在青石前,深吸一口气,缓缓摆出炼体功法的起手式。
晨风轻拂,吹动他的衣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他闭上眼,调整呼吸,让体内真气随着节奏缓缓流转。
这是《神雕极》中记载的基础炼体术,虽是入门功法,但若能练到极致,也能打下极为扎实的根基。
他睁开眼,眼神坚定如铁,右拳猛然挥出——
“呼!”
拳头划破空气,发出低沉的呼啸声,震得树叶微微颤动。
他没有停顿,紧接着左拳跟进,动作连贯而有力,仿佛一头苏醒的猛兽,在晨曦中舒展筋骨。
汗水很快顺着他的额头、脸颊不断滑落,浸湿了衣衫,可他恍若未觉,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修炼。
他一次次出拳,每一次都带着对突破的渴望;每一次都蕴含着他无尽的努力。
手臂酸痛到几乎失去知觉,仿佛不是自己的身体,可他只是稍作休息,便又继续投入到修炼中。
不只是白天,夜晚,他依旧坚持训练。
后院的月色清冷,银辉洒落在青石上,映出少年单薄却挺拔的身影。
他借着月光,一遍又一遍地运转功法,感受着体内经脉的变化。
深夜的风有些凉,吹在他满是汗水的身上,寒意阵阵袭来,可他的内心却无比炽热。
他不断调整着呼吸,感受着体内真气的流动,试图找到突破的契机。
有时,他会因为过度疲惫而昏昏欲睡,眼皮沉重得像是压着千斤巨石。
可在意识即将模糊的一瞬,他总会猛地咬紧牙关,用意志强行将自己唤醒。
只要一想到自己的目标——成为真正的强者,守护那些重要的人,他便会立刻清醒过来,继续修炼。
他知道,只有变得更强,才能真正保护好母亲口中的“秘密”,也才能有朝一日揭开李若蘅消失的真相。
今天,林邑川像往常一样在修炼。
他已经连续高强度修炼了半个时辰,身体疲惫到了极点,眼前甚至开始出现阵阵眩晕。
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每一个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
胸口起伏剧烈,每一次呼吸都像是要撕裂肺部般疼痛。
但他咬着牙,满脸坚毅,继续坚持着。
汗水早已湿透衣襟,滴落在地面,溅起细小的尘土。
他的手臂因长时间发力而颤抖不止,可他仍不肯停下,哪怕一秒。
就在这时,体内突然传来一阵奇异的波动。
起初只是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从丹田深处悄然升腾而起。
那感觉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不刺眼,却让他精神一振。
紧接着,一股更强烈的暖流在经脉中缓缓游走,所到之处,原本疲惫的肌肉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疼痛也渐渐减轻。
林邑川心中一震,不敢分心,立刻引导这股力量沿着既定路线运行。
随着真气的流动,他感觉到四肢百骸都在被一点点修复,原本僵硬的筋肉逐渐恢复弹性,心跳也变得平稳有力。
但这还不是终点。
当那股暖流抵达丹田时,竟骤然翻涌起来,如同汹涌的潮水,不断冲击着他身体的极限。
林邑川只觉得全身的毛孔都张开了,仿佛要将周围的天地元气都吸纳进来。
那种感觉,就像是整片天地都在回应他的呼唤,将最纯粹的力量注入他的体内。
疼痛与力量感交织,他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眉头紧皱,额头青筋暴起,继续引导着这股力量在经脉中运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汗水顺着下巴滴落,砸在地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他的双腿已经快要支撑不住,视线也开始模糊,但他依旧咬牙坚持,不肯放弃。
终于,在某一刻,“轰”的一声,仿佛有什么桎梏被打破了。
林邑川只觉得全身一轻,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充斥着全身。
他缓缓睁开双眼,看着自己的双手,皮肤下隐隐浮现出一层晶莹的光泽,仿佛水晶般剔透。
他轻轻握拳,掌心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竟是内力外放的表现!
一拳挥出,前方的空气竟发出一声低沉的爆响,像是雷鸣初起,又似狂风掠过。
这种强大的力量感,让他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知道,自己终于突破到了炼体四重圆满。
这一刻,他没有欢呼,也没有激动,只是静静地站着,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
风吹过他的发梢,带来一丝夜露的清凉。
他仰头望向星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只是开始。”他在心中默念。
未来还有无数未知的挑战等待着他,而他,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切。
“邑川!”母亲的声音从堂屋传来,带着一丝急切,“夫子和邻居们都到了,快过来!”
林邑川整了整衣襟,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
他站在镜子前看了眼自己——一身素色长衫,腰间束带整洁,眼神坚定而沉静。
走进堂屋时,屋内已坐满了人。
老夫子白须飘飘,正与几位乡邻谈笑风生。
王猎户、赵铁匠、孙秀才等都在座,还有阿福和张二柱等几个同窗也早早赶来。
看到林邑川进来,夫子慈祥地笑了,招手道:“邑川,来坐。”
邻居们也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那目光中,有欣慰,有期待,也有不舍。
今天是他在学堂的最后一天——正式毕业的日子。
林父在镇上最大的悦来酒楼设宴,感谢夫子多年教导,也为儿子送行。
夜幕降临,灯火通明,悦来酒楼二楼雅间早已布置妥当。
小二穿梭其间,端菜斟酒,香气四溢。
桌上摆满了丰盛佳肴:
红烧肉色泽红亮,酱香浓郁,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清蒸鱼鲜嫩多汁,鱼皮微脆,肉质滑嫩,仿佛还在水中游动;
糖醋排骨酸甜适中,骨酥肉烂,令人食欲大开;
还有一道炖山鸡,汤色金黄,香气扑鼻,配以山菌与野笋,滋味鲜美;
此外更有几样时令小炒和一壶温热的桂花酿,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林邑川坐在主位,看着周围熟悉的面孔,心中满是感动。
这些人,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日夜,见证了他的成长。每一个人都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老夫子放下酒杯,目光慈祥地看着林邑川,语重心长地说:“你在学堂这六年,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实乃我青云学堂之骄傲。”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若你愿意,我可以为你写一封推荐信,送你入大丰城的官方学堂。将来必定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封侯拜相也并非难事。”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都认为这是条无比光明的道路。
林邑川站起身,向夫子深深一揖:“多谢夫子栽培,学生深知这是一条光明大道。”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语气平稳:“但我志不在此。”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出惊讶之色。
赵小虎忍不住问道:“邑川,这是为何?如此大好前程,你为何要放弃?”
林邑川望向窗外,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为世界披上了一层银纱。
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听父亲说,家乡遭遇过流匪,敌人烧杀抢掠,一个村子被灭一空。我仿佛亲眼看到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孩子们饿得啼哭不止,眼神中满是恐惧和无助……”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却坚定:“那时我就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一切,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他没有说出自己修炼的事,只因他知道,这条路一旦暴露,便会引来太多关注与阻碍。
“这些年,我在课余时间也在学习一些武艺。”他继续说道,“我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武者,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用自己的双手去守护这片土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众人听得沉默。
阿福率先打破寂静:“那你打算去哪儿?总不能一直在这小镇吧?”
林邑川点头:“我会先前往南岭,听说那里有个隐世宗门,招收有志青年。如果能通过考核,我便有机会真正踏上武道之路。”
张二柱皱眉:“可武道之路艰难无比,稍有不慎就可能丧命,你真的想好了?”
“我想好了。”林邑川目光坚定,“我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比起官场,它更贴近我的内心。”
赵小虎叹了口气:“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们也不拦你。只是……以后别忘了咱们这些老朋友。”
“那是自然。”林邑川笑着碰杯。
王猎户感慨道:“你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孩子,如今终于找到自己的路,真不容易。”
林父也在一旁欣慰地点头:“我家川儿,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林母轻轻擦拭眼角,低声呢喃:“希望你能走好这条路。”
晚宴在欢声笑语中继续,林邑川与众人举杯畅饮,感谢他们多年来的陪伴和支持。
每一杯酒,都喝得无比畅快;
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温暖和关怀。
阿福举起酒杯:“林川,不管你是做官还是习武,咱兄弟几个都支持你!以后要是成了大侠,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朋友。”
“那是自然。”林邑川笑着碰杯。
赵小虎也笑道:“你要真成了大侠,记得回来请我们吃顿好的。”
“一定。”林邑川点头,眼中带着笑意,也藏着不舍。
老夫子轻叹一声,举杯敬他:“为师虽惋惜你未能继承文脉,但也为你感到骄傲。愿你前路坦荡,不负初心。”
林邑川郑重回礼:“学生定不负所望。”
夜深了,众人散去。
林邑川站在酒楼前,望着满天繁星,它们在夜空中闪烁,如同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个世界。
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或许会有荆棘,或许会有坎坷,但他的心中却无比坚定。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或许会充满艰辛,但他无所畏惧。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修炼的事,也没有展示任何成果。
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靠炫耀来证明自己,而是用行动去实现目标。
他握紧拳头,感受体内澎湃的力量,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我会变强。”他低声自语,“强大到足以守护一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命人的仙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