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秋关上院门时,指尖还残留着木门上粗糙的木纹触感。院角的老榆树在午后阳光里投下斑驳阴影,风穿过枝叶,将豆腐坊飘来的豆香揉碎在空气里,明明是熟悉的温暖气息,她却因方才玉佩的异动,心跳得比往常快了几分。
她快步走回堂屋,沈念安正坐在小板凳上,把刚摘的黄瓜切成小块,用干净的粗瓷碗盛着,见她进来,立刻举着碗跑过来:“娘,你快尝尝,这黄瓜比上次的更甜!”小孩的指尖沾着翠绿的瓜汁,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的星星,林晚秋接过碗,咬下一块,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漫开,瞬间压下了方才与张兰周旋的些许疲惫。
“好吃,念安挑的瓜最甜。”林晚秋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目光却不由自主落在领口——那里贴着皮肤,藏着那块祖传的玉佩。方才张兰转身离开时,她分明感觉到玉佩传来一阵细微的温热,不像平时的冰凉,倒像有股暖流顺着玉佩边缘,悄悄钻进了她的血脉里,紧接着,脑海中就响起了那道机械又清晰的声音。
“念安,你先自己玩会儿,娘去屋里整理下东西。”林晚秋把碗递给儿子,脚步轻快地走进里屋,反手关上房门。屋内光线稍暗,她立刻从领口取出玉佩——温润的白玉在昏暗里泛着淡淡的莹光,表面原本模糊的纹路,此刻竟清晰了几分,像有细密的光在纹路里流动。
她集中精神,心念一动,熟悉的眩晕感袭来,下一秒,便已置身于空间之中。
与往常不同,这次映入眼帘的,除了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物资、土地里长势喜人的作物,在空间最东侧,竟多了一座小巧的木质养殖棚。棚子约莫半人高,用打磨光滑的圆木搭建而成,棚顶铺着厚厚的茅草,边缘还挂着几串晒干的艾草,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棚子前的空地上,几只羽毛油亮的土鸡正低头啄食,橘黄色的脚爪在松软的泥土上留下浅浅的印记,还有三只嫩黄色的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跟在母鸡身后,发出“叽叽”的轻叫,模样憨态可掬。
林晚秋快步走过去,伸手轻轻抚摸一只土鸡的羽毛,柔软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土鸡温顺地偏了偏头,没有丝毫抗拒。她的目光被棚子旁立着的一块木牌吸引,上面用清晰的字迹写着“初级养殖术技能面板”,下方还列着几行小字:
? 解锁条件:成功化解人为危机(张兰投毒事件),获得空间积分100点。
? 技能内容:掌握鸡、鸭、鹅等常见家禽的养殖技术,包括饲料配比、疫病防治、生长周期管理。
? 配套物资:初始家禽(土鸡5只、土鸭3只)、基础饲料配方、简易养殖工具(喂食槽、饮水器、体温计)。
? 升级条件:累计养殖家禽数量达50只,且成活率不低于90%,可解锁中级养殖术(猪、羊等家畜养殖)。
林晚秋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前世她作为美食博主,虽擅长烹饪,却对养殖一窍不通,如今有了这初级养殖术,简直是如虎添翼!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肉和蛋都是稀缺品,若是能把养殖搞起来,不仅能让念安每天吃上有营养的鸡蛋,将来还能把多余的家禽和蛋类拿到市场上去卖,再加上现有的豆腐生意,家里的收入就能更上一层楼,甚至还能带动村里的人一起养殖,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她弯腰拿起放在棚子旁的《初级养殖术手册》,泛黄的纸页上,用工整的字迹详细记录着养殖要点。比如土鸡的饲料,需要将空间里的玉米、豆粕、麦麸按照3:2: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量切碎的青菜叶和骨粉,保证营养均衡;鸭子则需要在饲料中多加些小鱼干和贝壳粉,促进骨骼生长;在疫病防治方面,手册上还记载了几种常见的家禽疾病症状及治疗方法,比如鸡瘟的早期症状是精神萎靡、羽毛蓬松,可用空间里的艾草、金银花煮水喂食,连续三天即可痊愈。
林晚秋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个时辰。她合上手册,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首先,要在自家后院或者后山找一块合适的地方搭建养殖棚,考虑到村里人的眼光,初期养殖规模不宜过大,先从几只鸡、鸭开始,等掌握了养殖技巧,再慢慢扩大规模;其次,饲料方面,空间里的玉米、豆粕等物资充足,可以先从空间里取出一部分作为初始饲料,同时在自家院子里开辟一小块土地,种植专门用来喂家禽的青菜,这样既能节省空间物资,又能让家禽的饲料更加新鲜;最后,要严格按照手册上的方法进行管理,定期给家禽检查身体,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确保家禽健康生长。
“娘,你在屋里干啥呢?俺都等你半天了!”沈念安的声音从屋外传来,打断了林晚秋的思绪。她连忙收起手册,心念一动,退出了空间,将玉佩重新藏回领口。
打开房门,沈念安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根刚折的柳枝,脸上带着些许委屈:“娘,你怎么待了这么久,俺还以为你不理俺了呢。”
林晚秋蹲下身子,轻轻捏了捏儿子的脸蛋,笑着说:“娘怎么会不理念安呢?娘是在整理东西,想给念安一个惊喜。”
“惊喜?”沈念安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好奇地问,“娘,什么惊喜啊?是不是有好吃的?”
林晚秋故意卖了个关子:“暂时保密,等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不过念安要答应娘,到时候看到惊喜,不能告诉村里的其他人,好不好?”
沈念安用力点点头,小脑袋像拨浪鼓似的:“俺答应娘!俺一定不告诉别人!”
看着儿子天真的模样,林晚秋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养殖这件事在初期必须保密,村里不乏像张兰、沈老太这样眼红的人,若是让她们知道自己开始养鸡、养鸭,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等将来养殖规模扩大了,技术也成熟了,再慢慢告诉村里信任的人,带动大家一起养殖。
林晚秋挎着个装满镰刀、绳子的竹篮,假装去后山割猪草,悄悄往后山走去。后山离村子有二里地,山上长满了松树林和低矮的灌木,越往里走,人迹越罕至。林晚秋顺着一条被踩出来的小路往上爬,脚下的泥土带着雨后的湿润,偶尔还能看到几只蹦跳的蚂蚱,惊得草丛里的虫子“吱吱”叫。
她按照手册上的要求,四处查看地形。走到半山腰时,忽然眼前一亮——这里有块约莫两丈见方的平坦空地,背靠一块巨大的岩石,正好能挡住北风,前面是一片稀疏的杨树林,既能遮挡视线,又不会挡住阳光。更妙的是,空地旁边有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取水方便极了。
林晚秋用卷尺量了量空地的尺寸,又蹲下身摸了摸土壤——松软肥沃,用来搭鸡棚再合适不过。她心里盘算着:鸡棚主体用圆木搭建,棚顶铺茅草,四周用树枝编篱笆,再在旁边挖个小坑储存饲料,溪边安个饮水器……想着想着,仿佛已经看到几只油亮的土鸡在棚子里踱步,念安捧着热乎鸡蛋笑的模样,她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接下来几天,林晚秋一边忙着磨豆腐、卖豆腐,一边见缝插针地准备搭建鸡棚的材料。她从空间里取出几根碗口粗的圆木——这是她前世储存的装修用木材,如今锯成合适的长度,正好做鸡棚的立柱。又拿出一捆结实的麻绳,还有几大捆晒干的茅草,这些都用竹篮一点点往后山运,每次都选在清晨天不亮或傍晚村里人都睡下的时候,生怕被人撞见。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林晚秋就背着一捆圆木往后山走。露水打湿了她的裤脚,凉丝丝的,远处传来几声鸡鸣,空气里满是青草和泥土的清香。她刚把圆木放在空地上,就听到身后传来“咔嚓”一声——是树枝断裂的声音!林晚秋心里一紧,猛地转身,手里紧紧攥住镰刀,警惕地看向四周。
“晚秋?是你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林晚秋抬头一看,竟是村里的李大叔。李大叔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妻子早逝,独自带着一个女儿过活,平时林晚秋卖豆腐时,他总会多买一块,还常帮她挑水、劈柴,是村里少有的真心待她好的人。
林晚秋松了口气,放下镰刀,走上前:“李大叔,您怎么这么早来后山?”
李大叔扛着一把斧头,挠了挠头,笑着说:“俺来砍点柴,家里的柴快烧完了。你这丫头,大清早的背着这么粗的木头,是要干啥?”他目光落在那几根圆木上,眼里满是疑惑。
林晚秋心里盘算着,李大叔为人可靠,与其瞒着他,不如说实话,说不定还能请他帮忙。她压低声音,把想搭鸡棚给念安补身体的事说了,只是隐去了空间的事,只说是托城里的远房亲戚弄来的鸡苗。
李大叔听完,立刻点头:“这是好事啊!念安那孩子太瘦了,是该补补。你一个丫头片子,搭鸡棚哪有力气?俺帮你!正好俺今天没别的事,咱们一起搭,天黑前准能搭好!”
林晚秋又惊又喜,眼眶都有些发热:“真的吗?谢谢您李大叔!俺……俺给您工钱!”
“说啥工钱呢!”李大叔佯怒道,“你这丫头,平时帮俺家丫头缝缝补补,俺都没谢你呢。搭个棚子算啥?走,咱们先把立柱立起来!”
有了李大叔的帮忙,搭建鸡棚的速度快了不少。李大叔力气大,负责把圆木埋进土里当立柱,林晚秋则用麻绳把横木绑在立柱上,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透过杨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大叔擦了擦汗,对林晚秋说:“丫头,这棚子得搭高些,不然夏天热,鸡也容易生病。俺再去砍几根长点的木头,把棚顶架高些。”
林晚秋连忙递过水壶:“您先喝点水歇会儿,俺去砍。”
“不用,你歇着,俺去。”李大叔接过水壶,猛灌了几口,扛起斧头就钻进了树林。林晚秋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激——在这个人心复杂的年代,能遇到这样真心帮衬的人,真是她的幸运。
中午时分,鸡棚的主体框架终于搭好了。李大叔又帮着林晚秋把茅草铺在棚顶上,茅草铺得厚厚的,既能遮雨,又能隔热。林晚秋则在棚子四周用树枝编篱笆,树枝选的是有韧性的柳条,一根根编织在一起,紧密又牢固。她还特意在篱笆上留了个小门,方便进出喂食、捡蛋。
“好了!”李大叔拍了拍手,看着搭好的鸡棚,满意地笑了,“这棚子结实着呢,刮风下雨都不怕。丫头,你再弄个喂食槽和饮水器,就能养鸡了。”
林晚秋看着眼前的鸡棚——四四方方的,立在空地上,像个小小的堡垒,心里满是成就感。她从竹篮里拿出两个刚做好的白面馒头,递给李大叔:“李大叔,谢谢您,您吃个馒头垫垫肚子。”这白面馒头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平时她和念安都舍不得吃,今天特意带来感谢李大叔。
李大叔推辞不过,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眼里满是惊讶:“这馒头咋这么香?比过年时公社发的还好吃!”
林晚秋笑了笑:“是俺托亲戚弄来的白面,您要是喜欢,下次俺再给您带两个。”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李大叔怕家里的女儿担心,便先回去了。
在李大叔的帮助下,养殖棚很快就搭建好了。棚子比空间里的略大一些,足够容纳十几只家禽,棚顶铺着厚厚的茅草,能遮风挡雨,棚子四周用树枝围起来,防止家禽跑出去,也能阻挡野兽入侵。林晚秋还在棚子旁边挖了一个小坑,用来储存饲料和工具,又从溪边引来一根细竹管,将溪水引到棚子前的饮水器里,方便家禽喝水。
搭建好养殖棚后,林晚秋趁着夜色,从空间里将5只土鸡和3只土鸭悄悄转移到了后山的养殖棚里。她按照《初级养殖术手册》上的方法,调配好饲料,倒入喂食槽中,土鸡和土鸭立刻围了过来,欢快地啄食起来。看着它们进食的模样,林晚秋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自己的养殖事业,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秋每天都会在清晨或傍晚,趁着没人的时候,悄悄去后山给家禽喂食、换水,检查它们的生长情况。土鸡和土鸭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长势很好,土鸡的羽毛越来越油亮,土鸭也渐渐长出了灰色的羽毛,开始尝试在小溪里游泳。
这天傍晚,林晚秋像往常一样去后山查看家禽,刚走到养殖棚附近,就听到棚子里传来“咯咯哒”的叫声。她心里一喜,快步走过去,只见一只土鸡正站在棚子角落的草窝里,旁边躺着一枚温热的鸡蛋,蛋壳呈淡褐色,上面还沾着少许绒毛。
“太好了!终于下蛋了!”林晚秋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让她心里充满了喜悦。这是她养殖以来收获的第一枚鸡蛋,虽然不大,却是她努力的成果,更是她和念安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她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的布包里,转身准备回家。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山坡上,将草木染成了温暖的橘黄色。林晚秋看着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养殖生意做好,让念安过上富足的生活,也让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
回到家,沈念安正坐在院子里等着她。看到林晚秋回来,立刻跑过来:“娘,你回来啦!今天有没有惊喜啊?”
林晚秋笑着从布包里拿出那枚鸡蛋,递到儿子面前:“念安你看,这是什么?”
沈念安眼睛一亮,兴奋地叫道:“鸡蛋!是鸡蛋!娘,这是哪里来的鸡蛋啊?”
“这是娘给你准备的惊喜啊。”林晚秋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说,“以后咱们每天都能有鸡蛋吃了,念安吃了鸡蛋,就能长得更高、更壮了。”
沈念安小心翼翼地接过鸡蛋,像捧着宝贝似的,开心地说:“太好了!谢谢娘!俺明天要吃水煮蛋!”
“好,明天娘就给你煮水煮蛋。”林晚秋看着儿子开心的笑脸,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她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