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带着暖意,却吹不散公社医院病房里的沉闷。沈老太躺在靠窗的病床上,脸色苍白如纸,手臂上扎着输液针,药液顺着透明的管子缓缓滴落,在阳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林晚秋坐在床边的木凳上,正小心翼翼地给沈老太掖好被角,指尖触到老人微凉的手背,心里泛起一丝柔软。
“妈,感觉怎么样?要不要喝点水?”林晚秋轻声问,声音温柔得不像从前那个被婆家磋磨时据理力争的模样。自从沈老太住院,她便把市区店铺的活交给王富贵临时帮忙照看,每天清晨做好清淡的流食送到医院,帮老人擦脸、喂饭、按摩浮肿的双腿,傍晚才匆匆赶回市区。
沈老太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目光落在林晚秋身上,嘴角动了动,声音沙哑:“不用……你忙你的去,别在这儿耽误功夫。”话虽生硬,却没了往日的刻薄,眼底甚至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林晚秋笑了笑,从带来的布包里掏出一个苹果,用开水烫过的刀子切成小块,递到沈老太嘴边:“不耽误,店里有廷舟和王老板帮忙,没事的。您吃点苹果,补充点维生素,好得快。”
沈老太迟疑了一下,还是张口含住了苹果块。清甜的果香在嘴里散开,她忽然想起以前对林晚秋的种种刁难——寒冬里让她去河边洗衣服,故意藏起她给念安煮的米粥,联合张兰挑拨她和沈廷舟的关系……再看看眼前这个忙前忙后的儿媳,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难受得厉害。
“晚秋……”沈老太忽然开口,声音带着颤音,“以前……是妈对不住你,你别往心里去。”
林晚秋手里的刀子顿了一下,抬头看向沈老太,见老人眼里泛着水光,心里也软了下来:“妈,过去的事都过去了,现在您好好养病,比什么都重要。咱们是一家人,哪有记仇的道理?”
正说着,病房门被推开,沈廷舟提着一个食盒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室外的清风:“妈,晚秋,我买了您爱吃的小米粥和煮鸡蛋。”他把食盒放在床头柜上,先给沈老太掖了掖被角,又转身递给林晚秋一条热毛巾,“跑了一路,擦擦汗。”
林晚秋接过毛巾,擦去额角的薄汗,看着沈廷舟熟练地盛出小米粥,用勺子舀起一勺吹凉,才递到沈老太嘴边。阳光落在夫妻二人身上,勾勒出温馨的轮廓,沈老太看着这一幕,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她活了大半辈子,从未想过有一天,这个曾经被她视作“外人”的儿媳,会像亲闺女一样照顾她。
“廷舟,你也坐会儿,别总忙前忙后的。”沈老太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从未有过的温和。
沈廷舟笑了笑,坐在林晚秋身边的木凳上:“没事,我年轻,不累。您好好吃饭,医生说您得多补充营养,才能早点出院。”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和沈廷舟轮流在医院陪护。沈廷舟白天去村里作坊协调原料,确保市区店铺的货源供应,晚上则守在病房里,帮沈老太翻身、接尿、喂夜药,夜里稍有动静就醒过来查看;林晚秋则负责白天的照料,还特意从空间里取出一些温和的营养粉,混在粥里给沈老太补充营养,老人的气色渐渐好了起来。
这天中午,林晚秋正给沈老太按摩腿部,忽然听到病房外传来张兰的声音,还夹杂着沈老大的咳嗽声。她起身开门,看到沈老大和张兰提着一篮鸡蛋站在门口,两人脸上都带着局促。
“晚秋,我们……我们来看看妈。”张兰的声音有些不自然,手里的篮子攥得紧紧的,像是怕被拒绝。自从沈老太住院,她就一直没敢来,一来是愧疚以前对林晚秋的刁难,二来是怕沈老太还在气头上。
林晚秋侧身让他们进来,笑着说:“大哥,大嫂,快进来吧,妈正念叨你们呢。”
沈老大走进病房,看到病床上的沈老太,眼圈瞬间红了:“妈,您怎么样?都是儿子不好,没照顾好您。”他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这次听说母亲住院,特意请假赶了回来。
沈老太看到儿子和儿媳,心里一暖,却故意板起脸:“你们还知道来?我还以为你们把我这个老太婆忘了呢。”
张兰赶紧上前,把鸡蛋放在床头柜上,局促地说:“妈,我们哪能忘了您?这几天我一直在家里煮鸡蛋,想着您能吃了就送过来。以前是我不懂事,总跟晚秋闹矛盾,您别生气,以后我一定改。”
林晚秋笑着打圆场:“大嫂,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现在咱们一起照顾妈,让妈早点好起来。您要是不忙,以后白天就来医院帮帮忙,我下午还得回市区看店。”
张兰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忙!不忙!我以后天天来,帮您照顾妈!”
从那天起,病房里的人多了起来。沈老大每天早上来医院帮沈老太擦身,中午回家做饭送到医院;张兰则负责白天陪护,帮老人喂水、按摩,虽然笨手笨脚,却格外认真,连林晚秋教她的“轻揉腿部促进血液循环”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林晚秋来医院时,正好看到张兰在给沈老太读报纸——虽然很多字不认识,读得磕磕绊绊,沈老太却听得津津有味,嘴角还带着笑意。看到这一幕,林晚秋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个曾经充满矛盾的家庭,终于在病床前找回了久违的和睦。
这天傍晚,林晚秋和沈廷舟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沈老太忽然拉住林晚秋的手,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布包,塞到她手里:“晚秋,这是我攒的一点私房钱,你拿着,给念安和溪溪买些吃的,别总为我花钱。”
林晚秋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张皱巴巴的纸币和一些硬币,加起来也不过十几块钱,却沉甸甸的——这是老人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她鼻子一酸,把布包塞回沈老太手里:“妈,您的钱自己留着,孩子们有我和廷舟照顾,不缺吃的。等您出院了,咱们一家人一起回村里,我给您做您爱吃的红烧肉。”
沈老太看着林晚秋真诚的眼神,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晚秋,委屈你了……以前是妈糊涂,以后妈一定好好待你,待念安和溪溪。”
林晚秋帮沈老太擦去眼泪,笑着说:“妈,咱们一家人,不说委屈的话。等您好了,咱们一起去市区的店里看看,让您尝尝咱们做的芝麻酥和紫薯糕,可好吃了。”
走出医院时,夕阳正缓缓落下,把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沈廷舟握住林晚秋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力量:“晚秋,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妈也不会这么快放下心结。”
林晚秋靠在沈廷舟肩上,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满是踏实:“咱们是一家人,本该互相包容。以前的矛盾就像窗户上的灰尘,擦干净了,阳光就能照进来了。”
回到市区的家,沈念安和沈念溪正坐在门口等他们。沈念安看到林晚秋,立刻跑过来,举着手里的小账本:“妈妈,今天店里卖了好多东西,王叔叔说比昨天还多赚了三块钱呢!我还帮妹妹画了一幅画,你看!”
沈念溪也伸出小手,甜甜地喊:“妈妈!爸爸!”
林晚秋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一下,看着儿子手里的画——画纸上,一家五口手拉手站在“晚秋食品店”门口,沈老太坐在中间,脸上带着笑容,旁边还写着“奶奶快点好起来”。
“念安画得真好,等奶奶出院了,咱们把这幅画拿给奶奶看,她肯定很高兴。”林晚秋笑着说。
沈念安用力点头:“好!我还要教奶奶画画,教她唱儿歌!”
沈廷舟看着眼前温馨的一幕,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这个曾经充满矛盾的家庭,终于在林晚秋的包容和付出下,变得和睦起来。而这份和睦,比任何财富都珍贵。
接下来的日子,沈老太的身体渐渐好转,能坐起来和人说话,甚至能在林晚秋的搀扶下慢慢走动。沈老大和张兰也每天准时来医院帮忙,病房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争吵,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
出院那天,阳光正好。沈廷舟背着沈老太,林晚秋提着行李,沈老大和张兰跟在后面,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走出医院。沈老太靠在沈廷舟背上,看着身边的儿媳和儿子,心里满是满足——她终于明白,家庭的幸福不是靠刁难和算计得来的,而是靠互相包容、互相扶持,靠每个人都付出真心。
“晚秋,回家我给你包饺子,你最爱吃的白菜猪肉馅。”沈老太轻声说,语气里满是慈爱。
林晚秋笑着点头:“好啊,我还得跟您学学,以后做给念安和溪溪吃。”阳光洒在一家人身上,温暖而明亮。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