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六年的初夏,暖风裹挟着槐花香漫过市区的街巷,将沈家门口那棵老槐树的枝叶吹得沙沙作响。林晚秋正站在院子里翻晒新收的棉花,洁白的棉絮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像极了她此刻心底涌动的温柔。沈廷舟从身后轻轻拥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裹着初夏特有的暖意:“晚秋,咱们婚礼定在下月初六吧,那天是黄道吉日,正好孩子们也放暑假,能热热闹闹的。”
林晚秋手中的动作一顿,棉絮从指间滑落少许,她转过身,撞进沈廷舟深邃的眼眸里。那双眼曾映过战场的硝烟、分离的苦楚,如今却只盛着她的身影,像浸在温水中的黑曜石,亮得让人心尖发烫。“真的要办吗?”她轻声问,指尖不自觉地攥住了沈廷舟的衣角——前世作为美食博主,她见过无数场盛大的婚礼,却从未想过,自己能在这六零年代末的时光里,拥有一场属于自己的仪式。
“当然要办。”沈廷舟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做饭、种庄稼留下的痕迹,却在他眼中比任何珠宝都珍贵,“当年你嫁我时,只有一床旧被褥、两个粗瓷碗,连件像样的新衣都没有。这些年让你跟着我吃苦,如今日子好了,我总得让你风风光光的,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林晚秋是我沈廷舟这辈子唯一的妻。”
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林晚秋的心湖,漾开层层涟漪。她想起刚穿越来时,自己裹着破棉袄在雪地里挣扎,想起沈老太刻薄的嘴脸、张兰贪婪的眼神,想起沈念安瘦得像根豆芽菜的模样。那些苦日子像褪色的旧布,如今被眼前的温暖层层覆盖,竟让她鼻尖微微发酸。“好。”她仰头看着沈廷舟,嘴角扬起一抹明亮的笑,“那咱们可得好好准备,让孩子们也高兴高兴。”
消息传到沈老太耳中时,她正坐在客厅里给沈念溪绣虎头鞋。针线猛地顿住,绣花针在指尖戳出个小红点,她却浑然不觉,只睁大眼睛看着沈廷舟:“你们……真要补办婚礼?”这些日子她跟着林晚秋学了不少新观念,却仍觉得“补办婚礼”是件新鲜事——在她那个年代,夫妻哪有这么多讲究,能凑在一起过日子就不错了。
沈廷舟笑着点头,将刚从百货商场买来的绸缎布料放在桌上,那是块石榴红的软缎,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娘,这是给晚秋做嫁衣的料子,您帮着看看,合不合身。”沈老太伸手摸了摸布料,指尖传来丝滑的触感,比她年轻时见过的最好的布料还要精致。她看着沈廷舟眼中的认真,又想起林晚秋平日里对她的好,眼眶突然热了:“好,好,我来帮她做,保证做得漂漂亮亮的,让晚秋比城里姑娘还体面。”
接下来的日子,沈家上下都忙碌起来。沈廷舟忙着联系场地——他特意包下了市区最大的国营饭店“红旗饭店”的宴会厅,又托战友从外地捎来彩色气球和红色地毯,要把场地布置得喜庆又热闹。林晚秋则忙着准备喜糖和请柬,她用自己食品坊里的芝麻糖、花生酥做喜糖,又在每张请柬上都亲手贴上一朵红纸剪的喜字,指尖的温度仿佛都透过红纸传了出去。
沈念安和沈念溪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沈念安今年已经十二岁,出落得挺拔清秀,他主动承担起写请柬的任务,一笔一划写得认真,连父亲战友的名字都反复核对好几遍,生怕出错。沈念溪才六岁,扎着两个羊角辫,每天都跟在奶奶身后,帮着穿针引线,虽然经常把线穿错,却依旧兴致勃勃:“奶奶,我要给娘的嫁衣绣上小凤凰,让娘像仙女一样!”沈老太被她逗得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眼角却泛起了泪光——她这辈子从未想过,自己能有这样和睦的家庭,能亲手给曾经被自己百般刁难的儿媳做嫁衣。
婚礼前一天,红旗饭店的宴会厅里已经布置得焕然一新。红色的地毯从门口一直铺到舞台中央,两侧挂着彩色的气球,气球下面系着写有“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红纸条。舞台中央摆放着一张铺着白色桌布的长桌,上面放着两个大红的暖水瓶和一套崭新的搪瓷杯,杯身上印着“喜”字,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沈廷舟站在宴会厅里,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期待——他想象着明天林晚秋穿着红嫁衣走进来的模样,想象着她脸上的笑容,心脏就像被温水泡过一样,柔软得一塌糊涂。
林晚秋此刻正在家里试穿嫁衣。沈老太手艺精湛,只用了半个月就把石榴红的软缎做成了一件漂亮的嫁衣,领口和袖口都绣着精致的缠枝莲纹样,裙摆处还绣着两只展翅的凤凰,凤凰的尾羽用金线勾勒,在灯光下泛着璀璨的光泽。林晚秋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穿着红嫁衣的自己,眼眶突然湿润了。她伸手抚摸着裙摆上的凤凰,指尖传来绸缎的丝滑触感,耳边仿佛响起了前世父母催她结婚的声音,又想起了穿越后沈廷舟对她的守护、孩子们对她的依赖。这些记忆交织在一起,让她心中充满了幸福感——原来,她真的在这个陌生的年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沈念溪跑过来,拉着林晚秋的裙摆,仰着小脸蛋说:“娘,您真好看!明天肯定是最漂亮的新娘!”沈念安也站在一旁,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却认真地说:“娘,明天我会好好保护您,不让任何人欺负您。”林晚秋蹲下身,抱住两个孩子,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谢谢你们,我的乖孩子。”
婚礼当天,天刚蒙蒙亮,沈家就热闹起来。沈老太早早地就起来给林晚秋梳头,她拿着一把桃木梳,轻轻梳理着林晚秋的长发,动作温柔得像在对待稀世珍宝:“晚秋,咱们老辈人说,新娘梳头要梳三下,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梳子划过发丝的声音轻柔悦耳,林晚秋闭上眼睛,感受着头顶传来的温度,心中满是安宁——这就是她想要的家,有长辈的疼爱,有爱人的守护,有孩子的陪伴。
沈廷舟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朵小红花,看起来英挺又精神。他站在门口,看着屋里忙碌的身影,嘴角一直挂着笑容。不一会儿,林晚秋穿着红嫁衣走了出来,头上盖着一块红盖头,手里拿着一方红帕子,脚步轻盈地走到他面前。沈廷舟伸出手,握住林晚秋的手,她的手有些微凉,却很柔软,他紧紧地攥着,仿佛要把她的温度永远刻在自己的掌心。
迎亲的队伍从沈家出发,引得街坊邻居都出来看热闹。沈廷舟亲自开车,林晚秋坐在副驾驶座上,红盖头下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窗外熟悉的街道——这条街她走了无数遍,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觉得每一处风景都那么可爱。街道两旁的邻居都笑着挥手祝福,有的还往车里扔糖果,甜丝丝的糖果落在座位上,像一颗颗幸福的小种子,在林晚秋的心底生根发芽。
到了红旗饭店,沈廷舟小心翼翼地扶着林晚秋下车,穿过人群,沿着红地毯走向宴会厅。宴会厅里已经坐满了宾客,有沈廷舟的战友,有林晚秋食品坊的员工,还有红旗公社的老邻居。看到他们走进来,所有人都站起来鼓掌,掌声像潮水一样涌来,淹没了整个宴会厅。沈念安和沈念溪穿着崭新的衣服,跟在他们身后,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他们的爹娘,今天是最幸福的人。
婚礼仪式在司仪的主持下开始了。沈廷舟和林晚秋走到舞台中央,面对着彼此。司仪笑着问:“沈廷舟同志,你愿意娶林晚秋同志为妻,一辈子爱护她、照顾她,无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都对她不离不弃吗?”沈廷舟看着林晚秋,眼神坚定得像山:“我愿意。”他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真诚。
司仪又问林晚秋:“林晚秋同志,你愿意嫁给沈廷舟同志为夫,一辈子支持他、陪伴他,无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都对他不离不弃吗?”林晚秋抬起头,看着沈廷舟深邃的眼眸,眼中泛起了泪光,却笑着说:“我愿意。”这三个字,她在心里说了无数遍,今天终于能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让她觉得无比幸福。
接下来是交换信物的环节。沈廷舟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银镯子,镯子上刻着精致的花纹,是他特意托银匠打造的。他轻轻握住林晚秋的手腕,将银镯子戴在她的手上,动作温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珍宝:“晚秋,这个镯子代表我的心,以后我的心就交给你了。”林晚秋也从包里拿出一块手表,那是她用自己食品坊赚的钱买的,表盘上印着“上海”两个字。她将手表戴在沈廷舟的手腕上,笑着说:“廷舟,以后咱们的日子,就像这手表一样,一分一秒都过得甜甜蜜蜜。”
台下的宾客都被这温馨的场面感动了,纷纷鼓掌祝福。沈老太坐在第一排,看着台上的两人,眼泪不停地往下掉,却笑着说:“好,好,真是太好了……”她想起以前自己对林晚秋的刻薄,想起林晚秋不计前嫌地照顾她,心中满是愧疚,却也满是欣慰——她知道,林晚秋和沈廷舟一定会幸福的,这个家也一定会越来越美满。
仪式结束后,宴席开始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红烧肉、糖醋鱼、炒虾仁,还有林晚秋亲手做的芝麻糖和花生酥。宾客们吃得津津有味,纷纷称赞饭菜好吃,更称赞沈廷舟和林晚秋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沈廷舟忙着给宾客敬酒,林晚秋则在一旁帮忙招呼,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默契——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们都一起扛过来了,以后的日子,也一定会携手并肩,越来越好。
宴席过半,沈念安和沈念溪跑上台,给父母献上了自己准备的礼物。沈念安拿出一幅画,画的是一家四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场景,画面温馨又可爱:“爹,娘,这是我画的,祝你们永远幸福。”沈念溪则拿出一朵用彩纸做的花,踮起脚尖递给林晚秋:“娘,这是我做的花,比真花还好看,祝您永远像花一样漂亮。”林晚秋接过礼物,紧紧抱住两个孩子,眼泪再次掉了下来——这就是她的幸福,有爱人,有孩子,有家人,有朋友,还有一个温暖的家。
婚礼结束后,沈廷舟扶着有些醉意的林晚秋回家。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林晚秋靠在沈廷舟的肩上,轻声说:“廷舟,谢谢你……谢谢你给了我一场这么完美的婚礼。”沈廷舟低头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傻瓜,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我还会给你更多的幸福,让你每天都像今天一样开心。”
回到家,沈老太已经给他们准备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放在一个红色的盘子里,寓意着“早生贵子”。她看着林晚秋,笑着说:“晚秋,今天累坏了吧?快吃点东西,早点休息。”林晚秋接过盘子,心中满是温暖——这个曾经刻薄的老太太,如今已经变成了她最亲的家人,用她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
接下来的日子,沈家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林晚秋的食品坊生意越来越好,她又开了一家分店,雇了几个下岗女工,不仅自己赚了钱,还帮助了别人。沈廷舟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利,因为表现突出,被提拔为部队的领导,却依旧每天准时回家,帮林晚秋做家务,陪孩子们读书。沈念安的数学天赋越来越突出,在学校里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还获得了市区的数学竞赛一等奖。沈念溪也越来越懂事,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经常帮奶奶做家务,是家里的“开心果”。
沈老太的身体也越来越好,每天都会去公园散步、练太极,认识了不少老年朋友。有时候,她还会去林晚秋的食品坊帮忙,看着食品坊里来来往往的客人,看着林晚秋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骄傲——她的儿媳,不仅善良能干,还这么有爱心,真是沈家的福气。
一天傍晚,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沈廷舟给林晚秋剥了一颗葡萄,递到她嘴边:“晚秋,咱们明年再要个孩子吧,让家里更热闹一点。”林晚秋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好啊,我也想再要个孩子,最好是个女儿,像念溪一样可爱。”沈念安和沈念溪听到这话,都兴奋地跳了起来:“太好了!我们要有弟弟或妹妹了!”沈老太也笑着说:“好,好,多子多福,咱们沈家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兴旺。”
月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一家人幸福的脸庞。林晚秋靠在沈廷舟的肩上,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的身影,看着沈老太慈祥的笑容,心中满是满足——她曾经以为,穿越到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自己注定要过苦日子。可没想到,她不仅找到了爱自己的丈夫,还拥有了可爱的孩子、善良的家人,更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她想起刚激活空间时的惊喜,想起第一次用空间里的物资给沈念安做红烧肉时的满足,想起和沈廷舟一起对抗反派时的坚定,想起补办婚礼时的感动。这些记忆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她在这个年代的幸福生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