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庙方向的火光尚未完全熄灭,如同垂死巨兽最后的喘息,在墨黑的夜空中映出一片不祥的暗红。指挥部里,最后几部电台正发出滴滴答答的急促声响,报务员们额头见汗,手指飞快地敲击电键,将最后的指令与收拢的信息传递出去。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烧焦的微糊味、汗味以及一种无形的、绷紧到极致的压力。
傅水恒团长最后扫视了一眼那张已是狼藉一片、标注了无数箭头与符号的军事地图,猛地抓起桌上的帽子扣在头上,动作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走!”他只吐出一个字,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傅必元政委默契地点点头,将一本密电码本塞进怀里,顺手检查了一下腰间的配枪。
我作为参谋长,负责断后指挥。看着团长、政委在警卫员护卫下迅速隐入指挥部后山的密林,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海中,那幅由系统提供的、带着淡淡蓝色光晕的动态区域地图再次浮现。与普通地图不同,它上面不仅标注了山川地貌,更以一种模糊的、流动的光晕形式,标示出敌军大致的兵力密度和主要动向。此刻,地图上代表日军的蓝色区域,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从东、北、西三个方向汹涌而来,其先头锋锐的“触须”已经探入了根据地腹地好几个点。而在我们刚刚离开的指挥部位置周围,蓝色正在快速加深、合拢。
“参谋长,各分散单位已确认接到指令,正按预定路线转移。警卫连一排负责掩护指挥部转移,已在外围布置完毕。”年轻的作战参谋小李压低声音报告,脸上还带着未褪的惊悸,但眼神已然坚定。
“好。”我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系统地图。地图上,在南偏西的方向,蓝色光晕显得相对稀薄,并且移动速度似乎略慢,与旁边那股急速穿插的蓝色主力之间,存在一道若隐若现的、弯曲的“缝隙”。这符合系统之前对日军左翼指挥官“龟田”,性格谨慎、推进求稳的侧写分析。
“通知警卫排,改变原定路线二。我们走野狼峪、穿过黑松林,向西南方向的赵家沟一带运动。”我迅速下达指令。这条路线比原计划更崎岖难行,但根据系统提示,似乎是目前生机最大的缝隙。
“野狼峪?”小李愣了一下,那里几乎不能称之为路,“参谋长,那里地形复杂,而且……”
“执行命令!”我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没有时间解释这“神机妙算”来源于脑海中那个超越时代的辅助。此刻,信任与决断比任何怀疑都重要。
小李不再犹豫,立刻转身传达命令。
我们这一行人,连同警卫战士、机要人员、电台兵,总共三十余人,迅速没入漆黑的夜色中。山路陡峭湿滑,全靠对地形的熟悉和互相搀扶摸索前行。身后远处,依稀还能听到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那是负责诱敌和迟滞的小部队在用生命为我们争取时间。每一次声响都让我的心揪紧一下。
系统界面偶尔会轻微闪烁,提供着周边更大范围的模糊态势。我能“感觉”到,几股强大的敌军正在我们原先可能选择的几条路线上加速合围,若按常理判断,我们几乎是自投罗网。而这种基于大数据(虽然这个时代并无此概念)和某种未知探测技术生成的动态感知,成了我们在这铁壁合围中唯一的光亮。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方斥候突然传来暗号,所有人立刻蹲伏隐蔽。片刻后,一队日军巡逻兵的皮靴声和叽里咕噜的说话声从下方不远处的山涧小径传来,手电筒的光柱胡乱晃动着。我们屏住呼吸,紧贴着冰冷的岩石和灌木丛。直到那队鬼子远去,众人才松了口气,看向我的目光中多了几分信服。若非临时改变路线,我们很可能与这股敌人迎头相撞。
“参谋长,您真是神了!”小李忍不住低声惊叹。
我摆摆手,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系统的帮助至关重要,但最终行走在刀尖上的,是这些活生生的战士。
与此同时,在另一条隐秘的山脊线上,一支精悍的小分队正在无声疾行。
这是由全团最顶尖的射手组成的“神枪”小分队,队长是猎户出身、绰号“鹰眼”的老兵赵铁柱。他们的任务,并非与日军大部队正面交锋,而是像致命的毒刺,进行精准狙杀与心理威慑,制造混乱,牵制敌人。
赵铁柱接到由我通过特殊信道(借助系统小幅提升了功率和加密性的便携电台)直接下达的命令:“鹰眼,目标区域,东岭坡至落马涧一线。敌侦察部队活动频繁,尤其注意敌军通讯兵、军官及炮兵观察员。自由猎杀,最大限度迟滞敌前沿侦察效率。必要时,可向黑石谷方向机动,与‘利刃’汇合。”
“神枪明白。”赵铁柱回复简短,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他一挥手,十几条身影如同鬼魅般散开,利用岩石、树木和夜色的掩护,迅速占据了东岭坡几个制高点。他们携带的,是经过兵工厂精心校准、配了少量光学瞄准镜的步枪,以及部分由系统积分“兑换”而来的、超越这个时代工艺的高精度专用狙击弹。
天色微明,晨雾在山间流淌。一支日军尖兵小队出现在东岭坡下,他们行动谨慎,配有电台和一名拿着地图、指指点点的军官。赵铁柱透过瞄准镜,稳稳地套住了那名军官的头部。他调整呼吸,心跳平稳,食指预压扳机。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清晨山林的宁静。那名日军军官应声倒地,额头绽开一朵血花。
“敌袭!狙击手!”日军小队顿时大乱,纷纷卧倒,盲目地向四周射击。
但神枪队的射手们位置刁钻,枪法精准。紧接着,又是几声冷枪,日军的电台兵、机枪手接连被点名。剩下的鬼子惊恐地蜷缩在掩体后,不敢轻易露头,通讯彻底中断,前进受阻。
整个上午,神枪队如同附骨之疽,在东岭坡至落马涧一带灵活转移,不断狙杀日军的指挥官、技术兵种,甚至打坏了日军一架宝贵的炮兵观测镜。他们行动诡秘,枪响人走,让负责清剿这一区域的日军中队疲于奔命,却又找不到主力,极大地延缓了日军对此区域的侦察和巩固速度,为我们主力的转移创造了宝贵的时间窗口。这种超远距离的精准打击,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开始意识到,八路军拥有了前所未见的、可怕的“神射手”。
而真正的重拳,则握在“利刃”特种作战分队手中。
队长陈山,原中央军校毕业,受过一定的特种作战训练,思维缜密,胆大心细。在成功袭击龙王庙补给点,造成巨大混乱后,“利刃”并未远遁,而是按照我通过系统加密信道发出的第二道指令,利用缴获的日军部分衣物和装备,进行有限度的伪装,向日军纵深悄然渗透。
我的指令基于系统提供的一个模糊但极有价值的情报提示:“疑似敌高级指挥前哨\/通讯中转节点,位于黑石谷以北废弃煤矿矿区,守备力量较强,但非主力作战部队。”
“利刃,你部任务:渗透至黑石谷矿区附近,确认该据点性质。若条件允许,予以摧毁或重创,夺取有价值情报。注意,此战不以歼敌为目的,以破坏指挥节点、获取情报为优先。若事不可为,立即撤离,向西南方向赵家沟区域靠拢。”
陈山接到命令,仔细研究了地图上那个废弃矿区的位置。它位于日军目前控制区域的相对后方,但并非绝对核心,守备估计以二线部队或宪兵为主。这种地方设立高级前哨或通讯节点,符合日军指挥官力求靠前、掌握一线战况的习惯。
“利刃明白。保证完成任务!”陈山回复,随即带领二十余名队员,如同暗夜中的狸猫,向黑石谷方向潜行。
他们避开大路和村庄,专走荒僻小径,甚至泅渡冰冷的溪流。途中,他们凭借高超的潜行技巧和系统提供的、对日军巡逻队大致动向的模糊预警(我通过电台间歇性地发送一些简短的区域安全提示),有惊无险地穿越了数道日军封锁线。
接近黑石谷矿区时,已是次日黄昏。陈山亲自带人前出侦察。果然,原本废弃的矿区入口处设立了沙包工事,拉起了铁丝网,竖起了天线,隐约可见身穿土黄色军服的日军哨兵身影,戒备明显比普通据点森严。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陈山还发现矿区内的主建筑(原矿务办公楼)门口停着几辆摩托车,天线林立,进出的人员虽非将官,但看气度像是参谋人员,还有背着皮质文件包的通讯兵频繁出入。
“参谋长判断没错,这里是个通讯枢纽,很可能兼做某个联队级指挥部的前进观察所。”陈山低声对副手说,“守备大约一个小队,加上通讯和参谋人员,总人数可能近百。硬冲代价太大。”
他们仔细观察,寻找弱点。发现矿区的供电似乎依赖于一台自备的柴油发电机,位置在主建筑侧后方的一个简易棚子里。而且,由于地处“后方”,日军的警戒更多是对外,内部相对松懈,尤其是夜间。
陈山制定了行动计划:夜间突袭。重点破坏发电机和通讯设备,趁乱突入主建筑,尽可能夺取文件、密码本,然后迅速撤离。
夜色深沉,月暗星稀。“利刃”队员们如同幽灵般解决了外围的暗哨,悄无声息地剪开了铁丝网。两名身手最好的队员携带系统兑换的高爆炸药和燃烧剂,潜向发电机棚。
“轰隆!”一声巨响,发电机棚被炸上了天,整个矿区瞬间陷入黑暗。几乎同时,其他队员从多个方向发起佯攻,吸引了日军守备部队的火力和注意力。
陈山亲自带领一个突击小组,利用黑暗和混乱,直扑主建筑。他们用手榴弹开路,冲锋枪横扫,迅速清理了门口和走廊的零星抵抗。冲进疑似指挥室的房间,里面几个日军参谋正惊慌失措地试图烧毁文件。
“哒哒哒!”一阵短点射,抵抗者被撂倒。陈山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电台和旁边一个打开的、写着“暗号表”和“兵力配置”字样的文件箱。
“把所有带字的纸,地图,密码本,全部装走!快!”陈山低吼着,队员们迅速将文件扫入随身携带的防水袋中。他还注意到桌上有一部奇怪的、比普通电台小得多的机器,似乎是某种新式的通讯或侦听设备,也一并顺手带走。
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外面的枪声愈发激烈,日军守备部队正在组织反扑。
“撤!”陈山毫不犹豫下令。队员们投出烟雾弹,借助烟雾掩护,按照预定路线迅速脱离矿区,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这次大胆的敌后突袭,不仅摧毁了日军一个重要的通讯节点,造成了指挥上的暂时混乱,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那个文件箱里,不仅有此次扫荡的部分兵力部署和联络暗号,更重要的是,里面有一份关于日军即将在扫荡后期,针对我根据地核心区域实施“细菌战”的初步方案摘要!而那部奇怪的机器,后来经确认,是一部小型野战密码机!
当陈山带着缴获的沉重文件和那部机器,在预定地点与跳出包围圈、刚刚抵达赵家沟附近密营的我们汇合时,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细菌战”字样,傅水恒团长一拳砸在树干上,双目喷火:“狗日的小鬼子!竟然要用这种断子绝孙的毒计!”
傅必元政委脸色铁青:“必须立刻向上级汇报,并向全体军民揭露敌人的阴谋!这份情报,价值连城!”
我则仔细查看着那部密码机,心中震动。系统的“神机妙算”,引导“利刃”分队这次看似冒险的行动,竟然截获了如此关乎根据地存亡的核心机密!这无疑是此次反扫荡斗争中,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
我们成功跳出了日军的铁壁合围,主力得以保存,而神枪分队与“利刃”分队的精准出击,不仅有效迟滞、迷惑了敌人,更获得了战略层面的意外收获。这一切,固然有系统提供的超越时代的信息优势,但更离不开战士们过硬的军事素质、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指挥员基于情报的果断决策。
站在赵家沟密营的山坡上,回望来时路,烽火连天。但我们知道,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手中的王牌尚未尽出,敌人的致命阴谋已被洞悉。接下来的,将是我们从战略被动转向主动出击,彻底粉碎这场残暴“五一大扫荡”的开始!
“神机妙算,”傅水恒团长看着我,脸上终于露出一丝久违的、带着杀气的笑意,“参谋长,接下来,该我们给小鬼子,好好算算总账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穿越到山西抗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