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部的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的叶子开始泛黄,几片早衰的落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悄无声息地落在泥地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的肃静,连平日里在院外嬉闹的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收敛了声响。
我站在指挥部门口,看着傅必元政委手里拿着一份刚由机要员快马送来的、封着火漆的文件,他的手指微微有些颤抖,脸上是一种混合着凝重、期待乃至一丝不安的复杂神情。傅水恒师长站在他身旁,背对着我,身板挺得笔直,望着墙上那张已被各种颜色铅笔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全国地图,久久没有说话。
我知道,那份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文件,终于来了。
“老陈,”傅水恒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沙哑,“进来,把门带上。”
我依言走进指挥部,木门在身后合拢,将外面秋日的天光与声响隔绝了大半。屋内,只剩下我们三人,以及那份摊开在旧八仙桌上的文件。
“党中央的紧急通报,”傅必元将文件推到我面前,指尖在标题上重重一点,“关于赴重庆参加和平谈判的,以及……这个,《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他们叫它《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我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词,感觉舌尖有些发涩。重庆,山城,那座远在西南、迷雾笼罩的战时陪都,此刻仿佛透过这纸文件,将它的触角延伸到了我们这间华北平原上的简陋指挥部。邀请?这更像是一道错综复杂的棋局的开端,而我们,都已身在局中。
我俯下身,逐字逐句地阅读。油灯的光线昏黄,跳跃在铅印的文字上,那些关于“和平建国”、“避免内战”、“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的条款,像是一串串美丽的泡沫,在眼前漂浮,却又让人担心一触即破。字里行间,我能嗅到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后那深不可测的暗流。
“你们怎么看?”傅水恒转过身,目光如炬,在我和傅必元脸上扫过。
傅必元推了推眼镜,沉吟道:“基调是积极的,和平、民主、统一,这都是全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如果真能按此执行,中国或许真能走上一条新路。”
傅水恒哼了一声,走到桌边,手指点着关于军队整编的那一条:“积极?老傅,你看看这里,‘中共领导之抗日武装部队’如何如何,‘接受国民政府整编’……整编?说得轻巧!怎么编?编到哪里去?谁来指挥?这后面藏着多少刀子,你看不出来?”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我完全理解他的担忧。这支队伍,是我们从无到有,一手创建,在日寇的铁蹄和封锁中,用鲜血和生命锤炼出来的。它是武器,更是命根子,是理想和信念的载体。拱手让人?谈何容易!
“师长的顾虑,也是我的顾虑。”我接口道,试图让气氛稍微理性一些,“但这是党中央的决策,是毛主席、周副主席他们亲赴虎穴,谈下来的结果。我们必须坚决拥护,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其中的精神和策略。谈判桌是另一个战场,我们在这里的理解和支持,同样重要。”
傅水恒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你说得对,老陈。拥护是要拥护,学习也要学习。但不能盲从,要带着脑子学,要看清里面的门道。这份文件,不仅要我们看明白,更要让全师的干部、战士,乃至根据地的老百姓,都能正确地理解!”
他猛地一拍桌子,决然道:“通知下去,立即召开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然后,全师暂停日常军事训练三天,集中学习《双十协定》!政治部要立刻拿出学习方案,老傅,你亲自牵头!”
“是!”傅必元和我同时应道。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独立师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瞬间转换了模式,从备战状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政治学习状态。
---
全师团以上干部会议在师部所在村子的打谷场上举行。黑压压坐了一片人,都是跟着我们出生入死、从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老战友。当傅必元政委站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高声宣读《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时,台下起初是一片寂静,随即,便响起了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我坐在台下前排,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困惑、不解、乃至愤懑。
宣读完毕,傅水恒师长走上台,他没有拿讲稿,双手按在桌沿,目光扫过全场。嘈杂声瞬间平息,所有人都望着他。
“同志们!”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文件,大家都听到了。心里有想法,有疑问,甚至有不痛快,是不是?我告诉你们,我傅水恒,也有!”
他开门见山的话,让台下许多干部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我们流血牺牲,打了八年,把小鬼子赶跑了。现在,有人说,要和平了,要建国了,这是天大的好事!我们举双手赞成!但是,和平怎么来?建国怎么建?是不是要把我们手里的枪交了,把我们的根据地让了,去换一个什么官半职,或者回家种地去?”
“绝不!”台下,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随即引来一片附和。
傅水恒抬手,压下声音:“对!绝不能!但是,同志们,我们也不能蛮干!党中央、毛主席高瞻远瞩,亲自去重庆,和蒋介石谈,不是为了我们去低头,去投降!是为了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是为了争取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是为了给我们争取时间,争取主动!”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这份《双十协定》,就是斗争的成果,也是斗争的武器!里面有些话,是说给老百姓听的,是说给国际上那些关注中国的人听的,是统一战线!也有些话,是我们的底线!比如,和平建国是目标,但军队国家化,怎么化?必须保证人民的军队性质不能变!政治民主化,怎么化?必须保证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
“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里面的辩证法!既要看到和平的希望,积极争取;又要看清潜在的危险,做好准备!任何只看到一面,忽视另一面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危险的!”
傅师长的讲话,像一把重锤,敲开了许多干部心头的硬壳。我看到不少人开始认真思索,交头接耳的内容也从单纯的抱怨,转向了对具体条款的探讨。
接下来,傅必元政委做了更细致的辅导报告,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逐条分析《双十协定》的可能影响和我们的应对策略。会议从下午一直开到夜幕降临,油灯和火把点亮了打谷场,讨论的热烈程度,丝毫不亚于部署一场大战役。
---
团以上干部会议结束后,学习的浪潮迅速向基层连队蔓延。
各团、各营、各连,都成立了学习小组。连队的文化教员、指导员们,成了最忙碌的人。他们需要将那份文绉绉的《双十协定》原文,转换成战士们能听懂的大白话,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讲解。
我带着师部的几个参谋,下到几个主力团去检查学习情况。
在一团三连的驻地,我看到指导员正站在一块用锅底灰涂黑的木板前,用粉笔写着“和平”、“民主”、“统一”几个大字。战士们围坐在地上,神情专注。
“同志们,咱们为啥要打仗?”指导员放下粉笔,问道。
“打鬼子!”战士们异口同声。
“对!打鬼子,是为了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现在鬼子投降了,咱们最大的愿望是啥?”
“回家种地,娶媳妇儿!”一个愣头青的小战士喊道,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指导员也笑了:“说得对!和平,就是能让咱们安心种地,娶媳妇,过日子!《双十协定》就是要争取这个和平!”
“那……国民党能真心给咱和平吗?”一个年纪稍长的班长皱着眉头问。
“问得好!”指导员赞许地点点头,“所以,协定是协定,咱们心里还得有根弦!党中央要求我们学习,就是要我们既盼着和平,又不能放松警惕!就像咱们平时站岗,盼着天下太平,但手里的枪,能随便放下吗?”
“不能!”战士们回答得斩钉截铁。
“对!不能!咱们学习《双十协定》,就是要明白,和平是争来的,不是求来的!咱们越是强大,越是团结,和平就越有希望!”
听着指导员深入浅出的讲解,看着战士们从迷惑到渐渐明晰的眼神,我深感这次全军学习的必要性和及时性。这不仅仅是一次文件传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整训,是一次统一认识、凝聚军心的过程。
在机炮连,学习的形式又有所不同。连长把战士们带到他们心爱的迫击炮、重机枪旁,指着这些擦得锃亮的武器说:“同志们,这些家伙事儿,是咱们用命从鬼子手里夺来的!《双十协定》里说军队要整编,可没说要把咱们吃饭的家伙交出去!为啥?因为咱们的枪口,永远对着敌人,对着欺压老百姓的反动派!只要咱们记住这一点,不管将来怎么编,咱们都是人民的队伍!”
他的话语朴实,却充满了力量。战士们抚摸着冰冷的钢铁,眼神坚定。
我也看到了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有些战士思想转不过弯,认为学习这些“空道理”不如多练一会儿瞄准;有些基层干部理解有偏差,要么盲目乐观,认为马上要天下太平了,要么极度悲观,认为谈判就是投降的前兆。这些问题,都需要各级干部耐心细致地去做工作,去引导。
师部宣传科更是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他们将《双十协定》的核心内容编成了快板、小调,组织宣传队到各驻地、甚至到周边的村庄去表演。那些朗朗上口的词句,比干巴巴的文件更容易被接受。老百姓围在打谷场边,听着“和平建国新气象,民主协商大家忙”的快板,脸上也露出了期盼的神情。这也是一种动员,一种争取民心的方式。
---
三天集中学习结束的那个晚上,我独自一人留在指挥部,再次翻看那份已经起了毛边的《双十协定》抄本。经过全师上下热火朝天的学习讨论,我对这份文件的理解,比初看时深刻了许多。
它不再仅仅是一纸文书,而是一个复杂的信号系统。它传递着和平的诚意,也包裹着斗争的锋芒;它划出了暂时的界限,也预示了未来的博弈。党中央接受邀请,签署协定,是魄力,更是智慧。我们在这华北一隅的学习,正是响应中央的号召,将这种智慧和决心,灌注到每一个指战员的头脑中,转化为应对未来任何变局的力量。
傅水恒和傅必元推门进来,他们脸上也带着连日辛劳的疲惫,但眼神却清亮了许多。
“怎么样,老陈?下面学习的情况。”傅必元问道,递给我一支烟。
我接过烟,就着油灯点燃,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总的来说,效果不错。大部分同志的思想都统一到了中央的精神上来。认识到争取和平的重要性,也理解了保持警惕、加强战备的必要性。一些模糊认识得到了澄清。”
傅水恒点了点头,走到地图前,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老陈,你说,重庆那边,此刻在干什么?蒋介石看着这份他签了字的协定,又在想什么?”
我摇了摇头:“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绝不会和我们一样,在真心实意地组织学习,统一思想。他们的算盘,恐怕更多是打在如何利用这段时间,调兵遣将,抢占要地上。”
“是啊,”傅必元叹了口气,“学习是为了清醒,不是为了麻痹。谈判桌外的较量,一刻也不会停止。”
傅水恒转过身,目光锐利:“所以,学习结束了,但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通知各部,从明天起,恢复日常训练,强度加倍!同时,加强情报收集,特别是对周边国民党部队动向的监视。我们要让党中央在重庆谈判时,腰杆子更硬!也要让任何企图撕毁协定、挑起内战的人知道,我们独立师,准备好了!”
“是!”我和傅必元齐声应道。
窗外,月色清冷。村庄已经沉睡,但我知道,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无数像我们一样的人,在狂欢之后,已然清醒,在复杂的局势中,努力辨明方向,攥紧手中的枪,为了那个或许遥远,却必须为之奋斗的和平与光明的新中国。
学习的热潮暂时平息,但由此凝聚起来的意志和力量,却如同地下奔涌的岩浆,等待着必要的时刻,喷薄而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穿越到山西抗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