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他们有多了解黄家大姑娘,那还真是不了解,甚至连对方什么性格都不知道,当然对方也并不了解顾青山。
这个时代的人成亲就是这样,双方身体没毛病相貌过的去家庭差不多就可以结亲了。
黄大姑娘的相貌,顾青山至少还是见过的,虽然不是大美女但也是相貌清秀的姑娘,在家时也挺能干的,身体没毛病。
两家人的家庭条件也差不多,也算的上是门当户对,就这样就足够了。
当初顾青荷跟宋书宴也只是相亲那天看了一眼,然后两人就互相看对眼了。
顾青荷在嫁给宋书宴之前,要说有多了解他,那还真不怎么了解,只是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当时的宋书宴是她最好的选择罢了。
反正都是要嫁人的,既然已经有看对眼的,那就没必要费劲心思的另外找了。
还好,她的选择没错,只是到目前为止,她对宋书宴这个丈夫一直都是满意的,家中银钱她做主,大事小事都会跟她商量。
不是那种我是男人就我说了算的大男子主义者,而是不管是什么事都会跟妻子父亲商量,做事时也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特别是在种地这一块,三人的意见基本上都能达成一致,成亲几年家中就没闹过矛盾,一家子一直都是很和睦幸福的。
至于说黄家大姑娘是不是扶弟魔这个问题?
应该这说是,这个时代的女子人均扶弟魔,只是帮扶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有些家庭公婆看的严,新媳妇进门后又没有话语权,想帮衬能力也有限,还有一些就是牺牲自己燃烧整个家庭都要帮的那种。
像是顾青荷自己也在帮衬娘家人,但是她的帮衬是有限的,只有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才会帮扶一把,多了想都不要想。
她是一个自私的人,更多的还是以自己为主,孩子男人都要靠边更别说娘家人了。
顾青山娶媳妇,彩礼黄家那边要的是六贯钱,其他的六礼按照村里的习俗来就好了。
其他的都是走形式,男方需要给到女方的东西有两只大雁,这个是鹅代替的,一担喜饼,一斤茶叶,两坛酒,一斤糖,两匹布。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大概也需要两贯钱。
顾青荷当初成婚的时候,物资匮乏镇上连集市都没有,两家成婚自然也就省略了这些。
可如今的生活已经好了不少,顾青山成亲自然是该给的东西都是要给的。
顾家跟黄家的田地都不算少,家中虽然不算富裕,但是在三十多户村民里也是排前面的。
去年黄家也没修房子,一家子挤在几间茅草屋里看着挺落魄的,可今年年初人家直接修建了八间青砖大瓦房比顾家还气派。
黄家的成年男丁有三人,黄大姑娘的爷爷爹以及大哥,因此家里也是有九十亩田地的。
虽然每年都耕种不完,很多田地都是随便种点东西,但人家的数量在那里。
即便是全都种豆子九十亩地也能收获不少,况且前三年又不用交税,黄家人很团结这几年还是攒了不少东西的。
不过今年黄家修了房子,她娘家大哥又成亲了,二弟还定婚礼,再加上给她置办嫁妆,黄家手里的积蓄估计也用的差不多。
他们可不比顾家有宋书宴这个女婿,每年都帮着耕种田地,还种植了值钱的棉花,这才让家底富裕不少。
再加上中人少,开销少,因此顾家的田地虽然没有黄家多,但每年的收入其实还在黄家之上,家底也要厚一些。
今年村里修房子的人家又多了好几家,不过舍得修青砖瓦房的,就只有两家。
其中一家就是黄家,另外一家程,程家没有别的特点,也是普普通通的农户。
唯一不普通的就是家中儿子多,人家有六个儿子,而且还会一手编织手艺,顾家很多麻袋都是他家买的。
程家的六个儿子虽然一大半都没成年,但田地依旧分了120亩。
然后几个儿子就跟牛马一样的天天在地里干活,回来后还要摸黑编麻袋,瘦的跟麻杆一样。
程家老婆子也是狠,明明家里每年收获的粮食都不少,可偏偏舍得给几个儿子吃饱。
一点麦麸加一点玉米粉或者红薯干做成糊糊就是一餐,而且一天只吃两餐。
家里积攒的钱全给了小儿子读书,程家的野心还挺大的想让小儿子考科举。
他们家也是村里第一个送自己孩子去学堂读书的人家。
当然其他人家也不是没有起这个心思的,主要还是家里没有年纪合适的孩子。
就比如说顾青荷家里,她家的孩子宋石头还不到三岁,年龄还太小了。
而且他们村子里是没有学堂的,甚至是这一片十里八村都没有学堂。
要想读书只能去镇上,去往镇上的路对于成人来说还好,但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太远了。
只要不是心大的家长,都不会让自己家年幼的儿子,独自步行七八里路去镇上的。
顾青荷一开始的想法就是请私塾先生来家里教,私塾先生不需要多有才华,只需要有童生的水平可以给孩子启蒙就行了。
她家包吃包住,提供笔墨纸砚,一年五十贯钱的束修想来应该有不少人愿意。
等孩子满六岁后,就让私塾先生在家里教六年,六年后十二岁了。
这个年级就可以送去县城最好的书院,在那边在进修三到五年就可以试一试下场了。
一直读书读到二十岁,如果真没天赋就回家来换一条路,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务农打理家园,这会儿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了。
等到他找到自己想做什么后,便可以娶妻生子了,二十出头的男孩娶亲年龄不算晚。
顾青荷很清楚,等到二十年后,她家估计也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地主了,愿意嫁到她家的姑娘不会少,她儿子不缺媳妇人选。
秋播的冬小麦刚种下,顾青荷的二宝、三宝这一对双生子就出生了。
跟生大宝石头时一样,生产的很顺利,二宝,三宝个头也不大只,一个四斤,一个四斤一两,比生石头崽崽那会儿少一斤。
孩子个头本来就不大,再加上胎位很正,顾青荷生产时自然也很轻松,即便是生两个孩子,所用的时间也才两个时辰。
当然这也是顾青荷特意控制的结果。她很清楚在古代生孩子的危险,如果胎儿养的过大,对母亲来说就是太危险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