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三载,春去秋来,坤宁宫的庭院已换过数轮花开花落。当年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太子萧承泽,如今已长成眉眼俊朗的稚童。他身着月白色锦袍,腰束玉带,发间束着一枚小巧的赤金冠,奔跑时衣袂翻飞,宛如初升的朝阳,满是蓬勃的朝气。
这日清晨,晨曦微露,庭院中的海棠花带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萧承泽正跟着太傅在廊下习字,小小的身影端正地坐在案前,握着毛笔的手虽略显稚嫩,却沉稳有力。太傅立于一旁,眼中满是赞赏:“太子殿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句,笔法日渐精进,气势已初见端倪。”
萧承泽闻言,抬起头,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孩童的天真与聪慧:“太傅过奖了。承泽以为,此句不仅要写得好,更要做得好。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这才是圣人的教诲。”
太傅闻言,心中更是惊叹不已。太子年仅三岁,便能有如此见解,实属难得。他躬身行礼:“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老臣佩服。”
正在这时,沈清辞身着一袭素雅的淡紫色宫装,缓步走了过来。她身姿窈窕,面容温婉,眉宇间带着淡淡的笑意:“承泽,今日学得如何了?”
萧承泽看到母亲,立刻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行礼:“回母后的话,承泽今日学了《大学》,太傅还夸我了呢。”
沈清辞走上前,轻轻抚摸着他的头,眼中满是慈爱:“我的承泽真厉害。不过,学习不可急躁,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儿臣明白。”萧承泽乖巧地点点头,随后又好奇地问道,“母后,昨日父皇教我的兵法,我还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您能给我讲讲吗?”
沈清辞闻言,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惊讶。萧玦昨日确实在御书房教了太子一些基础的兵法知识,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并且还能主动提出疑问。她笑着说道:“好啊,你说说看,哪里不明白?”
萧承泽拉着沈清辞的手,走到案前,指着上面的兵阵图说道:“母后,您看这个雁形阵,父皇说它适合长途奔袭,可是为什么呢?它的弱点又在哪里呢?”
沈清辞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心中暖意融融。她耐心地解释道:“雁形阵形如大雁南飞,两翼张开,有利于快速推进,所以适合长途奔袭。但它的弱点也很明显,中间兵力薄弱,若被敌人从中间突破,整个阵形便会溃散。”
萧承泽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示意。待沈清辞解释完,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原来如此。那如果遇到敌人从中间进攻,我们可以将两翼收缩,加强中间的兵力,对吗?”
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赞许地说道:“承泽说得很对。兵法之道,贵在灵活变通,不能墨守成规。”
母子二人正说着话,萧玦身着明黄色常服,大步走了进来。他看到庭院中温馨的一幕,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朕的妻儿在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萧承泽看到父皇,连忙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萧玦走上前,一把将他抱起,哈哈大笑道:“我的好儿子,今日有没有给父皇带来惊喜?”
“父皇,儿臣今日学了《大学》,还和母后讨论了兵法呢。”萧承泽兴奋地说道,随后又将刚才与沈清辞讨论的雁形阵的问题说了一遍。
萧玦闻言,眼中满是赞赏:“承泽真是聪慧过人。没错,兵法之道,变幻无穷,最重要的就是随机应变。看来,朕的儿子将来必定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沈清辞笑着说道:“陛下过奖了,承泽还小,还需要好好教导。”
“朕知道。”萧玦放下萧承泽,牵着他的手说道,“今日朕得空,就陪你演武场练练箭如何?”
“太好了!儿臣遵命!”萧承泽兴奋地跳了起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演武场上,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萧玦亲自为萧承泽挑选了一把小巧的弓箭,耐心地教导他如何拉弓、瞄准、射击。萧承泽学得十分认真,很快便掌握了基本要领。
他屏住呼吸,拉满弓箭,瞄准前方的靶心。随着一声轻响,箭矢呼啸而出,虽然没有正中靶心,但也离得不远。
萧玦满意地点点头:“不错,第一次就能射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厉害了。再来一次!”
萧承泽深吸一口气,再次拉弓瞄准。这一次,他更加专注,手指轻轻一松,箭矢精准地射向靶心,竟然射中了八环!
“好!”萧玦忍不住鼓起掌来,“承泽真棒!”
沈清辞也笑着走上前,为儿子擦拭额头的汗水:“我的承泽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萧承泽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眼中满是自信:“父皇,母后,儿臣还能射得更准!”
他再次拿起弓箭,这一次,他调整呼吸,全神贯注地瞄准靶心。箭矢如流星般射出,稳稳地射中了九环!
演武场上响起了阵阵掌声,侍卫们也纷纷为太子喝彩。萧玦看着儿子骄傲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将来必定能够继承大统,成为一代贤明的君主。
除了学习诗书礼仪和兵法谋略,萧承泽还十分善良孝顺。每日上完课,他都会先去给沈清辞和萧玦请安,然后陪他们聊聊天,讲讲自己今日所学的知识。
有一次,沈清辞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萧承泽得知后,立刻放下手中的书本,跑到坤宁宫探望母亲。他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沈清辞的额头,担忧地说道:“母后,您好些了吗?儿臣已经让御膳房炖了您最喜欢的冰糖雪梨汤,您快喝点吧。”
沈清辞看着儿子关切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承泽真乖,母后好多了。”
萧承泽又拿起一旁的薄毯,盖在沈清辞身上:“母后,您要好好休息,不要太累了。儿臣会在这里陪着您的。”
接下来的几天,萧承泽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伴沈清辞,为她端茶送水,读诗解闷。沈清辞的病情也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很快便好转了。
萧玦得知此事后,对萧承泽更是赞不绝口:“承泽,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母后有你这样的儿子,真是太幸福了。”
萧承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父皇,这是儿臣应该做的。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的本分。”
时光飞逝,转眼间,萧承泽已经五岁了。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品行上也表现得十分优秀。他待人宽厚,乐于助人,宫中的宫女太监们都很喜欢他。
这一日,宫中举办赏花宴,邀请了各位宗室子弟和大臣的子女前来参加。萧承泽作为太子,自然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宴会上,各位小公子小姐们都在尽情地玩耍。突然,一位年幼的宗室子弟不小心摔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其他的孩子见状,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则无动于衷。
萧承泽看到后,立刻跑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将他扶起来,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有没有摔疼?”
那位宗室子弟哽咽着说道:“我……我没事,就是膝盖有点疼。”
萧承泽蹲下身,轻轻揉了揉他的膝盖,说道:“别怕,很快就不疼了。以后走路要小心一点。”
随后,他又让宫女拿来药膏,亲自为那位宗室子弟涂抹在膝盖上。那位宗室子弟感动地说道:“谢谢太子殿下。”
萧承泽笑着说道:“不用客气,我们都是一家人。”
这一幕被在场的大臣和宗室子弟们看在眼里,大家都对萧承泽赞不绝口。一位老臣感慨地说道:“太子殿下如此善良宽厚,将来必定是一位仁君啊!”
萧玦和沈清辞坐在主位上,看着儿子的表现,心中满是欣慰与骄傲。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正在一步步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储君。
赏花宴结束后,萧玦拉着萧承泽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承泽,今日你的表现很好。作为太子,不仅要有过人的才智,还要有宽厚的胸怀和善良的品性。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大臣的拥护。”
萧承泽重重地点点头:“儿臣明白。父皇,儿臣一定会努力做到的,不辜负您和母后的期望。”
沈清辞也笑着说道:“承泽,母后相信你。你要记住,无论将来你身处何种地位,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善待每一个人。”
“儿臣记住了,母后。”萧承泽乖巧地说道。
夜色渐深,坤宁宫的烛火依旧明亮。萧承泽已经睡下,小小的脸庞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萧玦和沈清辞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睡的模样。
萧玦轻声说道:“清辞,我们的儿子长大了,越来越优秀了。”
沈清辞靠在萧玦的肩上,眼中满是温柔:“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希望他能一直这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守护好这大齐江山。”
萧玦紧紧握住沈清辞的手,坚定地说道:“一定会的。我们会好好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合格的储君。”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萧承泽的脸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晕。在萧玦和沈清辞的悉心教导下,这位年幼的太子正在茁壮成长,为将来继承大统,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王朝,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接下来,萧玦和沈清辞也将开始更加系统地教导太子,将自己的智慧与经验传承给他,助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嫡女重生谋锦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