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帝荒衍履职三月后,多元宇宙迎来 “界域扩容潮”—— 晶核界域(以晶核为灵脉核心,擅长能量聚合)、雾隐界域(以雾态灵能为特色,擅长隐蔽与防护)先后通过审核加入,界域总数增至十一。与此同时,天帝道学院与混沌守护军中,涌现出一批二十余岁的年轻守护者,他们或精通混沌技术,或擅长跨域协同,却普遍缺乏 “以共生统领决策” 的实践经验。
“荒衍的崛起是幸运,也是多元的偶然,但未来不能只靠‘偶然’。” 林峰在多元界域议事会上提出构想,手中握着年轻守护者的考核报告,“我们需要一套能‘系统化选拔、常态化培养’的机制,让每一位有潜力的守护者,都能在公平的考核中证明自己;更要让考核成为‘初心的试金石’,确保选出的领袖,永远把多元共生放在首位 —— 这就是‘天帝考核’的意义。”
第一幕:考核缘起 —— 多元扩容催机制
设立天帝考核的需求,源于三重不可回避的现实挑战,每一项都关乎多元治理的长远稳定:
1. 界域扩容后的治理缺口
晶核界域加入后,其 “晶核灵脉聚合技术” 虽能提升跨域灵能传输效率,却因与雾隐界域的 “雾态灵能” 存在法则排斥,导致两界域交界处频繁出现 “灵能紊乱”。负责协调的年轻守护者虽尝试用机械界的 “法则齿轮” 调解,却因忽视 “晶核需雾态灵能缓冲、雾态需晶核稳定” 的共生关系,反而加剧紊乱。
“若未来再增新界域,仅靠现任帝境与推举制,根本无法及时填补治理缺口。” 晶核界域代表直言,“我们需要更多懂‘多元适配’的领袖,而不是只懂单一界域技术的强者。”
2. 年轻守护者的 “能力偏差”
天帝道学院的 “帝境预备班” 中,天赋最突出的两位学员 —— 晶核界的 “晶澈”(擅长晶核灵能聚合)、雾隐界的 “雾澜”(擅长雾态灵能防护),在模拟 “域外魔潮防御” 时,竟因 “优先保护本界域” 的思维,导致模拟的 “星芽界孕育池” 因缺乏支援而 “损毁”。
“他们的技术能力足够,但‘共生意识’还没跟上。” 林辰忧心忡忡,“若不通过考核引导,未来即使成为领袖,也可能因立场偏差引发界域冲突。”
3. 推举制的 “主观性局限”
上一章荒衍的推举虽成功,但也暴露出问题:若某界域因影响力小,其优秀守护者可能被忽视;若核心界域达成默契,甚至可能推选 “符合自身利益” 而非 “多元利益” 的候选人。雾隐界代表便提出:“考核需打破界域层级,让弱势界域的守护者也有平等机会,这才是多元大道的公平。”
基于此,林峰联合万族代表,耗时一月制定出《天帝考核章程》,明确考核 “不设界域门槛、不唯实力论、只重共生初心”,且每五年举办一次,面向所有年满二十岁、有三年以上守护经验的多元生灵开放。
第二幕:考核体系 —— 三维核验守初心
天帝考核分为 “理论核验”“实践试炼”“初心拷问” 三阶段,环环相扣,任何一环偏离 “共生” 核心,均会被淘汰,确保选出的领袖 “既懂技术,更懂初心”:
1. 理论核验:考 “多元适配”,不考 “死记硬背”
考核地点设在大道传承阁,考生需在三日内科完成两项任务:
法则适配方案设计:随机抽取两到三个界域(含弱势界域),结合《混沌医武全书》理论,设计 “跨域法则融合方案”。例如给晶澈的题目是 “如何让晶核灵脉与雾隐界雾态灵能共生,同时反哺荒芜界死寂灵脉”,重点考察是否兼顾多界域需求,而非仅解决单一冲突;
危机决策分析:提供往届真实案例(如混沌魔主战役、荒芜魔潮防御)的 “错误决策片段”,让考生指出问题并修正。例如给出 “强行压制混沌力导致法则反弹” 的片段,考察是否理解 “引导优于压制” 的核心。
理论考核不设标准答案,由九界域学者(含三位弱势界域学者)共同评分,评分标准中 “多元共生考量” 占比 60%,“技术可行性” 仅占 40%。雾澜在设计 “雾态灵能与星芽界共生方案” 时,因未考虑荒芜界的灵能需求,虽技术方案完美,仍被扣去一半分数,深刻体会到 “多元” 二字的重量。
2. 实践试炼:考 “协同守护”,不考 “单打独斗”
实践试炼在 “模拟界域战场”(由机械界搭建,可模拟各类危机场景)进行,考生需组队(3-5 人,强制跨界域组队)完成 “危机处置任务”,典型任务包括:
跨域灵脉救援:模拟 “晶核界晶核破裂导致灵能泄漏,波及雾隐界与星芽界”,要求考生在不损害任一界域利益的前提下,修复晶核、净化泄漏灵能、保护星芽胚胎;
弱势界域支援:模拟 “灵雾界遭遇小规模魔潮,核心界域援军未到”,考察考生是否优先支援弱势界域,而非固守 “等待核心界域指令”。
晶澈与雾澜被分在同一组,面对 “晶核泄漏” 任务,起初两人因 “优先保护本界域” 争执 —— 晶澈想先修复晶核,雾澜想先净化雾隐界灵能,导致星芽胚胎模拟 “受损”。后来在队友(一位荒芜界的年轻守护者)提醒下,他们才意识到 “用晶核灵能聚合雾态灵能,形成‘灵能缓冲层’,既保护雾隐界,又能修复晶核,还能为星芽胚胎提供临时灵能”,最终完成任务,也深刻理解了 “协同共生” 的重要性。
实践试炼的裁判由荒衍与林玥担任,两人全程观察考生的 “决策优先级”—— 是否优先考虑多元利益,是否主动倾听弱势界域队友的意见,是否在危机中坚守 “不牺牲任一界域” 的底线。
3. 初心拷问:考 “权力认知”,不考 “话术技巧”
初心拷问是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由林峰、苏清月及万族普通生灵代表(随机抽取 10 人)共同提问,问题直击 “权力与初心的冲突”,例如:
“若你成为天帝,本界域与弱势界域同时面临灵脉短缺,你会如何分配资源?”
“若某核心界域以‘退出多元共生’威胁你,要求优先获得新界域的技术,你会妥协吗?”
“你成为天帝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提升本界域地位,还是帮助弱势界域发展?”
考生需现场回答,且需结合自身经历说明理由,不得空谈理论。晶澈在被问到 “资源分配” 时,坦诚回答:“我会先按‘生命需求优先级’分配 —— 无论界域大小,只要涉及生灵生存,就优先支援;若都是发展需求,就按‘弱势界域优先’,因为我曾在实践中看到,荒芜界的灵蝶因灵脉不足而死亡,那种痛苦不分界域。”
万族代表中的一位星芽族母亲问雾澜:“你会保护像我这样的普通生灵,还是只关注帝境强者的意见?” 雾澜回答:“我母亲就是雾隐界的普通灵能采集者,她告诉我,守护的意义不是让强者更强大,而是让每个生灵都能安稳生活。若我成为天帝,会每月去不同界域的普通生灵家做客,听他们的需求。”
初心拷问不设 “正确答案”,但需体现 “以多元共生为核心,以普通生灵利益为根本,以权力为责任而非工具” 的认知。若考生表现出 “以本界域为中心”“追求权力地位” 等倾向,无论前两环成绩多好,都会被淘汰。
第三幕:考核结果 —— 非选 “唯一”,选 “储备”
首届天帝考核最终选拔出 12 名 “天帝储备者”,包括晶澈、雾澜及来自各弱势界域的守护者,他们并未直接成为天帝,而是进入 “天帝储备营”,由现任帝境(林峰、苏清月、林辰、林汐、林玥、荒衍)亲自指导,参与实际治理工作(如协助荒衍处理弱势界域对接,协助林汐开展跨域生命适配),为期三年,期满经万族考核合格,方可正式成为 “多核帝境” 的一员。
考核结束后,林峰在混沌共生树下举行 “储备营开营仪式”,对 12 名储备者说:“这个考核不是‘选拔胜利者’,而是‘寻找同行者’—— 多元宇宙的大道,需要一代又一代懂共生、守初心的人一起走。你们现在的身份不是‘未来的领袖’,而是‘未来的守护者’,守护的不仅是多元的和平,更是我们所有人的初心。”
晶澈捧着《混沌医武全书》,在书页上写下新的批注:“以前我以为强大是能聚合更多灵能,现在才懂,强大是能让更多界域、更多生灵共享灵能的温暖。” 雾澜则主动申请去荒芜界的 “灵蝶农场” 实习,她说:“我想先学会如何守护最平凡的生命,再谈成为领袖。”
第四幕:大道传承 —— 考核不止,初心不灭
天帝考核的设立,很快在多元宇宙产生深远影响:
天帝道学院调整课程,将 “多元共生实践” 纳入必修课,年轻守护者不再只关注技术提升,而是主动参与跨域协作;
弱势界域的守护者看到希望,纷纷报名参加各类培训,灵雾界甚至成立 “初心学堂”,邀请往届储备者分享考核经验;
核心界域也开始反思 “界域优先” 的思维,机械界主动向晶核界、雾隐界开放 “法则齿轮技术”,帮助两界域优化灵能协同。
大道传承阁内,林峰看着考核档案中 12 名储备者的成长记录,苏清月轻声说:“你设立的不是考核,是‘初心的传承通道’—— 让每个生灵都知道,无论出身哪个界域、拥有何种天赋,只要守住共生初心,就能为多元大道贡献力量。”
林峰点头,目光望向窗外正在练习跨域协同的年轻守护者,他们来自不同界域,却默契地配合着,灵脉光交织成一片温暖的光海:“多元宇宙的未来,不在少数帝境手中,而在这些年轻守护者的初心与行动中。考核会一直办下去,初心会一直传下去,这样,多元的和平才会真正永续。”
夜空中,混沌共生树的枝叶随风轻摇,12 名储备者的灵脉光与现任帝境的光交织,形成 “十二色共生光带”,环绕着整个多元宇宙。天帝考核的设立,不是多元治理的 “终点”,而是 “共生大道” 走向成熟的新起点 —— 它证明,真正的领袖无需靠血脉或强权,只需靠对多元生灵的热爱,对共生初心的坚守,就能在这片星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守护位置,也为多元宇宙的和平,增添一份坚实的力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药王重生之都市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