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全球科技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大卫·陈和他的“灯塔计划”身上。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他们高调地宣布,已经与加州理工学院的非晶合金研究中心达成合作,将联合攻克“大尺寸块状非晶合金”的一体化成型难题。
然而,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他们公布的技术路线,依旧是传统的“激光熔化”,只是增加了更复杂的“动态温控”和“惰性气体保护”系统。这在林浩和高翔看来,无异于想用更高级的锅铲,去解决一个食材本身的问题,注定是徒劳无功。
“新地平线”团队,则在这一个月里,彻底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他们没有再理会外界的任何喧嚣,而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新百机计划”的加速推进之中。
一个月后,西南蓉城。
“新百机计划”的第一座分基地,在数万名建设者的昼夜奋战下,正式宣告落成。厂房内,第一条崭新的“创世”子代机总装线,也已经完成了最后的调试。
从江北运抵的、由“零号母机”完美复刻的第一批核心部件,如同人体的器官,被精准地安装进了子代机的“躯体”之中。
当韩立阳带领的团队,为这台崭新的“创世子代一号”进行最终的性能标定时,结果让所有人为之振奋——它的所有性能参数,与江北的“零号母机”相比,误差小于万分之一,几乎完全一致!
母机自我复制、异地组装的技术路线,被彻底跑通!
这个消息,第一时间上报到了京州。
……
京州,西山。
在那间熟悉的会议室里,首长听完了林浩关于蓉城基地落成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好。”他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在座的杨总工、孟院士等人,“同志们,我们的剑,已经铸好了。之前,外面有些噪音,很刺耳。我们一直没理会,是在等一个时机。”
“现在,时机到了。”
首长的目光,最终落在林浩身上。
“我决定,对蓉城基地的落成仪式,以及‘创世子代一号’的首次开机,进行一次面向全球的、最高规格的公开直播。”
“我们不争辩,不攻击,我们只展示事实。”首长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林浩同志,这次的‘表演’,你来做个导演。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回应所有的质疑,也给某些人,送上一份‘大礼’。”
三天后,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通过国家新闻中心,向全世界发布:东方国首座“原子级增材制造”产业化基地落成,并将进行首次公开运行展示。
全球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蓉城。
直播当天,在无数摄像机和无人机的镜头下,那座充满了未来感的巨大厂房,第一次向世界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林浩,穿着一身简洁的白色工作服,亲自担任了这场直播的解说员。他没有站在聚光灯下的舞台上,而是直接站在了那台崭新的“创世子代一号”旁。
“各位来宾,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新地平线’的林浩。”他的开场白,简单直接,“今天,我将向大家展示的,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的、创造物质的方式。”
他没有说任何一句关于“灯塔计划”的话,也没有回应任何外界的质疑,只是平静地,下达了第一个指令。
“启动一号打印任务。目标: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模型数据,来源于‘灯塔计划’发布会公开数据。”
这个开场,让所有正在观看直播的内行,都感到了一阵窒息。
这是最直接的、毫不掩饰的“踢馆”。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创世子代一号”开始了它的第一次“表演”。打印过程,与之前林浩的演示并无不同,安静而优雅。
但屏幕上显示出的数据,却让所有专家都感到了巨大的差异。
“打印时间:3小时15分钟。”
“能耗:720千瓦时。”
弗吉尼亚,兰利。大卫·陈和他的团队,同样在死死地盯着直播画面。当他们看到这两个数字时,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他们的用时……只有我们的不到一半!”一位工程师失声说道。
而当那个打印完成的叶盘,被直接送入在线检测台,进行表面粗糙度扫描时,结果更是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屏幕上,一条近乎完美的直线,代表着原子级的平滑。所有“灯塔计划”无法根除的“台阶效应”、“球化”和“粘粉”缺陷,在这里,完全不存在!
第一个展示,就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宣告了两种技术之间存在着“代差”。
林浩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继续下达了第二个指令。
“启动二号打印任务。目标:‘华夏一号’非晶合金深海推进器螺旋桨。”
当“非晶合金”这个词从林浩口中说出时,大卫·陈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他知道,真正的“审判”,来了。
直播镜头下,“创世”机器内部的粉末源和能量场参数,发生了变化。打印过程再次开始。
四十分钟后,一个闪烁着暗金色光泽的、结构如同“鹦鹉螺”艺术品的螺旋桨,被打印完成。
“非晶合金,其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无序的,这使得它具备了远超晶体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林浩平静地解说道,“但它的形成条件,极其苛刻,需要极高的冷却速度,来‘冻结’住原子的无序状态。传统的激光熔化工艺,由于热量难以快速散去,根本无法制造出大尺寸的块状非晶合金。”
“而我们的技术,是在原子层面进行‘生长’,不涉及宏观的熔化与凝固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轻易地突破这个限制。”
他的话,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大卫·陈的心上,精准地指出了“灯塔计划”的技术死穴。
第二个展示,宣告了对方正在“攻关”的难题,对他们而言,早已是成熟的、可以规模化量产的技术。
如果说前两个展示,还只是技术层面的碾压,那么林浩接下来的第三个指令,则让这场展示,彻底升格为一次“神迹”的表演。
“启动三号打印任务。目标:‘冰河一号’高温超导块材。”
这一次,连孟元年士和王总师,都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直播中,当那个闪烁着特殊陶瓷光泽的方块被打印出来,并被送入低温测试台时,全世界所有正在观看直播的物理学家,都屏住了呼吸。
测试开始,温度下降。
当温度计的读数,精准地穿过“-10.1c”时,屏幕上,那条代表电阻的曲线,瞬间归零!
现场的测试人员,将那块进入超导态的方块,放在了一块永磁体的上方。
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它,安静地、稳稳地,悬浮了起来!
这一刻,所有的质疑,所有的污蔑,所有的喧嚣,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此滑稽可笑。
这场直播,没有一句攻击,没有一句辩解,却胜过了千言万语。它用无可辩驳的、连续的三个事实,向全世界清晰地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原子级制造”。
……
直播结束后,全球科技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推特上,那个曾经疯狂吹捧大卫·陈的“tech-prophet”,只更新了一句话:“我收回我之前所有的言论。我们看到的不是灯塔,是太阳。”
弗吉尼亚,兰利。
大卫·陈独自一人,坐在黑暗的办公室里。他面前的屏幕上,正在反复播放着那个超导方块,安静悬浮的画面。
他的脸色,惨白如纸。
他精心策划的一切,从舆论引导,到逼迫对手,再到自己的“豪赌”,在这绝对的、碾压式的技术实力面前,都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
这场围绕着制造业未来的战争,在技术层面上,又一次输得一败涂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