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西山。
一份装在红色绝密文件袋里的报告,被连夜送到了最高层的案头。
报告的内容,简洁而触目惊心。它详细记录了过去48小时内,国家安全部门成功挫败的三起针对“新地平线”公司的、有组织、有预谋的物理性攻击。
报告的附件里,包含了被捕人员的详细口供、缴获的特种装备照片、被锁定的网络攻击源服务器数据,以及一条清晰到无可辩驳的证据链。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源头——美国“灯塔计划”及其负责人,大卫·陈。
看完报告,首长的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令人心悸的沉默。
一直以来,对于外部的技术封锁和舆论攻击,我方的应对策略,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和自信。但这一次,性质完全变了。
这已经不是竞争,不是博弈,而是赤裸裸的、越过了所有文明世界底线的犯罪行为。是试图用暴力手段,来摧毁一个国家的科技未来。
“老虎不发威,真当是病猫了。”
良久,首长才缓缓地说出这句话。他的声音很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是雷霆震怒。
他拿起了那部红色的电话。
“接外交部。”
……
华盛顿时间,凌晨三点。
一封通过最高级别加密通道发送的外交照会,被紧急送到了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的办公桌上。
当他打开这封来自东方的文件时,睡意瞬间被驱散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
这封照会的措辞,完全颠覆了他对东方外交的所有认知。
通篇没有使用任何模糊的、可供转圜的外交辞令。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法庭起诉书一般、冰冷而直接的陈述。
“……经我方查证,贵国政府背景人员大卫·陈,在过去48小时内,策划并组织了三起针对我国核心科研机构‘新地平线’公司的严重暴力袭击,包括:企图破坏我国西北秦州生产基地的工业设施、组织大规模网络攻击以瘫痪其生产系统、以及派遣武装人员企图对我方核心科研人员林浩博士进行人身伤害……”
照会的附件,更是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里面不仅有被捕人员签署的详细口供节选,甚至还有汉斯·施密特和那三名前三角洲部队成员,手持自己证件、正面拍摄的高清照片!
照会的最后,提出了两点不容置疑的要求:
“一,贵方必须在48小时内,就此次由政府背景人员策划并实施的恐怖袭击行为,向我方做出正式、合理的解释。”
“二,贵方必须在48小时内,将此次事件的主谋,犯罪嫌疑人大卫·陈,移交我方处理。”
“如48小时内,我方未得到满意答复,我方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
国家安全顾问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了。他知道,这次的麻烦,大了。
……
天亮后,兰利,中情局总部。
大卫·陈看着这份被紧急抄送给他的外交照会,脸上却露出了不屑的冷笑。
“典型的极限施压。”他在白宫召开的紧急内部会议上,向所有人阐述着自己的判断,“他们抓住了我们的人,掌握了一些证据,所以想在谈判桌上,敲诈我们。比如,要求我们放松对他们的技术出口管制,或者,要求‘灯塔计划’做出某些让步。”
“交出我?”他自嘲地笑了笑,“这更是天方夜谭。这只是他们用来讨价还价的、漫天要价的一个筹码而已。”
“根据我多年对他们的研究,”大卫·陈的语气充满了自信和傲慢,“他们的行事风格,向来是口头上的谴责,多于实质性的行动。尤其是在军事和海外行动领域,他们极其谨慎,甚至可以说是保守。只要我们摆出强硬姿态,拒不承认,他们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顶多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几句狠话。”
“我建议,”他给出了最终的策略,“我们以‘毫无根据的恶意指责’为由,强硬驳回。并且,反过来指责他们非法拘禁了我们的‘商业人士’和‘游客’,将水搅浑。”
大卫·陈的分析,听起来非常有说服力。他过往的成功履历,和他对东方文化的所谓“深刻理解”,让在座的白宫高层,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数小时后,一份同样强硬的、全盘否认并反咬一口的回复,被发往了京州。
大卫·陈看着这份回复,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在他看来,这场危机,已经以他所预料的方式轻松化解了。
他甚至还有心情,为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当那份傲慢的回复,出现在京州西山的办公桌上时也同时宣判了他自己的命运。
“敬酒不吃吃罚酒。”
首长只说了这七个字。
……
48小时期限的最后一小时。
京州,外交部新闻发布厅。
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等待着这场危机的最终结果。所有人都想知道,在被美方强硬驳回后,中方会做出怎样的让步和回应。
发言人准时出现在了发布台上,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没有看手中的稿件,而是直接抬起头,目光如利剑般扫过现场所有的摄像机镜头。
他只念了一份极其简短的声明。
“我们已经就某些国家策划并实施的、针对我国科研人员和设施的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向相关方面提出了严正交涉,并给出了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时间。”
“但我们得到的,是无视和否认。”
“鉴于此,”他的声音停顿了一下,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我方,将放弃所有外交斡旋的努力。”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着镜头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方将保留,依据国际法和我国《反国家分裂法》、《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在境外对策划、组织、实施相关暴力犯罪活动的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权利。”
这句话,通过直播信号瞬间传遍了全世界。
起初,大部分西方的政治评论员都将这句话解读为一种“色厉内荏”的口头威胁。
“在境外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要派警察去弗吉尼亚抓人吗?这太荒谬了。”
“这是一次挽回颜面的最后声明,意味着他们将不再纠结于此事。”
然而,只有极少数真正了解东方历史和文化的人,从那句“保留采取……权利”的声明中,读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味道。
他们想起了几十年前,在那场立国之战中,一份同样言辞简洁的社论标题——“勿谓言之不预也”。
华盛顿,兰利。
大卫·陈也看到了这段视频。他关掉电视,轻蔑地笑了笑。
“我就说,只会说几句狠话而已。”
他端起酒杯,看着窗外的夜色,心情无比轻松。
他以为,一切都已结束。
但他不知道,对于他而言,一切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