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常恒背着藤编书包踏入学堂时,檐角铜铃被北风撞出细碎声响。朱先生案头摆着本翻开的《月令七十二候解》,墨迹未干的批注旁,几片枯黄的柳树叶正簌簌飘落。
今日不上课。穿藏青布衫的朱先生将戒尺轻轻点在课桌上,目光扫过孩子们疑惑的脸庞,霜降已至,田垄里的玉米棒子和土豆崽子都在等你们。朱先生有时候还是很幽默的。话音未落,后排小胖墩的肚子先叫了一声,惹得满屋子笑声像麻雀般炸开。
穿过结着薄霜的黄土路,孩子们的队伍蜿蜒进田野。远处山坳里飘着几缕炊烟,与天边翻涌的铅灰色云层融成一片。
常恒攥着磨出毛边的手套,忽然被身旁的小姐姐拽住袖口。快看!女孩指着路边的狗尾巴草,那些平日里轻盈的草穗此刻都垂着沉甸甸的霜珠,晨光掠过,像撒了一地碎银。
玉米地边缘,老农李伯伯正挥舞着手臂,霜花在他的粗布棉袄上簌簌掉落。常恒学着先生教的法子,踮起脚握住玉米秸秆,指尖刚触到裹着细绒毛的苞叶,寒气便顺着指缝钻进来。
他咬着嘴唇用力一掰,声惊飞了田埂上觅食的麻雀,怀里的玉米棒子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金黄的玉米粒在阳光下泛着油润的光。
常恒!帮我搭把手!不远处传来小丁的喊声。戴虎头帽的男孩涨红着脸,两条短腿陷在松软的泥土里,正和一根顽固的玉米秸秆较劲。
常恒急忙跑过去,两人抱住秸秆左右摇晃,一声,玉米棒子带着几片枯叶轰然落地,溅起的泥点在裤腿上绽开朵朵灰花。
土豆地里的光景又是另一番热闹。小姐姐蹲在翻松的泥土旁,像寻宝似的扒拉着土块。忽然她眼睛一亮,指尖捏起个鸡蛋大小的土豆,沾着泥土的土豆表面坑洼不平,却裹着层温润的乳黄色。快看!这个像不像先生的烟斗?她举着土豆凑到同伴眼前,发梢上的霜花簌簌落在衣领里。
正午时分,北风卷着几片阴云掠过天际。孩子们围坐在草垛旁,分享着从家里带来的烤红薯。
常恒掰开热气腾腾的红薯,橙红的薯肉映着大家因为运动变得通红的脸蛋。远处李叔正将玉米棒子串成串,金黄的玉米串在寒风中轻轻摇晃,像极了学堂屋檐下的灯笼。
暮色四合时,装满玉米和土豆的板车吱呀作响。常恒回头望去,夕阳将整片田野染成琥珀色,霜花在余晖中闪着细碎的光。他忽然想起先生说过的春种秋收,掌心残留的泥土气息混着玉米清香,此刻竟比任何书本上的字句都要清晰。
月光爬上窗棂时,常恒枕着白天收获的玉米入睡。梦里,他看见自己种下的土豆苗在春风里舒展新叶,而那些沾着霜花的记忆,正悄悄在心底长成嫩绿的芽。
在这期间,常老爹像往常一样忙碌着,但他也会时不时地回家看看。其中有两次,他特意回到家中,与家人相聚。
第二次回来时,气氛有些凝重。常老爹当着三叔和母亲的面,表情严肃地起了誓。他郑重地承诺,今后他所掌控的势力和地盘都将归属于常恒。这意味着常恒将继承他父亲的事业,成为这个家族的核心人物。
而对于常老爹自己,他表示会将其他的财产和资源留给那个女人以及他们的孩子。这个决定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虽然有些让人意外,但也显示出常老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公平对待每个孩子的决心。
至于常老爹的这个举动究竟是为了欺骗常恒手中的物资,还是出于真心实意,目前还难以定论,这需要时间来慢慢检验。然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常恒最终还是决定将自己签到并放到军营里的三千支枪以及一百万发子弹交给常老爹带回去。
在这段时间里,常恒并没有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地采取行动。当他用签到获得的抗生素成功救活了大商叔的儿子后,他不仅赢得了大商叔的感激,还得到了他的忠心和效忠。
常恒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在村里的佃户人家中精挑细选,最终挑选出了二十多个少年。这些少年都具备一定的天赋和潜力,常恒决定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
白天,常恒和这些少年读书识字、练习武艺,让他们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而到了晚上,大商叔则会带领他们练习枪法,使他们在实战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一批少年逐渐成长为常恒的铁杆支持者。他们不仅对常恒忠心耿耿,还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素质,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常恒所用。
与此同时,小姐姐也展现出了对算账的浓厚兴趣。她主动跟随商队的主事学习如何经商以及如何调配物资。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小姐姐逐渐掌握了经商的技巧和方法,为将来可能的商业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秋收完毕之后,林先生决定带着他们这帮小朋友,去离这里最近的县城远足采风,看看不同地方的生活。
所有人都对此事很期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