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风波刚刚平息,沈芷衣尚未喘口气,另一场更为棘手、关乎前朝后宫的纷争便找上门来。这日,皇帝萧景玄在御书房召见她,面色不似往常平和,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决断的凝重。
他将一份奏折推到沈芷衣面前,沉声道:“你看看这个。”沈芷衣依言拿起,快速浏览,心中不由一沉。这是一份由几位御史联名上奏的折子,内容直指现已升任京营指挥使的忠勇伯——也就是当初在宫变中立场坚定、率兵勤王的关键将领之一。奏折中弹劾他居功自傲、纵容家仆侵占民田、并与地方官员过往甚密,有不臣之心。
“陛下,此乃构陷!”沈芷衣放下奏折,语气肯定。她与忠勇伯接触不多,但深知此人性格耿直,对皇帝忠心耿耿,绝非结党营私之徒。更重要的是,忠勇伯是皇帝在军中最重要、也最可信赖的支柱之一,动他,无异于自断臂膀。
萧景玄揉了揉眉心:“朕亦知忠勇伯性情。然,御史风闻奏事,是其职权。折子上所列之事,虽无实据,却有名有姓,若朕置之不理,恐寒了言官之心,亦会助长功臣骄横之气,于国法不利。”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沈芷衣,“更关键的是,你可知这几位御史,背后站着的是谁?”
沈芷衣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是……浙党清流?”她近期阅读大量朝臣背景资料,知道这几位御史皆出身江南,与朝中一批以“清流”自居、强调礼法治国的官员关系密切。而这批清流官员,向来与勋贵武将集团存在天然的矛盾。
“不错。”萧景玄颔首,“他们此次发难,表面是弹劾忠勇伯,实则是借此试探朕对勋贵武将的态度,更是……”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沈芷衣一眼,“对你朕关系的一种敲打。”
沈芷衣瞬间了然。她在宫变中与皇帝紧密合作,关系匪浅,如今又掌女学,声望日隆。在外界,尤其是在那些讲究出身门第、重视男女大防的清流官员眼中,她这样一个宫女出身、却深得帝心、甚至能影响朝局的女人,本身就是一种“异数”,是对传统秩序的一种挑战。弹劾与沈芷衣(间接代表皇帝的新势力)合作平乱的忠勇伯,其深层用意,或许正是想借此削弱皇帝身边这股“非传统”的力量,包括她沈芷衣。
“陛下需要臣妾做什么?”沈芷衣直接问道。皇帝将此难题摆在她面前,绝非仅仅是为了倾诉。
萧景玄看着她:“清流之言,不可尽废,亦不可偏听。朕需要一份能切实证明忠勇伯清白的证据,堵住那些御史的嘴。但朕不便亲自出面,以免显得偏袒。你在宫外,可有可靠之人,能暗中查访此事?”
这是一个极其敏感和危险的任务。查得好,可化解危机,巩固皇权;查得不好,或走漏风声,不仅保不住忠勇伯,她沈芷衣更会被扣上“结交外臣”、“干涉朝政”的罪名,万劫不复。然而,这也是皇帝对她能力和忠诚的又一次巨大考验,是她真正深入帝国权力核心,参与规则制定的机会。
沈芷衣迎着皇帝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臣妾,愿尽力一试。”她明白,朝堂之上的裂痕已然显现,而她,已被不可避免地卷入这更广阔、也更凶险的棋局之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锦瑟之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