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储奇门老洋房在薄雾中苏醒。肖镇推开窗户,山城特有的湿润空气扑面而来。
楼下传来外婆张艳梅在厨房忙碌的声音,还有外公文大路哼着川剧小调的声响。
镇娃儿,起床了没?今天要去学校报到嘞!张艳梅在楼下喊道。
肖镇快速穿好衣服,对着镜子仔细系上红领巾。镜中的男孩比同龄人显得成熟许多,眼神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睿智。
早餐桌上,文大路一边喝着豆浆一边问:想好要去哪个中学了没?南开还是巴蜀?
肖镇咬着油条,含糊地说:我再想想。
其实他心里早有计较。巴蜀中学离储奇门更近,教学质量也不差,更重要的是可以继续和外婆住在一起。
但南开中学的理科实力更强,对他未来的科研计划更有帮助。
要我说啊,张艳梅给外孙又盛了碗粥,就在巴蜀读算了,离家近,外婆还能天天给你做好吃的。
外婆,肖镇放下筷子,要是我去南开读书,您会不会想我?
说什么傻话!张艳梅的眼圈立刻红了,外婆当然会想你。不过你要是真想去南开,外婆就每周给你送好吃的去。
文大路拍拍老伴的手:孩子大了,总要飞出去的。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肖镇跑过去接起,是文云淑从香港打来的。
妈妈,我在吃早饭。肖镇对着话筒说,嗯,正在考虑......我知道南开更好,可是......
电话那头,文云淑耐心地听着儿子的顾虑。最后她说:小镇娃儿,妈妈相信你能做出最好的选择。不过你要记住,无论选择哪所学校,家里都会支持你。
挂了电话,肖镇陷入了沉思。他想起昨晚做的那个梦,梦里他在实验室里研究新型材料,周围都是南开毕业的学长学姐。
外公,外婆,他突然抬起头,我决定去南开。
张艳梅的勺子一声掉在碗里:真的想好了?
肖镇坚定地点头,南开更适合我未来的发展。而且沙杨路离学校也不远,周末我都可以回家。
文大路欣慰地笑了:这才像我们文家的孩子,有魄力!
早饭后,肖镇独自来到嘉滨路的江湖菜馆。还没到营业时间,工人们正在为新店做最后的装修。
小镇来啦!装修队负责人老陈热情地打招呼,按照你的要求,厨房全部用的不锈钢灶台,排风系统也是最好的。
肖镇仔细检查着每个细节:陈叔叔,冷藏柜要再加大一号,以后食材需求量会很大。
放心,都按你说的办。老陈笑着说,你这孩子,比大人想得还周到。
巡视完新店,肖镇又去了老店。张艳梅正在培训新来的服务员,认真地讲解着纸包鱼的制作要领。
外婆,肖镇拉住忙个不停的张艳梅,休息会儿吧。
祖孙俩坐在店门口的长凳上,看着嘉陵江上往来的船只。
镇娃儿,张艳梅轻抚着外孙的头发,以后去了南开要照顾好自己。外婆给你准备了几床新棉被,听说沙坪坝那边比城里冷。
外婆,您别担心。肖镇靠在外婆肩上,我会经常回来看您的。而且文强哥也在南开,我们互相有个照应。
对了,张艳梅突然想起什么,你姑姑昨天打电话来,说和刘医生处得不错,可能要订婚了。
真的?肖镇惊喜地坐直身子,那太好了!爸爸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中午时分,肖镇回到储奇门,开始整理上学要带的物品。他把心爱的实验器材仔细打包,又装了几本英文原版的物理书籍。
文大路走进来,看见外孙的行李,不由得笑了:你这是要去上学还是要去搞科研?
都要。肖镇认真地说,学习科研两不误。
下午,肖镇特意去了一趟沙杨路的新家。文强正在那里打扫卫生,见肖镇来了,兴奋地拉着他参观。
你看,我特意给你留了朝南的房间,采光好。文强指着其中一间卧室,书桌也给你买的最大号的,够你放那些仪器了。
谢谢二哥。肖镇感动地说。
谢什么,文强搂住表弟的肩膀,以后咱哥俩就在南开闯出一片天地!
傍晚,肖镇接到肖正堂从兰州打来的电话。听说儿子选择了南开,肖正堂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爸爸,您不高兴吗?肖镇小心翼翼地问。
怎么会?肖正堂的声音有些哽咽,爸爸是太高兴了。我的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
我会好好学习的,肖镇保证道,不会给您丢脸。
爸爸相信你。肖正堂说,不过记住,学习再忙也要注意身体。等放假了,爸爸带你去基地看最新式的装备。
挂了电话,肖镇站在阳台上,望着夕阳下的山城。这座生他养他的城市,即将见证他人生新的起点。
明天,他就要踏上新的求学之路。前路或许会有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毕竟,他是肖镇,一个注定要改变世界的孩子。
夜色渐深,储奇门老洋房的灯光温暖依旧。而肖镇的梦想,已经随着嘉陵江的波涛,流向更远的地方。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储奇门老洋房比往常更加热闹。肖正云特意带着新交的男朋友刘锦州医生回家吃饭,这是刘医生第一次正式与文家众人见面。
下午四点,肖镇从巴蜀小学骑车回来,文强也从沙杨路的新家赶回储奇门。一进门,就闻到厨房里飘出的熟悉香味。
外婆,今天做什么好吃的?肖镇探头进厨房。
张艳梅正忙着准备食材:你姑姑带男朋友回来,外婆得露一手。糖醋排骨、水煮鱼,还有你爱吃的辣子鸡。
正说着,门外传来肖正云的声音:姻伯、嬢嬢,我们回来了。
肖镇快步走到门口,看见姑姑身边站着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男子。他身着得体的灰色西装,手里提着水果和礼品,举止温文尔雅。
这就是锦州吧,快请进。文大路热情地招呼。
叔叔好,阿姨好。刘锦州礼貌地问候,声音温和有力,这是给二老带的补品。
肖镇仔细观察着这位未来的姑父。与上辈子那个总是夸夸其谈的陈记者不同,刘医生显得沉稳踏实。他的手指修长干净,正是外科医生特有的手。
刘叔叔好。肖镇主动上前打招呼。
刘锦州蹲下身,与肖镇平视:你就是小镇吧?正云经常提起你,说你是小天才。
刘叔叔是外科医生?肖镇好奇地问。
对,在附二院普外科。刘锦州耐心回答,主要做胃肠手术。
晚餐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刘锦州举止得体,不仅主动为长辈夹菜,还能与文大路聊时事,与张艳梅谈养生,甚至能和肖镇讨论简单的医学知识。
听说刘医生是华西毕业的?文大路问。
是的,叔叔。本科在华西,硕士也在那里读完的。刘锦州谦逊地回答。
肖正云在一旁微笑地看着,时不时补充几句。肖镇注意到,姑姑今天特别漂亮,脸上始终带着幸福的红晕。
刘叔叔,肖镇突然问,您对文艺青年怎么看?
这个问题让在座的人都愣了一下。刘锦州推了推眼镜,认真思考后回答:
文艺是一种修养,但做人还是要踏实。就像我们做手术,光有理想不够,更要靠扎实的技术和责任心。
这个回答让肖镇暗自点头。他想起上辈子那个陈记者,整天把诗歌与远方挂在嘴边,却连踏实做工作都没有心思,最后跟着人下海吧还把姑姑伤得那么深。
饭后,肖镇主动邀请刘锦州到阳台聊天。
刘叔叔,我姑姑是个特别好的人。肖镇认真地说,她善良、坚强,就是有时候太为别人着想。
刘锦州会意地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我会好好珍惜正云的。
这时,肖正的电话打了过来。肖镇把电话递给刘锦州:我爸爸想和您说几句。
阳台上的谈话持续了十多分钟。挂断电话后,刘锦州对肖镇说:你爸爸是个很通透的人。
因为他带着我姑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吧。肖镇轻声说,所以我们都知道,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托付终身。
晚些时候,送走刘锦州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讨论。
我觉得小刘人不错。文大路首先表态,踏实,稳重,职业也好。
张艳梅也点头: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刚才在厨房,还主动帮忙洗碗呢。
肖正云红着脸:他说下个月想带我去见他父母。
这是好事啊!肖镇拍手,姑,刘叔叔这人靠谱。
你呀!肖正云轻轻捏了捏侄子的脸,人小鬼大。
临睡前,肖镇给在香港的文云淑发了条短信:妈妈,刘医生过关了,全家通过。
很快,文云淑回复:那就好。你爸爸刚才也来电话,说很满意。
躺在床上,肖镇望着窗外的月光,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这一世,姑姑终于找到了对的人。那个曾经让她伤透心的文艺青年,再也不会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了。
也许,这就是重生的意义——不仅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让身边的每个人都获得幸福。
第二天一早,肖镇收拾好书包,准备返回。临走时,他对肖正云说:
姑,下次刘叔叔来,我想请教他一些医学问题。
肖正云笑着摸摸他的头:好啊,他说很乐意和你交流呢。
骑车回家的路上,肖镇的脚步格外轻快。新学期,新生活,还有姑姑崭新的恋情,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而在他的书包里,除了课本,还多了一本刘锦州送的《基础医学常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文家真的会出一个医生也说不定呢,不过那是不可能的除非肖镇又换了芯子,文大路在院坝含着大雪茄如是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小鬼当家之1978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