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紧张局势让苏明远深感需要一位真正的导师指点迷津。他想起了离乡时族叔给他的一封推荐信,信中提到京师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曾是族叔当年的同窗好友,如今虽已致仕,但在文坛和政界仍有巨大影响力。
经过几日的内心斗争,苏明远终于决定冒险前往拜访。这位欧阳老先生不仅是当代文坛领袖,更曾在朝中担任要职,对政治风云的把握必然深刻。在当前这种复杂局面下,能得到这样一位长者的指点,实在是求之不得。
清晨时分,苏明远整理好行装,向王婆告假说要去拜访一位长辈。王婆似乎对他频繁外出有些不满,但也没有阻拦。
欧阳府位于京师西城,是一处占地颇广的宅院。虽然主人已经致仕,但门前仍有不少人来来往往,显示着这位文坛宗师的巨大影响力。
小生苏明远,特来拜访欧阳老先生。苏明远向门房递上族叔的推荐信和自己的名帖。
门房仔细查看了推荐信,神色立即恭敬起来:原来是苏仲康老爷的侄儿!老爷早有交代,苏公子若来访,务必立即通报。请稍候。
不久,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文士走了出来,此人气质儒雅,举止从容,一看就是饱学之士。
在下欧阳棐,家父有请苏举人入内一叙。来人温和地说道。
苏明远跟随欧阳棐穿过几进院落,来到后堂的一间书房。这间书房布置得极为雅致,四壁皆是书架,中央摆着一张古朴的书案,案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端坐其中,专心致志地批阅着什么文稿。
父亲,苏举人到了。欧阳棐轻声说道。
老者抬起头来,苏明远立即感受到一股深邃的目光。虽然已年过花甲,但欧阳修的眼中仍有着读书人特有的清明与锐利。
你就是仲明的侄儿?欧阳修放下手中的笔,仔细打量着苏明远,果然一表人才,难怪能高中举人。来,坐下说话。
苏明远恭敬地行了礼,然后在欧阳修示意的椅子上坐下。
仲明在信中说,你是个有志向的孩子,想要在会试中取得好成绩,将来报效国家。欧阳修温和地说道,这样的志向很好,但你可知道,在当今这个时代,光有志向是不够的?
还请老先生教诲。苏明远谦逊地说道。
欧阳修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的梧桐树,缓缓开口:明远,你觉得科举考试考的是什么?
学问、文章,还有对经典的理解。苏明远按照常规的理解回答。
这只是表面。欧阳修摇摇头,真正的科举,考的是你对这个朝廷、对当前政治形势的理解,以及你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
这番话让苏明远心中一震。看来这位文坛宗师对科举的认识远比一般人深刻。
老先生能否详细指教?
欧阳修重新坐下,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明远,你可知道当前朝廷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苏明远思考片刻:学生以为,主要是边患问题,还有财政困难。
不错,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欧阳修点点头,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朝廷内部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
什么样的分歧?
简单来说,就是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斗争。欧阳修详细解释道,保守派主张维持现状,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改革派则认为必须推行新政,才能解决当前的困难。
苏明远仔细聆听着,这种政治分析是他在书本上学不到的。
而这种分歧,必然会反映到科举考试中。欧阳修继续说道,主考官的政治倾向,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答卷的评判标准。
那学生应该如何应对?苏明远问道。
这就是我要教你的第一课:政治敏感性。欧阳修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你必须了解主考官的政治立场,然后在答卷中恰当地迎合他们的观点。
可是,这样做不是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吗?苏明远有些困惑。
欧阳修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明远,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正是每个读书人都会面临的困境:如何在坚持原则和适应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深沉:我告诉你一个道理,适度的妥协不是背叛,而是智慧。只有先获得位置,才能发挥影响。如果连进入仕途的机会都没有,再崇高的理想也只是空谈。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苏明远对政治现实有了新的认识。
那老先生对今年的会试有何判断?苏明远问道。
欧阳修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册子:我这里有一些内部资料,是关于历年会试题目的分析和今年可能的出题方向。
他将册子递给苏明远:你拿回去仔细研读。记住,会试的策论题目通常都与当前政局有关,今年很可能涉及边防、财政或者吏治改革。
苏明远接过册子,发现封面上写着策论要义四个字,显然是欧阳修的亲笔。
另外,欧阳修继续说道,我要告诉你今年主考官的情况。主考官是翰林学士王安国,此人学问渊博,但政治立场相对保守。副主考是翰林院编修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此人思想较为开明。
这些信息对苏明远来说极其珍贵,相当于提前了解了考官的偏好。
在答题时,你要注意把握分寸,欧阳修叮嘱道,既要展现自己的才华,又不能过于激进。最好的策略是在肯定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温和的改进建议。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脚步声。欧阳棐走了进来,神色有些紧张。
父亲,外面来了几个官差,说是例行检查。
欧阳修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明远,看来你来得不巧。最近朝廷查得很严,你先到后院避一避。
苏明远心中一紧,没想到连欧阳府都会被官差检查。看来朝廷的行动比他想象的更加严厉。
老先生,学生这就告辞。他起身说道。
不急,欧阳修摆摆手,既然来了,就把话说完。棐儿,你去应付一下,就说老夫在会客。
欧阳棐点点头,转身离去。欧阳修重新坐下,神色变得更加严肃。
明远,今日官差的到来不是偶然。他压低声音说道,最近朝廷在严查一些涉嫌科举舞弊的案件,连我这样的致仕老臣都在监视范围内。
那学生今日的拜访...苏明远担忧地问道。
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你是仲明推荐来的。欧阳修安慰道,但是,你要记住我接下来说的话。
苏明远全神贯注地听着。
第一,回去后不要对任何人提及今日的谈话内容;第二,那本册子要妥善保管,绝不能让外人看到;第三,如果有人询问你与我的关系,就说是家乡长辈介绍来请教学问的。
学生明白。苏明远点头道。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欧阳修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在这个特殊时期,你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那些表面上对你友好的同窗。
这句话让苏明远想起了钱文正、高文轩等人,心中不由得一震。
外面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显然官差已经离开。欧阳棐重新回到书房,向父亲汇报情况。
他们只是例行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欧阳棐说道。
欧阳修松了一口气,对苏明远说道:看来今日就到这里吧。你回去后要仔细研读那本册子,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写信询问。
苏明远起身告辞,欧阳修亲自送他到门口。
明远,记住老夫今日的话。欧阳修最后说道,在这个时代,智慧比才华更重要,谨慎比勇敢更有用。
离开欧阳府时,苏明远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获得了珍贵的指导和资料,忐忑的是意识到自己已经深深卷入了一个复杂的政治漩涡。
回程路上,他不时回头查看,总觉得有人在跟踪自己。那种被监视的感觉让他极其不安。
当他终于回到求贤院时,发现院中的气氛异常紧张。王婆神色慌张地在院中走来走去,几个举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发生什么事了?苏明远问顾慎行。
钱文正失踪了。顾慎行压低声音说道,昨夜就没有回来,今天一整天都没有他的消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