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设在文渊阁旁边的一间小殿内,布置简洁而典雅。让苏明远意外的是,皇帝并没有按照宫廷礼仪独自用膳,而是示意他同席而坐。
今日就不拘礼节了,皇帝和蔼地说道,朕很久没有与人如此畅快地交流,难得有此机会。
苏明远诚惶诚恐地坐下,内心波澜起伏。能与皇帝同席用膳,这在古代是极高的殊荣,说明皇帝对他已经不仅仅是君臣关系,而是有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意味。
席间,皇帝的话匣子完全打开了。他谈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谈起了治国的艰辛,也谈起了对未来的期望。
苏爱卿,你知道吗?朕年轻时也有很多理想,想要建立不世功业,让大宋成为万世传颂的盛世王朝。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但真正坐上这个位置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
苏明远认真听着,能听到皇帝吐露心声,这是何等的信任。
每一项政策的推行都要面对各种阻力,每一个改革都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有时候朕觉得自己像是在走钢丝,一步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皇帝感慨道。
陛下,苏明远小心地说道,臣以为,正因为困难重重,才更显示出陛下的伟大。能够在重重阻力中坚持推进有益的改革,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皇帝看了他一眼,笑道:你这话说得朕很受用。不过朕更想听听你的真实看法,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局面,会如何处理?
这个问题让苏明远沉思了很久。最终,他决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陛下,臣觉得改革之所以困难,往往是因为我们试图同时满足所有人的利益。但现实中,真正有益于国家和民众的改革,往往会损害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私利。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试图寻求所有人的支持,往往什么事都做不成。关键是要识别出哪些阻力是合理的顾虑,哪些是私人利益的维护,然后有针对性地处理。
皇帝频频点头:说得好!朕有时候确实过于求全,想要照顾到各方面的感受。但你说得对,有些阻力确实需要坚决克服。
但关键是要有足够的政治智慧来判断哪些该坚持,哪些该妥协。苏明远继续说道,臣以为,只要目标明确,方向正确,一些战术上的调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皇帝深有感触地说:朕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朕如此欣赏你了。你不仅有远见,更有实施的智慧。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用膳结束后,皇帝带着苏明远来到了御书房的另一个房间,这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书籍和文物。
苏爱卿,朕想给你看样东西。皇帝走到一个精美的书柜前,取出一册古籍,这是太祖皇帝留下的《治国心得》,从来没有给外人看过。
苏明远受宠若惊,这样的机密文献,即使是朝中重臣也未必有机会见到。
皇帝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你看这里,太祖写道:治国如治水,疏胜于堵,导胜于阻。这句话朕一直记在心里。
苏明远仔细看着那行古朴的文字,心中震动。太祖皇帝的这个治国理念,与他提出的渐进改革思路不谋而合。
太祖的智慧确实令人敬佩,苏明远由衷地说道,这个理念用在边疆治理上同样适用。与其强行压制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如因势利导,让他们在保持特色的同时融入大宋的体系。
正是这个道理!皇帝兴奋地说道,朕一直在寻找能够理解这个理念的人,今天终于找到了。
皇帝又翻到另一页:你再看这里,太祖说: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各避其短。朕觉得这句话对你的土官政策很有指导意义。
苏明远认真读着,点头道:太祖的话确实很有道理。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优势,而不是试图改造或压制它们。
两人就着这本古籍,深入探讨了许多治国理念。苏明远发现,这位皇帝不仅政治嗅觉敏锐,在理论修养上也很深厚。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外面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宫中的更鼓声响起,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不早了,皇帝合上古籍,今天的谈话让朕受益匪浅。很久没有这样尽兴的交流了。
苏明远连忙起身:臣今日能有机会聆听陛下教诲,更是臣的造化。
皇帝走到书桌前,从抽屉中取出一个精美的盒子:苏爱卿,这是朕的一点心意,请不要推辞。
苏明远接过盒子,感觉很有分量。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温润如玉的美玉,上面刻着睿智忠诚四个小字。
这块玉是太祖传下来的,朕一直珍藏。今日赠与你,希望你能继续发挥才智,为国效力。皇帝认真地说道。
苏明远深深感动,这不仅仅是一件珍贵的礼物,更是皇帝信任的象征:臣定当珍藏此玉,永远不忘陛下恩德。
还有一事,皇帝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你的边疆治理试点方案,朕已经决定大力支持。你需要什么资源,可以直接向朕汇报。
这个承诺让苏明远心中狂喜,有了皇帝的直接支持,试点的成功把握就大大增加了。
而且,皇帝继续说道,朕准备让你担任边疆事务特使,专门负责这次试点工作。这个职位虽然是临时性的,但权力很大,可以统筹协调相关各部门。
边疆事务特使!这意味着什么,苏明远心中很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更是皇帝对他能力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望。
臣定不负陛下厚望!苏明远郑重承诺。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朕相信你。记住,这次试点不仅关系到边疆治理,也关系到我朝的长远发展。成功了,你将为历史留下浓重一笔;失败了,后果你也应该清楚。
苏明远深深地鞠了一躬:臣明白。
送出宫门时,皇帝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苏爱卿,朕看重的不仅是你的才能,更是你的品格。希望你无论地位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初心。
臣谨记陛下教诲。
走出皇宫时,苏明远的心情无比复杂。夜空中星光点点,恰如他此刻的心境——既兴奋又忐忑,既感激又压力巨大。
这次觐见彻底改变了他的政治地位。从一个普通的工部侍郎,到获得皇帝亲自任命的特殊职位,这种跨越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皇帝作为一个人的魅力和作为一个君主的智慧。这位皇帝不是传说中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的专制者,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渴望与人真诚交流的领导者。
但同时,他也深深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皇帝对他的期望很高,赋予他的权力很大,相应的责任也很重。这次边疆试点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走向。
回到府中时,已是深夜。管家和刘先生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老爷,怎么样?刘先生迫不及待地问道。
苏明远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书房,将那块珍贵的玉石放在桌案上,凝视着上面的睿智忠诚四个字。
老爷?刘先生又问了一遍。
很好,苏明远终于开口,非常好。但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他将觐见的大致情况告诉了刘先生,但对于一些私人谈话的内容,他选择了保留。有些话,是皇帝对他个人的信任,不应该随意透露。
边疆事务特使?刘先生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老爷,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苏明远点点头,但神情依然严肃:好事是好事,但压力也很大。这次试点如果失败了,我们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老爷放心,以您的才能,一定能够成功的。刘先生充满信心地说道。
苏明远希望如此。但他心中清楚,边疆治理的复杂性远超一般人的想象,即使有皇帝的支持,成功也绝非易事。
夜已深了,但苏明远毫无睡意。他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思绪万千。
今天的觐见不仅改变了他的政治地位,也让他对皇权有了新的认识。皇帝不是神,也是人,有着人的情感和需求。真正的君臣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太祖皇帝的治国理念,当代皇帝的改革期望,以及他自己肩负的使命,都在这一刻汇聚在一起。
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历史的关键节点上。接下来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行动,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
这种责任感让他既感到压力,也充满斗志。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有责任也有能力为这个古老的王朝贡献自己的智慧,推动历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窗外夜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一个新的历史章节即将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