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典礼的这一天,春光明媚,和风拂面。苏明远一早就在府中做着最后的准备,整理朝服,温习礼制,心情既兴奋又忐忑。
刘先生帮他整理着朝服,感慨地说道:老爷,从当初初入京师的书生,到如今的六部尚书,这变化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苏明远看着镜中的自己,也是思绪万千。几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刚刚穿越的迷茫青年,如今却要以朝廷重臣的身份出现在最隆重的场合。
先生,成功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苏明远沉静地说道,位置越高,责任越重,也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来到朝廷,苏明远发现今日的仪式规格确实很高。不仅皇帝亲自出席,朝中重臣也都到场观礼。大殿内外彩旗飘扬,鼓乐齐鸣,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仪式开始前,苏明远在侧殿等候。陆续有官员前来祝贺,但他能明显感觉到,人们看他的眼神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以前,大家把他当作一个有才华的年轻官员,态度是欣赏和鼓励。现在,大家把他当作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政治力量,态度变成了审视和权衡。
明远兄,恭喜恭喜!王文正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笑容,从此我们就是平起平坐的同僚了。
这话听起来是祝贺,但苏明远听出了其中的微妙。王文正作为资深的户部尚书,显然对苏明远这个后起之秀的快速崛起有着复杂的感受。
王大人客气了,在下还需要向您这样的前辈多多学习。苏明远谦逊地回应。
李德昭也走了过来:苏贤弟,现在你身兼两职,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边疆事务方面,我们兵部将全力配合。
多谢李大人支持。苏明远知道,李德昭关心的主要是边疆军事事务,这也是他们未来合作的重点。
但不是所有人都表现得如此友善。一些原礼部的官员,特别是张大人的旧部,虽然表面上客气,但眼神中明显带着质疑和不满。
诸位大人,仪式即将开始,请入殿。礼官高声唱道。
大殿内,皇帝端坐龙椅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苏明远在引导下走到殿中央,准备接受正式任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苏明远德才兼备,功绩卓着,特任礼部尚书,兼边疆事务钦差大臣。望其恪尽职守,不负朕望!皇帝亲自宣读任命书,这种规格在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臣苏明远叩谢圣恩!苏明远恭敬地接过任命书,心中波澜起伏。
接下来是交接仪式。原礼部尚书张大人将部印交给苏明远,象征着职权的正式转移。
张大人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须发花白,德高望重。他将部印交给苏明远时,语重心长地说道:苏大人,礼部职责重大,关系到国家的文化传承和礼制秩序。望你能慎重对待,不负先贤之托。
苏明远郑重地接过部印:张大人的教诲,在下铭记在心。定当尽心竭力,不辱使命。
仪式结束后,按照惯例,新任尚书要发表就职演说。苏明远早有准备,但站在这庄严的大殿上,面对满朝文武,他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陛下,诸位大人,苏明远朗声说道,臣今日受命担任礼部尚书,深感责任重大。礼部掌管国家典章制度,关系到文化传承和社会秩序,臣定当谨慎从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臣深知自己资历尚浅,经验不足,但臣有一颗赤诚之心,愿为国家、为朝廷、为百姓尽心竭力。臣将秉承前任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会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当推进改革创新。
至于边疆事务,臣将与各部密切配合,力争早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这番演说得到了皇帝的点头认可,也获得了大部分官员的掌声,但苏明远注意到,一些人的表情依然不够热情。
仪式结束后,按照传统,朝廷为新任尚书设宴庆贺。宴会设在宫中的一个侧殿,规格很高,参与者都是朝中重臣。
席间,各方人士纷纷向苏明远祝贺,但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带着自己的目的和考量。
户部尚书王文正举杯祝酒:苏大人年纪轻轻就位列六部尚书,实在是我朝之幸。不过,礼部与户部关系密切,希望今后能够多多合作。
这话表面是祝贺,实际上是在提醒苏明远,两部门之间有很多需要协调的地方,希望他能给户部方便。
兵部尚书李德昭也举杯:苏大人身兼两职,边疆事务尤其重要。兵部愿意全力配合,但也希望在政策制定上能够多听听我们的意见。
这是在争取在边疆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
工部尚书也不甘示弱:苏大人在工部时推行的改革很有成效,希望今后各部门都能借鉴学习。
各人都在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期望,让苏明远深深感受到了这个位置的复杂性。每个人都想从他这里获得什么,或者担心他会影响到什么。
最有意思的是吏部尚书的话:苏大人的升迁确实令人瞩目,也为我们年轻官员树立了榜样。不过,官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苏大人能够持续保持优秀表现。
这话听起来是鼓励,实际上却暗含警告:你的位置来得快,去得可能也会快。
面对这些复杂的表态,苏明远都一一回应,既表示感谢,又不做过多承诺,展现出了相当的政治智慧。
宴会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是皇帝亲自向苏明远敬酒。这种规格的待遇,即使是其他尚书也很少享受到。
苏爱卿,皇帝举起酒杯,朕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在新的位置上为朝廷、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臣定不负陛下厚望!苏明远恭敬地回应,但他能感觉到,皇帝的这个举动让在场的其他官员都投来了更加复杂的目光。
皇帝如此公开地表达对他的重视,既是巨大的荣誉,也是巨大的压力。这意味着他已经被明确标识为皇帝的心腹重臣,享受特殊地位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
宴会结束后,苏明远正准备告辞,皇帝却示意他留下。
苏爱卿,皇帝在其他人都离去后说道,今天的仪式很成功,朕很满意。但朕更关心的是,你对新职务有什么具体打算?
苏明远早有准备:陛下,臣打算先用一段时间熟悉礼部的各项工作,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同时开始筹备边疆治理试点的具体实施。
具体时间安排如何?
礼部工作方面,臣计划用一个月时间进行全面调研,两个月内拿出改进方案。边疆事务方面,臣计划三个月内确定试点地区,制定详细实施计划。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朕就是要这种有计划、有步骤的做法。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直接向朕汇报。
臣谨记陛下教诲。
告辞出宫时,夕阳西下,将整个皇宫染成金黄色。苏明远望着这宏伟的建筑群,心中感慨万千。
从今天开始,他就是朝廷六部尚书之一了。这个身份的变化,不仅意味着权力和地位的提升,更意味着责任和压力的增加。
回到府中,管家和下人们都兴奋地迎接他。府门上已经换上了新的匾额:礼部尚书府,这标志着他正式进入了朝廷的核心权力层。
但苏明远的心情却很复杂。今天的仪式让他深刻感受到了高位的荣耀,但也让他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即将面临的挑战。
朝中各方势力的复杂态度,皇帝的高度期望,礼部内部的微妙氛围,以及边疆事务的艰难任务,这些都将是他必须面对的现实。
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任何一个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苏明远站在书房窗前,望着远处的灯火,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挑战的忧虑。
但无论如何,他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没有回头路可走。他必须在这个新的位置上证明自己,不辜负皇帝的信任,也不辜负自己的理想。
明天,一个全新的政治生活将要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风雨的准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