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李辰安钟离若水堡宗别闹扶明录抗日之全能兵王绝世天妃惹不得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战神无双九重天我在秦朝当神棍大明流匪大夏王侯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34章 群臣激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午后,苏明远刚回到府中,还没来得及歇息,管家就来禀报:大人,宰相府来人了,说王相请大人过府一叙。

苏明远心中一动。王旦身为宰相,位高权重,今日朝会上他虽然表面中立,但最后的折中建议实际上是在帮苏明远。现在召他过府,必有深意。

备车,马上就走。

宰相府比刘府更加气派,但布置却简朴许多,没有那些奢华的陈设,反而处处透着文人的雅致。

王旦在书房接见了他。这位宰相年近六旬,清瘦儒雅,一双眼睛却格外锐利。

明远来了,坐。王旦指了指旁边的座位,语气随和。

多谢王相。苏明远落座,心中却在揣测对方的意图。

今日朝会上,你那一番话,说得好。王旦亲自给他倒茶,有勇气,有见识,也有担当。

王相过奖了。明远只是据实以奏,份内之事。

份内之事?王旦笑了,能把份内之事做到这个份上的,天下能有几人?

他放下茶壶,正色道:明远,老夫今日请你来,是想跟你说几句心里话。

王相请讲。

你今日揭露的那些问题,老夫并非不知。王旦叹了口气,朝中这些年积弊已深,老夫也想改革,但阻力太大。不是老夫不想动,是实在动不了。

他看着苏明远:你年轻,有冲劲,老夫很欣赏。但老夫也要提醒你,这条路不好走。你今天得罪的人,不在少数。

明远明白。苏明远坦然道,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明远不敢说能改变一切,但至少要尽一份力。

王旦赞许地点头,有这份心就好。只是你要记住,改革不能操之过急。今日圣上让你先试点,这是明智之举。你切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若能在试点中做出成绩,自然有人支持你;若是失败了,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就会落井下石。

多谢王相教诲。

还有一点。王旦压低了声音,你今天虽然没有点名,但刘侍郎那边已经恨上你了。他在朝中经营多年,门生故吏众多,势力不可小觑。你要小心。

明远会注意的。

王旦又叮嘱了几句,才让他告辞。临别时,他拍着苏明远的肩膀:年轻人有朝气是好事,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老夫这些年能在宰相位子上坐稳,靠的不仅是能力,还有谨慎。你记住,活得久才能做更多事。

这番话意味深长。

离开宰相府,苏明远心情沉重。王旦的话提醒了他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权力场中,理想和能力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如何在保持原则的同时不被人打倒,同样关键。

马车行至半路,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苏明远掀开车帘。

大人,前面有人拦路。王忠警惕地说。

苏明远心中一紧,探头看去,只见前方站着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人,正是御史中丞李及。

苏大人,李某有礼了。李及拱手道。

苏明远下了马车:李大人,这是……

借一步说话。李及看了看四周,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两人来到附近一个僻静的茶楼。李及要了个雅间,屏退了小二。

李大人有话不妨直说。苏明远开门见山。

痛快。李及笑了,那李某就直言了。今日朝会上,苏大人揭露地方苛政,可谓大快人心。李某身为御史中丞,本就是监察百官,对苏大人所为深感钦佩。

他顿了顿,但李某也要提醒苏大人,你今日所为,已经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不会善罢甘休。

明远知道。

知道就好。李及正色道,李某今日来,是想告诉苏大人,御史台支持你。你若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

这是在表明立场,也是在结盟。

苏明远心中一暖。他本以为今天会四面楚歌,没想到还有人主动伸出援手。

多谢李大人。明远若有需要,定会相求。

另外。李及压低声音,李某打听到,刘侍郎那边已经在活动了。他们打算在试点的时候给你使绊子,让你的改革无法推行。你要有所准备。

哦?如何使绊子?

无非就是那些老手段。李及冷笑,或是在选择试点地区时做手脚,挑最难搞的地方给你;或是在执行过程中阳奉阴违,让你的政策走样;又或者干脆让地方官员联合起来对抗,让你寸步难行。

苏明远点头。这些手段确实很常见,也很有效。

李某的意思是,你在选择试点地区时,要亲自把关,不能让他们左右。另外,执行过程中也要全程跟进,不能假手于人。李及提醒道。

明远明白。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才各自离去。

回到府中,已是黄昏。苏明远让人准备了简单的晚膳,边吃边思考对策。

王旦的告诫,李及的提醒,都让他意识到接下来的道路会有多艰难。

但他没有退路了。

吃完饭,他来到书房,摊开地图,开始研究哪些地方适合作为试点。

按照朝廷的要求,要选三到五个州县。这些地方既要有代表性,又不能太难搞,还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他在地图上圈圈点点,最后圈定了五个地方:

一个是他的故乡,那里他熟悉情况,也有一定的人脉基础;

一个是江南富庶之地,那里经济发达,百姓相对宽裕,改革阻力较小;

一个是北方边境州县,那里军事压力大,税赋问题严重,最能体现改革的必要性;

还有两个是中部地区的普通州县,情况相对中等,具有普遍代表性。

这五个地方涵盖了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社会状况,足以测试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正沉思间,管家又来禀报:大人,刑部尚书薛大人求见。

苏明远一愣。薛奎是刑部尚书,与他平日并无交往,这个时候来访,所为何事?

有请。

薛奎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方面大耳,一副威严相。他进了书房,环顾四周,看到墙上挂着的那些字画和书籍,点了点头。

苏大人好雅兴。

薛大人过奖,请坐。

两人落座,薛奎开门见山:老夫今日来,是想跟苏大人说一件事。

薛大人请讲。

今日朝会上,苏大人提到地方官员贪腐,百姓申诉无门。这让老夫想起一桩旧案。薛奎叹道,三年前,西南某县有一百姓状告县令贪赃枉法,层层上告,最后告到了刑部。老夫亲自审理此案,查明确有其事,那县令克扣赈灾粮款,中饱私囊数万两。

他顿了顿,可你猜最后如何?

如何?

那县令的靠山在朝中四处活动,最后只是革职了事,贪赃的银子也没追回多少。而那个申诉的百姓,反而因为被杖责,差点丢了性命。薛奎愤然道,老夫当时就想,这样的事如果不改变,百姓如何能伸冤?如何能信任朝廷?

苏明远听得心中沉重。

所以,当苏大人今日提出建立申诉机制时,老夫心中甚为赞同。薛奎认真道,刑部愿意配合苏大人推行这一改革。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又是一个支持者。

苏明远起身施礼:多谢薛大人支持。有薛大人相助,明远更有信心了。

不必谢老夫。薛奎摆手,老夫也是为了大宋江山社稷。若能让百姓少一些冤屈,多一些希望,老夫这把老骨头再累也值得。

送走薛奎后,苏明远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虽然有刘侍郎那一派的反对,但他也并非孤军奋战。王旦的指点、李及的支持、薛奎的配合,都让他看到了希望。

只要他能在试点中做出成绩,证明改革的可行性,就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就能将这一改革推广到全国。

夜深了,苏明远仍在灯下伏案。他要制定详细的试点方案,要考虑每一个可能的问题,要为每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窗外,月明星稀。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

苏明远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写下一行行计划和对策。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青云直上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主宰江山最强保镖三国之龙战八方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重生娇妻已上线今夜来港团宠娇娇成了偏执殿下的心药落河三千星诡异分解指南生子当如孙仲谋至尊仙帝私欲:江湖往事报告夫人,纪少又来要名分了麻衣大相师梦想为王锦鲤仙妻甜如蜜史上第一祖师爷万古神帝张若尘
经典收藏南疆少年走天下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之挽天倾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大明刑王万界临时工史上最强侯爷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大秦之纵横天下三国:破梦来!给各朝上科技北洋1917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三国无限重生县令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大唐中兴魏砥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三国之:绝不谈恋爱重生成为李承乾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鹿踏雍尘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衙役凌云志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