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傍晚,苏明远正准备离开驿馆,哈桑突然走上前来。
苏大人,能否借一步说话?他压低声音。
苏明远心中一动,点了点头。
两人来到驿馆后院的一处僻静角落。夕阳西下,长长的影子投在地上。
苏大人,我有些话想私下对您说。哈桑四下看了看,确认无人偷听,才开口,这些话,不方便在正式场合说。
使节请讲。
其实,我此次来大宋,除了表面上的外交任务,还有一个秘密使命。哈桑认真道,我需要警告贵国——西域出了大问题。
什么问题?
塞尔柱人与西夏勾结了。哈桑沉声道,他们正在策划一个阴谋,想要从东西两面夹击,切断丝绸之路,然后控制整个西域。
苏明远心中一震。
西夏是大宋的心腹大患,位于西北,经常侵扰边境。如果西夏真的与塞尔柱人勾结,那对大宋的威胁就太大了。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哈桑道,我们的探子在塞尔柱宫廷中发现了西夏使节的踪迹。他们正在商议军事同盟,准备共同对付我们和贵国。
可有证据?
哈桑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我们截获的密信,是西夏使节写给塞尔柱苏丹的。虽然用的是西夏文,但我们找人翻译了。
苏明远接过信件,虽然是大食文字的翻译版,但内容触目惊心——西夏确实在与塞尔柱商议结盟,准备在明年春天发动对大宋的进攻。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苏明远盯着哈桑。
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哈桑坦诚道,塞尔柱人野心勃勃,想要征服整个世界。他们先攻击我们,然后会攻击贵国。与其各自为战,不如联手抗敌。
这是在拉拢大宋结盟。
苏明远沉思片刻:使节的好意,我明白了。但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核实情报的真实性,也需要向圣上禀报。
我理解。哈桑点头,但请苏大人转告贵国皇帝,时间紧迫。如果等到明年春天塞尔柱和西夏同时发动进攻,就晚了。
我会如实禀报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哈桑透露了更多关于塞尔柱和西夏勾结的细节。
临别时,他握住苏明远的手:苏大人,我能感觉到,您是个真诚的人。希望我们两国能够携手,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我也希望如此。
回到府中,苏明远立即将哈桑透露的情报整理成密报,加急送入宫中。
同时,他派李安连夜去查证——通过边境的探子,核实西夏是否真的有异动。
三天后,消息传回——西夏确实在大量囤积军粮,征召士兵,似乎在准备大规模军事行动。
这与哈桑提供的情报相吻合。
皇帝震怒,立即召开紧急朝会。
诸位爱卿,西夏与塞尔柱勾结,意图不轨。皇帝沉声道,此事关系国家安危,必须妥善应对。
臣以为,应当立即调兵遣将,加强西北防御。兵部尚书张齐贤道。
军事防御是必要的,但也要考虑外交手段。王旦提出不同意见,若能联合大食,共同对付塞尔柱,也许能事半功倍。
联合大食?有官员质疑,他们远在万里之外,鞭长莫及,能有什么帮助?
至少可以牵制塞尔柱人的精力。苏明远出列道,据哈桑使节透露,大食虽然国力衰弱,但在西域还有一定影响力。如果他们能在西线拖住塞尔柱人,西夏就会失去外援,我朝应对起来就容易多了。
苏大人说得有理。皇帝点头,那依你之见,该如何与大食合作?
臣以为,可以从几方面入手。苏明远道,其一,恢复丝路贸易,给大食提供经济支持。其二,提供一些军事物资,帮助他们对抗塞尔柱。其三,派遣使节回访,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这样做,会不会让西夏起疑?有人担心。
恰恰相反。苏明远道,我们可以大张旗鼓地与大食建交,让西夏知道,他们的阴谋已经暴露了。这样一来,西夏投鼠忌器,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众臣议论纷纷。
最后,皇帝拍板:就依苏爱卿所言。苏爱卿,此事还是由你负责。与大食使团谈判,争取达成合作协议。
臣遵旨。
接下来的几天,苏明远与哈桑进行了一系列密集的谈判。
双方讨论了贸易协定的具体条款、军事物资的供应清单、未来的外交安排等。
谈判过程并不轻松。双方都在为各自的利益讨价还价。
比如贸易协定,大食希望能免除关税,大宋则坚持要收取一定比例的税金。
比如军事物资,大食希望能提供刀剑、盔甲等武器,大宋则担心这些武器将来被用来对付自己。
每一个条款,都需要反复磋商。
但好在双方都有诚意,最终还是达成了协议。
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
一、大宋与大食恢复丝路贸易,大食商人可以在大宋境内自由经商,但需要缴纳适当的关税。
二、大宋向大食提供一批军事物资,包括盔甲、弓箭等防御性武器,但不包括攻城器械等进攻性武器。
三、两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互派使节,定期沟通。
四、在西域事务上,两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应对塞尔柱和西夏的威胁。
协议签署那天,在鸿胪寺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皇帝亲自出席,接见了哈桑使团,赐予了丰厚的回礼——包括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以及一些书籍和乐器。
哈桑代表大食国王,向皇帝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仪式结束后,哈桑特意找到苏明远。
苏大人,这次多亏了您。他真诚道,如果不是您的智慧和诚意,我们不可能达成这么好的协议。
使节过奖了。苏明远谦虚道,这是两国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您太谦虚了。哈桑摇头,我在大宋这段时间,接触过不少官员。但只有您,真正理解我们的处境,真正愿意帮助我们。
他顿了顿,苏大人,我能感觉到,您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您不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更看到了长远的格局。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有大作为。
多谢使节夸奖。
我还有个不情之请。哈桑道,我在大宋还要停留几天,能否请苏大人抽空陪我游览一下京城?我想更多地了解这个伟大的国家。
当然可以。苏明远爽快地答应了。
接下来的几天,苏明远陪着哈桑游览了京城的名胜古迹——皇宫、寺庙、书院、市集……
两人一边游览,一边交流,从历史聊到哲学,从文化聊到政治。
苏明远惊讶地发现,哈桑虽然来自遥远的西方,但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竟然与他不谋而合。
比如他们都认为,国家的强大不只是靠武力,更要靠文化和智慧;
比如他们都认为,贸易比战争更能带来繁荣;
比如他们都认为,不同文明之间应该互相学习,而不是互相征服。
这种心灵的默契,让两人的友谊迅速加深。
临别前夜,哈桑在驿馆设宴,邀请苏明远作为唯一的客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