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手持那方色泽明显有异的“玉玺”,步履沉稳地走向宫城。李元芳按刀紧随其后,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此刻,无论是宫中偶遇的官员还是内侍,投向狄仁杰的目光都颇为复杂——惊疑、揣测,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
玉玺有假,此事一旦坐实,便是欺君大罪,更将彻底颠覆此前对谋逆集团的所有推断。狄仁杰深知,此刻他手中握着的,已不仅是一方假玉玺,更是打破僵局、直刺阴谋核心的利刃。
紫宸殿内,气氛比往日更为凝重。武则天高坐御榻,面沉似水。听闻狄仁杰求见,她已预感到必有惊天变故。侍立一侧的上官婉儿低眉顺目,然而在狄仁杰进殿的刹那,她飞快地抬眼看了一下,与狄仁杰的目光有一瞬的交汇,那眼中含义复杂。
“臣狄仁杰,叩见陛下。”狄仁杰行礼如仪。
“狄卿此时入宫,可是那玉玺一案有了眉目?”武则天开门见山,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回陛下,”狄仁杰双手将那只锦盒呈上,“臣于勘察玉玺来历时,发现重大疑点。经臣反复核对典籍、比对印痕,并请掌玺老臣暗中辨认,恐骇圣听——目前置于长生殿内的那方传国玉玺,恐是……赝品!”
“赝品?!”武则天凤目陡然睁开,精光暴射,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她身体微微前倾,盯着狄仁杰,“狄仁杰,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臣深知此事千系重大,不敢妄言。”狄仁杰语气沉静,打开锦盒,取出那方色泽有异的玉玺,“陛下请看,此玉玺虽形制极似,然玉质、雕工、特别是这‘承天受命’之‘受’字篆文拐角处的细微崩缺,与内府存档的真品印谱均有出入。真正的传国玉玺,据载应更显温润,且那处崩缺形态与此略有差异。此物,乃是高手仿造!”
内侍将玉玺接过,呈至御前。武则天仔细审视,脸色越来越阴沉。她虽非鉴定专家,但作为帝王,对代表皇权的玉玺自有超乎常人的感应。
“以此假玺替换真玺,放入长生殿……”武则天缓缓重复,眼中风暴凝聚,“好一招偷梁换柱,李代桃僵!其用意……其用意绝非简单的示威!”
“陛下明鉴!”狄仁杰顺势接口,“臣亦作此想。若幕后之人仅为了示威,放置一方足以乱真的赝品,与放置真品效果无异,且风险更小。但他们甘冒奇险,行此替换之举,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他们需要那方真正的传国玉玺,另作至关紧要的用途!”
这个推断,如同惊雷,震得殿内众人心神摇曳。真正的传国玉玺,被谋逆集团拿去了?他们要用来做什么?仿造圣旨?号令藩镇?抑或是……为他们即将拥立的新君准备?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似乎被这根“假玺”之线猛地串联起来——太液池底的秘道,是为了方便在宫禁内行动;黄金面具人“金鳞先生”及其所属的、以故太子李贤为精神象征的势力,拥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策划这一切;而替换玉玺,则是他们图谋大事的关键一步!
“十日之期!”武则天猛地想起狄仁杰之前的奏报,声音冰寒刺骨,“狄卿,你之前所言十日之限,如今已过两日!朕不管他用真玉玺要做什么,朕要你,在他们阴谋发动之前,给朕揪出这群魑魅魍魉,追回玉玺!”
“臣,万死不辞!”狄仁杰重重叩首,“然,陛下,敌暗我明,其势已成,若欲速破此案,或需……行非常之法,甚至……打草惊蛇!”
武则天目光锐利地盯着狄仁杰:“卿有何策?”
“臣请陛下,允臣借此‘假玺’之事,在朝堂之上,稍作文章。”狄仁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彼辈既行此险招,必然密切关注朝堂动向。若陛下对此事表现出非同寻常的震怒,责令严查,甚至……有意调动某些关键位置的将领或官员,彼辈做贼心虚,定然恐慌。一旦恐慌,必有异动。只要他们动起来,便会露出破绽!”
这是要主动将“假玺”之事在一定范围内挑明,作为诱饵,引蛇出洞!
武则天沉吟片刻,她深知此计的风险,可能迫使对手狗急跳墙,但也可能是打破目前僵局的唯一办法。她看了一眼身旁的上官婉儿,婉儿依旧低垂着眼睑。
“准!”武则天终于吐出一个字,带着决绝的杀伐之气,“狄仁杰,朕予你全权,依计行事!朝堂之上,朕会配合于你。”
“谢陛下!”狄仁杰再拜,目光不经意间再次扫过上官婉儿。他此举,既是为了破案,也未尝不是对这位才人的又一次试探。
退出紫宸殿,李元芳低声道:“大人,此计是否过于行险?若对方按兵不动……”
“他们按捺不住的,元芳。”狄仁杰望向宫城外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玉玺是他们计划的核心一环,真假之事一旦有被彻查的风险,就如同掐住了他们的咽喉。他们必须有所行动,要么转移真玺,要么加速计划,要么……清除可能暴露的隐患。而我们,只需要盯紧那几个关键的点——莒州郡王、那位年老的内侍监,还有……宫里宫外所有可能与‘金鳞先生’有牵连的人和事!”
当日下午,一场由武则天亲自主持、仅有少数核心重臣参与的紧急朝会,在一种极其压抑的气氛中召开。会上,武则天雷霆震怒,严词斥责有人以赝品玉玺混淆视听,虽未明言真玺已失,但那“追查到底”、“绝不姑息”的旨意,已让知情者心惊肉跳。狄仁杰受命总揽稽查之权,其权限之大,令人生畏。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向神都的各个角落。
狄仁杰预料得没错,蛇,被惊动了。
是夜,负责监控莒州郡王府的内卫发现,武怀运最信任的一名管家,深夜悄然从后门离开,乘坐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七拐八绕,最终竟然驶入了皇城西北角,靠近掖庭宫的一处不起眼的宦官聚居坊!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监控那位年老内侍监的内卫回报,目标人物在入夜后,曾短暂离开居所,在凝碧池附近徘徊片刻,似在与什么人低语,但因距离过远,无法听清。
莒州郡王府与宫内旧宦,在这敏感时刻的隐秘接触,无疑印证了狄仁杰之前的某种猜测。
然而,更大的风暴,还在酝酿。
次日清晨,天尚未大亮,一匹快马疯狂地冲入洛阳城,马上骑士背插三根红色翎羽,那是边关八百里加急的标志!
急报直入宫闱——契丹、奚族联军,突然大举南下,突破边防,兵锋直指幽州!边关告急!
与此同时,神都城内,开始流传起一个诡异的谣言:“真龙潜渊,玉玺蒙尘。金鳞耀日,唐室再兴!”
军事上的异动与市井间的流言,在此刻交织在一起。
狄仁杰站在府邸院中,听着李元芳汇报这两条几乎同时传来的消息,仰头望向乌云密布的天空。
“边关战火,城内谣言……他们终于要动手了。”李元芳声音沉重。
狄仁杰缓缓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假玺为引,真玺何在?边关烽烟,是巧合还是阴谋的一部分?“金鳞耀日”,指的便是那位“金鳞先生”吗?他们要如何在这样的局面下,“再兴唐室”?
所有的谜题,似乎都到了即将揭晓的边缘。然而,这最终的答案,却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杀机与国运的危机。
“元芳,”狄仁杰睁开眼,目光已然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锐利,“让我们去会一会那位莒州郡王殿下吧。是时候,让他做出选择了。”
风暴已至,神都洛阳,迎来了决定命运的时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神探狄仁杰第五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