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北曜仪城,曾是前朝一处重要的皇家别苑与工坊区,如今早已繁华落尽,只余断壁残垣掩映在荒草斜阳之中。官道旁岔出一条几近被野草覆盖的小径,蜿蜒通向深处那片传说中的废弃炼炉所在。
这一日,“怀先生”以采药为名,带着“女儿”如燕和“侄儿”元芳,踏上了这条荒僻的小路。狄春留守小院,张环、李朗则被派往更上游的漕渠段继续打听消息。驴车无法通行,三人只得步行。李元芳警惕地留意着四周,手始终按在腰间暗藏的刀柄上。如燕则挽着药篮,目光敏锐地扫视着路旁的植被,偶尔会真的停下采摘几株草药,以掩人耳目。
越往深处走,空气似乎都变得凝滞起来。鸟鸣声渐稀,唯有风吹过荒草的沙沙声,更添几分寂寥。行了约莫半个时辰,一片相对开阔的废墟出现在眼前。
巨大的、已经坍塌大半的砖石基座,散落各处的、形态怪异的陶制管道碎片,以及一座虽已倾颓却仍能看出其巨大轮廓的炉窑,无声地诉说着此地昔日的规模。地面上,随处可见焦黑的痕迹和那种在漕渠底发现的、灰褐色的奇异矿渣,数量远比河底为多。
“爹,您看这炉子,好大啊。”如燕低声说道,目光中带着惊叹与警惕。
狄仁杰微微颔首,并未急于靠近那主炉,而是先在废墟外围缓缓踱步,仔细观察。他注意到,虽然此地看似荒废已久,但某些区域的杂草有被近期踩踏过的痕迹,并非野兽足迹那般杂乱。
“元芳,”狄仁杰蹲下身,指着一处较为清晰的脚印,“你看这个。”
李元芳凑近细看,眉头微蹙:“大人,这脚印较新,鞋底纹路清晰,绝非经年累月所留。而且……看这尺寸和步幅,像是成年男子,不止一人来过。”
狄仁杰站起身,目光投向那座巨大的废炉:“走,过去看看。”
三人小心地绕过地上的碎砖乱石,来到废炉之下。炉体由厚重的青砖垒砌,不少地方已经开裂,攀附着枯黄的藤蔓。靠近底部的位置,有几个黑黢黢的洞口,似是当年投料或出渣的通道,如今已被坍塌物部分堵塞,但其中一个洞口前的杂物似乎有被清理过的迹象。
李元芳俯身,用刀鞘拨开洞口边缘的浮土和杂草,仔细察看。“大人,洞口内侧的砖石上有新鲜的刮擦痕迹,泥土也比较松动,近期肯定有人进出过!”
狄仁杰眼中精光一闪。他并未立刻让人进去探查,而是绕着废炉又走了一圈,在炉体背阴的一面,他发现了几处颜色与周围略有差异的砖块,缝隙间的灰浆也显得较新。
“有人修缮过这里?”如燕也看出了端倪。
“不是修缮,”狄仁杰轻轻叩击着那几块砖,“是掩盖。看来,这废弃的炼炉之下,另有乾坤。”
他沉吟片刻,对李元芳道:“暂且不要打草惊蛇。我们今日只是‘采药’的郎中,对此地好奇多看几眼尚可,若强行探查,恐引人生疑。”
李元芳会意,收敛了气息,不再紧盯那洞口。
狄仁杰则从药篮中取出小铲,看似随意地在废墟间挖掘,实则又收集了一些不同位置的土壤和矿渣样本。他发现,越靠近那废炉,土壤中那种亮晶晶的、含有丹砂成分的沙砾似乎就越多。
“元芳,如燕,你们可曾闻到一股极淡的、类似……硫磺,又混合着某种金属腥气的味道?”狄仁杰直起身,轻轻嗅了嗅空气。
李元芳和如燕也仔细分辨,随即点头。这股味道极其微弱,若非刻意留意,几乎被草木和泥土的气息掩盖。
“白日尚且如此,若是夜深人静,或者从某些通风口溢出,恐怕会更明显些。”狄仁杰若有所思。
又在废墟周边盘桓了片刻,采了些常见的草药做掩饰,“怀先生”便带着子侄女“失望”地离开了,口中还念叨着:“本以为这等旧地能有些稀有药材,看来是想多了……”
返程的路上,三人都沉默着。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在荒芜的小径上。
回到租住的小院,狄仁杰将新采集的样本与之前的放在一起对比,神色愈发凝重。
“废炉之下,暗藏玄机。新鲜足迹,修缮痕迹,奇异矿渣,还有那若有若无的异味……”他缓缓道,“这绝非简单的废弃之地。那些坊间病人的怪症,源头十有八九便在此处。”
“大人,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李元芳问道。
狄仁杰思索良久,方道:“对方行事隐秘,且可能占据地利。我们人手有限,不可强攻。元芳,你夜间再辛苦一趟,暗中监视那废炉,但切记,只可远观,记录其周围任何异常动静,尤其是夜间是否有人员出入,万万不可靠近。”
“是!”
“如燕,明日我们再去探望病人,这次,要更详细地询问他们发病前数月,是否曾注意到漕渠的水色、气味有任何异常变化,或者……是否在曜仪城附近见过什么不寻常的人或事。”
“明白,叔父。”
狄仁杰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一个小小的坊间怪病,竟牵扯出前朝废弃的官营炼炉,以及可能隐藏其下的秘密活动。这平静的神都之下,暗涌的波涛似乎从未停歇。他这位“怀先生”的郎中之路,恐怕还要再走上一段了。真相,如同那废炉下的秘密,等待着被一点点揭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神探狄仁杰第五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