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未眠。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鸡鸣声穿透薄雾传来时,青龙镇政府的后院,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原本那片杂草丛生、零星堆着建筑垃圾的荒地,此刻竟如同一幅刚刚铺开的田园画卷。黑黝黝的泥土被精心翻整过,起成一道道整齐的田垄,垄上,一株株翠绿的菜苗和花苗带着晶莹的露珠,在晨光中舒展着稚嫩的腰身。白菜、辣椒、番茄、黄瓜……各种菜苗分门别类,错落有致。田垄之间,铺着一层细碎的鹅卵石,蜿蜒成一条颇有野趣的小径。角落里,甚至还用旧木料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葡萄架,旁边摆着两张刚刚刷过桐油的木头长凳。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植物的清香,与政府大院那严肃刻板的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张国栋带着他的老兵兄弟们,在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后,悄然离去,深藏功与名,只留下了这片足以让任何人惊叹的作品。
镇政府的干部们陆续来上班,当他们绕到后院时,无一例外地都停下了脚步,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我的天……这是咱们后院?”
“这……这是请了哪个园林设计公司的大师来做的?”
“太漂亮了!这比公园还带劲!”
赞叹声此起彼伏。众人围着这片“减压生态角”,指指点点,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自豪。只有江澈,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靠在一根柱子后面,眼神空洞地望着这一切。
他感觉自己被掏空了。
昨晚,他这个“总指挥”根本没机会偷懒。张国栋事事都要向他请示,从菜苗的间距到小路的走向,从花草的搭配到排水沟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要他这个“提出创意的人”亲自拍板。
江澈懂个屁的园艺。他只能凭借上一世零星看过的田园生活视频和自己那点可怜的审美,硬着头皮胡乱指挥。没想到,这群执行力爆表的老兵,竟真的把他那些不着边际的“瞎指挥”,完美地变成了现实。
看着眼前这片凝聚了自己“心血”的杰作,江澈没有半点成就感,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和恐慌。
太惹眼了。
这玩意儿搞得太好了,好到了一种喧宾夺主的程度。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亮点”,这简直就是一个闪光弹,会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而他,作为“总指挥”,就是这颗闪光弹的引信。
“江主任,您真是神了!”陈光明满面红光地跑过来,激动地握住江澈的手,“您快看,多漂亮!这下,咱们在县长面前可算是大大地露脸了!”
江澈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上午九点,两辆黑色的帕萨特稳稳地停在了镇政府大楼前。车门打开,一个身材微胖、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正是青龙县县长,赵立新。
孙大海和李卫国早已等在门口,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
“赵县长,欢迎您莅临指导工作!”
“一路辛苦了!”
赵立新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和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显然对这些官面上的寒暄没什么兴趣。
一行人被簇拥着进了二楼的小会议室。
按照惯例,李卫国清了清嗓子,打开了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开始汇报青龙镇近期的各项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全面贯彻落实……”
李卫国讲得声情并茂,数据详实,案例生动。然而,主位上的赵立新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时而端起茶杯抿一口,时而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偶尔飘向窗外,似乎对那些枯燥的数字和报告提不起丝毫兴趣。
在场的干部们都看在眼里,心里不免有些打鼓。孙大海和李卫国对视一眼,心里也有些沉。他们知道,赵县长是个务实派,最烦的就是听这些虚头巴脑的汇报。可流程如此,他们也没办法。
江澈作为办公室副主任,坐在会议室最靠后的角落里,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他只盼着这场视察赶紧结束,他好回去补个觉。
“……以上,就是我镇近期工作的简要汇报。”李卫国终于合上了文件夹,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
赵立新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听了半天,坐得有点乏了。孙书记,李镇长,陪我随便走走吧。”
来了!
孙大海和李卫国精神一振,知道重头戏即将上演。
“好的好的,赵县长这边请。”李卫国连忙引路,心里却在盘算着路线。他不能直接把县长往后院领,那显得太过刻意。
他们一行人走下楼,在院子里信步闲逛。李卫国指着宣传栏,介绍着镇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赵立新只是点头,兴致依旧不高。
“后面是什么地方?”赵立新忽然指着办公楼的侧后方问。
李卫国心里一喜,脸上却故作平常:“哦,那是我们的后院,平时堆放一些杂物,没什么好看的。”
“去看看。”赵立新的语气不容置疑。
“这……好吧。”李卫国装作有些为难地答应下来,和孙大海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引着赵立新向后院走去。
江澈远远地跟在人群后面,心脏不争气地开始加速跳动。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埋了地雷的工兵,正眼睁睁看着拆弹专家一步步走向自己精心布置的“雷区”。
当一行人绕过办公楼的拐角,后院那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毫无征兆地闯入所有人视野的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
赵立新猛地停下了脚步。
他脸上的那种惯常的、略带一丝倦怠的严肃表情,在看到眼前景象的一刹那,如同冰雪般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惊讶。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一片被精心打理过的田园。湿润的黑土,翠绿的菜苗,蜿蜒的石子路,古朴的木长凳。几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只麻雀落在刚刚搭好的葡萄架上,歪着头好奇地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
更远处,两个刚刚忙完手头工作的年轻干部,正坐在长凳上,小声聊着天,脸上带着轻松惬意的笑容。这幅画面,与他刚刚在会议室里感受到的那种紧张、严肃的氛围,形成了天壤之别。
这里,不像一个机关单位的后院,更像是一个藏在都市樊笼里的世外桃源。
“这……是什么?”赵立新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惊奇。
“咳,赵县长,见笑了。”李卫国连忙上前,用一种略带“不好意思”的语气解释道,“就是我们干部们自己动手,瞎鼓捣的一块小菜地。大家平时工作压力大,坐办公室时间长了,就想着弄块地,种种菜,活动活动筋骨,接接地气。”
孙大海在旁边适时地补充,将整个事情的立意拔高了一个层次:“这其实也是我们镇党委在关爱干部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个小小的尝试。与其花钱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团建活动,不如让大家回归田园,用最朴素的方式来放松身心,疏解压力。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干部减压生态角’。”
“干部减压生态角?”赵立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睛越来越亮。
他没有再听汇报,而是迈开步子,径直走进了这片菜地。他走到一块田垄前,蹲下身,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一株番茄苗的叶子,感受着那份生命的活力。
他的目光,被田垄上插着的一个个小木牌吸引了。
“李卫国的菜园子”、“孙大海的责任田”、“陈光明的试验地”……
看到这些带着干部们自己名字的木牌,赵立新脸上的惊讶,彻底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赞许的笑容。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看着这片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菜地,又看了看远处那栋庄严肃穆的办公楼,眼神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思索。
他走南闯北,视察过无数的乡镇。他看过太多金碧辉煌的“亮点工程”,听过太多天花乱坠的汇报。那些东西,看似光鲜,实则冰冷,充满了距离感。
可眼前这片小小的菜地,却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鲜活的东西。
它不宏大,却很真实。
它不昂贵,却很温暖。
它解决的不是经济指标,而是人最根本的心理需求。
这是一种管理上的创新,一种治理理念上的回归!
“好!”赵立新忽然转过身,看着孙大海和李卫国,由衷地赞叹道,“非常好!”
这突如其来的盛赞,让在场的所有干部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没起作用,反倒是这个“无心插柳”的菜园子,赢得了县长的青睐。
孙大海和李卫国心中狂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谦逊。
“赵县长过奖了,我们也就是瞎琢磨。”
“不是瞎琢磨!”赵立新摆了摆手,语气变得激动起来,“你们这不是在种菜,你们这是在做一篇关于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大文章!现在基层工作压力有多大,干部心理问题有多突出,我是清楚的!堵不如疏,你们这个‘减压生态角’,是真正把对干部的关心落到了实处,落到了细处!花小钱,办大事,有创意,接地气!这才是真正的亮点工作!”
他越说越兴奋,指着这片菜地,对随行的县府办主任说:“小王,你记一下!青龙镇这个‘干部减压生态角’的模式,值得我们全县推广学习!要专门形成一个材料,在下周的县长办公会上进行讨论!”
全县推广!
这四个字,像一颗炸雷,在众人耳边响起。孙大海和李卫国激动得脸都红了,他们知道,这次赌对了!青龙镇这次,要在全县出名了!
赵立新赞许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后,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
“这个主意,是哪位同志想出来的?很有想法,不简单嘛!”
唰——!
一瞬间,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孙大海、李卫国,以及县长赵立新,全都齐刷刷地越过人群,精准地锁定在了最后排那个正悄悄往柱子后面缩的年轻人身上。
江澈的身体,瞬间僵硬。
他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几十盏探照灯同时锁定的兔子,无处可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