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马科长的“责任感”,这是江科长给我的考验!
县委大院的下午,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马文才的办公桌上切割出几道明亮的光斑。
马文才靠在椅背上,手里把玩着一支崭新的派克钢笔。这是他昨天特意去县百货大楼买的,花了将近他半个月的工资。笔身光滑,手感沉重,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沉甸甸的,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江澈要去省城了。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天之内飞遍了县委大院的每一个角落。而他马文才,作为江澈在综合科的“老领导”,作为江澈一手提拔起来的继任者,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
这两天,来他办公室“串门”、“汇报工作”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就连平时眼高于顶的几个其他科室负责人,见到他都会主动停下来,递上一根烟,笑呵呵地叫一声“马科长”。
这种感觉,很微妙,也很受用。
马文才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需要看人脸色的综合科科长,而是成了江澈留在青阳县的“代言人”,是未来省城大人物的“嫡系”。他甚至开始琢磨,等江澈在省里站稳了脚跟,自己是不是也有机会,往上再动一动?
正当他沉浸在这种美妙的幻想中时,桌上的电话响了。
他慢条斯理地拿起听筒,用一种新练就的、四平八稳的腔调开口:“喂,综合科。”
“马科长您好,我是电视台的李建军啊。”电话那头,李建军的声音热情得有些夸张。
马文才眉毛一挑。电视台新闻部主任,李建军?这可是县里的“无冕之王”,平时跟县领导走得近,对他这种科级干部,向来是点到为止,何曾用过“您”这个字?
“哦,是李主任啊,有什么事吗?”马文才的腰背不自觉地挺直了些。
“哎呀,马科长,是这样。我听说江顾问马上要去省城高就了,这可是咱们青阳县天大的喜事!我这儿正好有两瓶朋友送的好酒,一直没舍得喝,寻思着,江顾问是我们共同敬佩的领导,我想着无论如何得跟您一块儿,表达一下咱们的心意。不知您晚上方便不方便?我过去坐坐?”
马文才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不动声色。
李建军这只老狐狸,消息够灵通的。这哪里是想跟他一起表达心意,分明是想通过自己,搭上江澈这条线。
“李主任太客气了,江顾问高升,是咱们全县的光荣。这样吧,晚上我正好没什么安排,你要是得空,就到我办公室来坐坐吧,家里地方小,乱糟糟的。”马文才故意把地点约在了办公室。
在办公室接受电视台主任的“拜访”,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好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处理完手头的事就过去!”
挂了电话,马文才嘴角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了。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视野,都比往日开阔了许多。
傍晚时分,李建军拎着一个沉甸甸的黑色手提袋,如约而至。
“马科长,没打扰您工作吧?”李建军一进门,就满脸堆笑。
“哪里哪里,李主任快请坐。”马文才亲自给他泡了杯茶,眼神扫过那个手提袋,里面露出了两条硬壳中华香烟和两个精致的酒盒。
“一点小心意,不成敬意。”李建军把袋子放在墙角,姿态放得很低。
两人寒暄了几句,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江澈身上。
“马科长,您跟江顾问共事时间最长,您最了解他。江顾问这次去省委办公厅,那可是坐了火箭啊!以后前途不可限量。我们这些在下面干活的,以后可都得仰仗您这位江顾问的老领导,多多提携啊。”李建军一边给马文才递烟,一边恰到好处地吹捧着。
马文才心里舒坦极了,嘴上连连摆手:“李主任言重了,我就是跟着江顾问学习,沾了光。江顾问这人,能力强,格局大,为人还谦虚,不争不抢,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必然的。”
他这番话,说得自己都快信了。
眼看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李建军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忧虑”和“为难”。
“马科长,说起来,我今天来,除了祝贺,其实还有个不情之请,或者说,是有一件工作上的难事,想向您这位老领导请教请教。”
“哦?”马文才端起茶杯,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您知道,江顾问马上就要走了。我们台里呢,就想着,能不能在他离开之前,做一期专题报道,回顾一下江顾问在青阳县工作期间,为老百姓办的那些实事,也算是为他送行,为他树碑立传。”李建军说得情真意切。
马文才点点头,这理由合情合理。
“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可今天,我们在挖掘新闻线索的时候,碰上了一件棘手的事,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拿不准主意,生怕处理不好,反而给江顾问添了麻烦。”
李建军说着,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两盘录像带,放在了马文才的桌上。
“这是……”马文才有些疑惑。
“马科长,您还记得一个叫‘云顶村’的地方吗?”李建军压低了声音。
马文才皱眉想了想,毫无印象。
李建军便把云顶村的情况,以及那座危桥和八年前那个未兑现的承诺,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他着重强调了那十几户留守老人,和那座随时可能断裂的索桥。
马文才听着,脸色渐渐凝重起来。这种陈年旧账,向来是官场上最碰不得的雷区,谁碰谁倒霉。
“我们记者今天,分别去了交通局和扶贫办……”李建军叹了口气,指了指那两盘录像带,“这是采访记录。马科长,您是县委办的领导,是周书记的笔杆子,您看看就明白了。这两个部门,皮球踢得那叫一个精彩啊。”
马文才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浑水,绝对不能蹚。
李建军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立刻补充道:“马科长,按理说,这种事,我们电视台自己消化了就行。可我心里不踏实啊!江顾问是什么人?他是把老百姓放在心尖上的人!他马上就要去省城了,要是让他知道,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还有这么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还有这么一个悬而未决的承诺,他心里能安生吗?”
“再说了,这件事,万一,我是说万一,在江顾问走后,被哪个不长眼的媒体捅了出去,到时候人家会怎么说?人家会说,青阳县的干部,人走茶凉!江顾问在的时候,大家抢着干活,江顾问一走,连最基本民生问题都无人问津。这不仅打了我们青阳县的脸,更是往江顾问的脸上抹黑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李建军的这番话,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马文才所有的顾虑,并植入了一个全新的逻辑。
马文才拿着那两盘沉甸甸的录像带,手指微微发紧。
他脑子里嗡的一声。
是啊!李建军说得对!
这不是交通局和扶贫办的烂摊子,这是关系到江科长声誉的大事!
江科长为什么能得到省领导的赏识?不就是因为他有能力,有担当,心系百姓吗?“不忘初心”这四个字,就是他最闪亮的标签!
现在,他马上要走了,县里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这要是传出去,别人会怎么看江科长?会不会觉得他也是个只顾自己前途,不管身后事的官僚?
不行!绝对不行!
马文才的呼吸急促了起来。他忽然觉得,自己明白了江科长深夜给李建军打电话的深意。
江科长不是在提供新闻线索,他是在给自己留下一个考验!
他知道自己马上要走,不方便亲自出面处理这种得罪人的事。所以,他把这个任务,通过李建军这个外人,转交到了自己手上!
他是在看,自己这个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继任者”,有没有担当,有没有能力,有没有这份忠心,去维护他的声誉,去完成他未竟的心愿!
这哪里是什么烫手山芋,这分明是江科长在离开前,递给自己的投名状!是自己能否真正成为他“自己人”的终极考验!
想通了这一层,马文才的眼神瞬间变了。他原本的犹豫和畏惧,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取代。
他抬起头,看着李建军,表情严肃而坚定。
“李主任,谢谢你。谢谢你对江顾问的这份心。”他的声音沉稳有力,“这件事,我知道了。你把带子留下,电视台那边,暂时不要声张。放心,在江顾问离开之前,我一定,会给云顶村的老百姓,也给江顾问一个交代。”
李建军看着马文才那突然变得“伟岸”的身影,心中暗自叫绝。
成了。
他知道,马文才已经彻底“上套”了。
“那……那太好了!有马科长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李建军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那我就不打扰您了,等您的好消息!”
送走李建军,马文才一个人回到办公室,反锁上门。
他将那两盘录像带郑重地摆在桌上,像是在看两份绝密的军事情报。他来回踱着步,大脑飞速运转。
这件事,不能直接捅给周书记,那样显得自己太冒失,也暴露了江科长在背后“遥控”。
必须先向江科长汇报!
让他知道,自己已经领会了他的意图,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的行动。然后,再由江科长,以一个“即将离开的干部,偶然得知此事,于心不忍”的身份,去向周书记“建言”。
对,这才是最完美的流程!
马文才不再犹豫,他拿起录像带,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的目标,是走廊尽头,那间依旧亮着灯的,江澈的办公室。
他感觉自己不是要去汇报工作,而是要去接受一位将军的检阅。而他,就是那位即将发起冲锋的,最忠诚的士兵。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