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共生宪章》融入规则石碑的余韵尚未完全消散,殿堂内的静谧却已被一种更加宏大、更加无处不在的波动所取代。石碑的光芒并未立刻爆发裁决的信号,而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圈无形却深远的精神涟漪。
这涟漪以规则殿堂为核心,无视物理距离与任何屏障,瞬间掠过了地球上每一寸土地,触及了每一个人类的意识深处。
并非强制,没有压迫。
这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呈现与询问。
规则石碑,或者说,那作为“净化程序”核心的文明集体潜意识本身,将《人类文明共生宪章》的完整内容、其蕴含的三大基石精神、具体的条款细节、乃至林野等人起草时那份恳切与希望,原原本本地、同步地展示给了全球所有幸存的人类。
这一刻——
在龙国,一位刚刚结束农田劳作、坐在田埂上休息的老农,眯着眼,望着夕阳,脑海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因果公示”对土地政策的意义,感受到了“差异共存”对不同村落间和睦往来的呼唤。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泥土,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思索的光。
在欧洲,一位被创伤后应激障碍困扰的前规则副本幸存者,蜷缩在疗养院的角落。当“心理疏导与集体情绪监测机制”的细节流入她的意识时,她那封闭的心防仿佛被一道微光撬开了一丝缝隙。她感受到了某种被看见、被承诺守护的温暖。
在非洲,一个挣扎在生存线上的部落村落,人们围坐在篝火旁。他们“听”懂了“差异共存”对他们古老文化的尊重,也明白了“文明成长”中关于知识共享与技术援助的条款可能带来的改变。酋长沉默地抚摸着传承的信物,眼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在南美,一位致力于环保事业的活动家,泪流满面。她从“天人合一”的基石和具体的生态保护条款中,看到了自己奋斗多年所追求的目标,被写入了一个可能真正实现的未来蓝图。
……
不同大陆,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所有人类,无论其是否理解那些复杂的逻辑推导和技术路径,都凭借意识层面的直接感知,明白了这份宪章的核心——它试图构建一个怎样的世界,它要求怎样的集体责任与个体自觉,它承诺了怎样的未来图景。
然后,那个清晰无比的询问,如同源自内心深处的自省,在每一个意识中响起:
【基于你的理解与愿望,你是否认可这份《人类文明共生宪章》,作为人类文明新生的基石与指引?】
【是? 否?】
没有候选人的演讲,没有利益集团的游说,没有媒体的喧嚣,甚至没有时间的拖延。这是最纯粹的意识层面的公投,直接叩问本心。
全球,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寂静。
不再是真相冲击下的死寂,而是七十亿份意识同时沉静下来,面向内心,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严肃思考与权衡的寂静。
人们在扪心自问:
我是否愿意生活在一个决策需要更加透明的世界?即使这可能意味着我所在的群体也需要放弃某些“暗箱操作”的便利?
我是否真心愿意尊重与我不同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承认它们存在的价值,并与它们平等共存?
我是否支持将保护生态环境置于无可争议的优先位置,哪怕这会改变我习惯了的生产或消费模式?
我是否相信,一个鼓励知识探索与道德提升,并关注集体心理健康的文明,是值得追求的方向?
我是否愿意承担起作为文明一份子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索取权利?
旧的惯性在拉扯,对未知的恐惧在低语,既得利益者在内心挣扎。但同时,对战争的厌恶,对污染的恐惧,对不公的愤懑,对和谐与希望的渴望……这些在真相洗礼后愈发清晰的情感,也在澎湃涌动。
选择权,被平等地交到了每一个独立的意识手中。
赞同?
还是反对?
决定权,交给了文明本身。
这无声的投票,正在全球每一个角落,同步进行。
规则殿堂内,林野等人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弥漫在整个空间、甚至透过空间连接着外界的、磅礴而复杂的意识流动。那是七十亿份思考、七十亿份抉择正在汇聚成决定文明命运的洪流。
他们屏息以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规则怪谈:龙国守护神是全球唯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